岩溶天坑

岩溶天坑(karst tiankeng,great sinkhole)曾稱大型岩溶漏斗(great karst funnel,great karst doline),是指岩溶地貌中的一種大型—超大型?>負地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岩溶天坑
  • 外文名:karst tiankeng,great sinkhole
  • 簡介:岩溶作用發育在連續沉積
  • 岩溶漏斗:岩溶漏斗又稱斗淋,即
簡介,岩溶漏斗,

簡介

岩溶作用發育在連續沉積的厚度巨大的可溶性岩層中,形成巨型陷坑狀負地形。從地下通向地面,四周岩壁峭立,其深度與平面寬度(上部或底部)從百米至數百米以上,底部與地下河相連。如重慶奉節小寨天坑、廣西百色樂業大石圍天坑、四川興文小岩灣天坑和重慶武隆箐口天坑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敏耶天坑和墨西哥埃爾索諾天坑等。岩溶天坑集地下河多層溶洞、深邃絕壁於一身,是一種稀有、雄奇、險峻、壯觀、秀麗和獨特的生態環境,成為休閒旅遊、科學考察的良好去處。

岩溶漏斗

岩溶漏斗又稱斗淋,即doline的音譯,石灰岩地區呈碗碟狀或漏斗狀的凹地。平面形態呈圓或橢圓狀,直徑數米至數十米。深度數米至十餘米。漏斗壁因塌陷呈陡坎狀,在堆積有碎屑石塊及殘餘紅土的漏斗底部,常發育有垂直裂隙或溶蝕的孔道,孔道與暗河相通,當孔道堵塞時,漏斗內就積水成湖。岩溶漏斗是地表水流沿垂直裂隙向下滲漏時使裂隙不斷擴大,先在地面較淺處形成隱伏的孔洞,隨孔洞的擴大上部土體逐步崩落,開始在地面出現環形的裂開面,最後陷落成漏斗。岩溶漏斗常成串分布,其下往往與暗河有一定的聯繫,因此是判明暗河走向的重要標誌
岩溶學是一門發展變化的科學,岩溶學術語也與時俱進.以術語"漏斗(doline)"為例,它來源於斯洛維尼亞喀斯特地區的方言,在斯洛維尼亞語中,它(dolina,單數)的意思是谷地,主要指河谷.因此,在19世紀以前的斯洛維尼亞語的科學文獻中,就是指谷地.隨著19世紀上半葉岩溶學的發展,喀斯特高原的漏斗狀地形逐漸引起研究者們的注意,德語系的奧地利地質學家們將這種地形定義為"漏斗(dolines,複數)",相當於德語的Trichter(漏斗),並聲明是當地人的說法.因此,在19世紀下半葉奧地利地質學家出版物中,普遍使用這一概念.如在Cviji c′的Das Karst phnomen(岩溶現象)一書中,其漏斗(dolines)的概念可謂無所不包,除岩溶乾谷和坡立谷以外,所有窪地都稱為漏斗,不僅包括溶蝕漏斗和塌陷漏斗,也包括豎井落水洞天窗,甚至某些岩溶泉和洞穴洞口.同斯洛維尼亞語相似,在塞爾維亞語中,doline也是指一般谷地.因此,Cviji c′在塞爾維亞語文獻中不再使用dolina表示漏斗狀地形,而是用vrta cˇ a,這是因為vrta cˇ a和我們今天使用的doline的內涵非常相近,而且在法語、德語、義大利語、英語、克羅地亞語均有相似的辭彙.在20世紀中期以前,斯洛維尼亞的地理學家們為了避免使用dolina引起歧義,對於漏斗狀的地形均用vrta cˇ a表達.在19世紀下半葉,漏斗(dolines)的成因有兩派理論,一種持塌陷成因,一種持侵蝕成因,後者包括侵蝕溶蝕兩種作用.前者以Schmidl為代表,後者支持者是Cox, Diener和Mojsisovics.根據漏斗的形態,Cviji c′將其分為三種,即碗狀漏斗、漏斗狀漏斗和井狀漏斗.隨著對漏斗狀地形的深入研究,V. Pano sˇ 's根據漏斗的不同發育階段、漏斗的成因、漏斗的覆蓋類型、漏斗形成的氣候因素、漏斗的沉積類型以及漏斗的形態,將漏斗分為30種.根據最新的岩溶百科全書,按照英語的命名原則,漏斗(dolines/sinkholes)有15種:沖積漏斗、埋藏漏斗、塌陷漏斗、覆蓋沉降漏斗、充填漏斗、層間塌陷漏斗、古岩溶漏斗、破裂漏斗、落水洞、溶蝕漏斗、溶蝕沉降漏斗、深部塌陷漏斗、沉降漏斗和潛蝕漏斗.此外,在某種程度上,與漏斗有關的形態還有藍湖(blue-holes)、陷阱(cenotes,)和特澇(turloughs).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中國地球科學的發展,中國與西方岩溶學家交流的深入、中國岩溶研究的深入,在表述中國岩溶地貌以及更大範圍熱帶亞熱帶岩溶地貌時,漢語辭彙如石林峰叢峰林也被引入到岩溶學術語中;而且隨著中國岩溶地區可進入性的增強,新的岩溶地貌也隨之被發現,如上個世紀末,在中國南方發現了許多大型的塌陷漏斗,有的直徑和深度均超過500 m,朱學穩依據這些漏斗的形態、成因和演化過程,將它們命名為天坑.未來,我們也許還會找出其它辭彙用來形容塌陷漏斗或者用某個新詞來形容極其特殊的塌陷漏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