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姓

岡姓

姓氏淵源1盤古氏23西漢帝王劉氏後裔4東漢帝王5百濟國王的後裔6滿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岡姓
  • 讀音:gāng
  • 釋義:岡[岡
  • 拼寫:(ㄍㄤ)]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

基本介紹

岡[岡,讀音作gāng(ㄍㄤ)]
岡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盤古氏,出自盤古氏後裔湯氏之孫史倉氏之後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據明朝學者王圻在《續文獻通考·氏族典》中的記載,盤古氏至三皇之一的燧人氏之後分衍的姓氏如下:
自大騩氏至無懷氏等十九世衍生姓氏有:
單姓:隗氏、嵬氏、饒氏、撓氏、剎氏、豗氏、傀氏、渾氏、沌氏、屯氏、吉氏、倉氏、史氏、侯氏、岡氏、柏氏、大氏、栗氏、陸氏。厘氏、驪氏、赫氏、葛氏、權氏、尊氏、墫氏、祝氏、融氏、昊氏、巢氏、陰氏、零氏、懷氏。
複姓:大隗氏、大嵬氏、史倉氏、鬼騩氏、夷門氏、倉頡氏、柏常氏、柏侯氏、白侯氏、中央氏、中黃氏、大庭氏、赫胥氏、尊盧氏、祝宗氏、祝和氏、祝融氏、朱襄氏、無懷氏。
共有五十二個分衍姓氏。據史籍《姓纂》和《姓苑》的記載,其中史倉氏之後有被封在岡邑(今湖北黃岡)者,此後即有岡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

源於秦、漢兩朝向倭奴國遷徙的漢族人,屬於夷化改姓再漢化為氏。
秦始皇嬴姓後裔:
秦、漢之際,有秦始皇的嬴姓後裔逃亡到倭奴國(今日本),逐漸融入大和民族,分衍的主流姓氏中有單姓四支,複姓又二十三支,其中即有長岡氏,以封居地長岡(今日本澀海川新瀉縣)之地名為氏。在盛唐玄宗李隆基執政時期(公元712~756年在位),有長岡氏族人作為遣唐使返回中國留學者,留居中原後重新漢化自己的姓氏,開始時稱長岡氏,後有人省文簡化為單姓岡氏,重新融入漢民族。
西漢帝王劉氏後裔:
劉氏最早到達日本是在兩漢時期。當時,大漢王朝與倭奴國即有使節往來,到東漢初期,倭奴國還派使節到中國朝見,漢朝光武皇帝劉秀就曾賜給日本天皇“漢倭奴國王”的金印。從該時候開始,就有一部分漢朝皇室成員因出使、避難等原因,開始渡海陸續到倭奴國。其中,就有漢高祖劉邦的苗裔伊須久牟治使主,其後分衍有豐岡連氏,以封居地(今日本兵庫縣)之地名為氏。在唐朝中期,有豐岡連氏族人作為遣唐使返回中國留學者、經商者,留居中原遷居漢水流域(今湖北武漢漢口、漢陽一帶),後重新漢化自己的姓氏,開始時稱豐岡連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岡氏、連氏者,重新融入漢民族。
東漢帝王劉氏後裔:
歷史上最有名的劉氏開拓日本人物,是今天日本原田、高橋、大藏等家族的共同祖先阿知王。阿知王,亦稱阿智王,又稱阿知使主,就是東漢王朝最後一個皇帝漢獻帝劉協的玄孫劉阿知,於西晉太康十年(公元289年)率領他的兒子劉都賀、舅舅趙輿德和族人劉國鼎、劉濤子、劉鶴明、劉信子等男女共兩千零四十人,離開中國本土,飄洋過海,幾經艱難,於日本應神天皇二十九年農曆9月5日抵達倭奴國。阿知王之後,分衍的主流姓氏中有單姓六支,複姓有二十六支,其後分衍有豊岡氏,以封居地豊岡(今日本兵庫縣)之地名為氏。在唐朝中期,有作為遣唐使返回中國留學者,留居中原後遷至定陶(今山東菏澤),後重新漢化自己的姓氏,開始時稱豐岡氏(豊岡氏),後有省文簡化為單姓岡氏者,重新融入漢民族。
百濟國王扶餘氏(온조왕)後裔:
百濟國,即南扶餘,公元前18~公元660年,是古代朝鮮半島西南部的一個諸侯國家。當時的百濟國、伽倻國、新羅國,是形成古代朝鮮民族的主要三國,百濟國為馬韓民族中的百濟部落首領溫祚王所建,而溫祚王是遼東地區高句麗國創建者東明王朱蒙之子,最初的國都位於今韓國忠清南道的牙山。公元一世紀末,百濟國興起於朝鮮半島西南部漢江下游,遷都於漢江南岸慰禮,之後逐漸征服馬韓其他部落,在公元四世紀占領帶方郡,成為朝鮮半島西南部的強國,與新羅國、高句麗國鼎足而立。後在與高句麗的戰爭中一直處於劣勢,因而都城一再南移,到南朝宋後廢帝劉昱元徽二年(公元474年),都城移到錦江流域的熊津(今韓國公州雞龍山),東魏元象元年(公元538年)移到泗沘(今韓國忠清南道扶餘郡)。公元五~六世紀後,百濟國受到新羅國的攻擊,國勢減弱,遂聯合高句麗國反攻新羅國。新羅國被迫向唐王朝求援,到了唐高宗李治顯慶五年(公元660年),百濟國被唐朝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所率領的十萬唐軍滅亡。百濟國滅亡後,百濟國王子扶餘豐璋逃亡高句麗國,其後裔分散到倭奴國、渤海國,分衍的主流姓氏有單姓六支,複姓有二十三支,其中有岡氏及其再分衍的岡屋氏、岡原氏。
在唐朝後期、五代十國時期,有岡氏、岡屋氏、岡原氏族人抵達長江一帶的餘杭地區留學、經商者,留居後漢化自己的姓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岡氏,逐漸融入漢民族。

第三個淵源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旗分內高麗姓》記載:滿族岡氏,取自朝鮮族姓氏,滿語為Gang Hala,世居易州(義州,今朝鮮新義州“義州古城”)、望京(王京,今韓國漢城)一帶地區。
實際上,此支滿族岡氏就是源出原百濟國的岡氏,在唐朝中期融入黑水靺鞨,在宋、元時期逐漸成為女真族,為明、清時期的滿族先民之一。

第四個淵源

源於改姓,出自清末至民國時期日據時期的台灣省,屬於夷化改姓復回漢姓為氏。早在公元十六世紀後期,曾妄圖侵略台灣卻無功而返的倭奴國一直未滅侵略狂潮,終於在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發動了旨在併吞朝鮮、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一年的戰爭不僅讓腐朽的滿清王朝喪失了精心經營的北洋艦隊,也讓台灣省從此離開祖國達半個世紀之久。在倭奴侵略者對所有條款蠻橫的“但有允、不允兩句話而已”的淫威與要挾下,在如不簽約就重新開戰的威脅與恫嚇中,無恥的清政府竟然用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將自古就是中國領土的寶島台灣“讓與日本”。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4月17日,腐敗的滿清政府與倭奴政府簽署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將台灣寶島割讓給日本。然而,日寇侵略文化在兩、三代人中造成的影響一直蔓延至今,其中姓氏倭奴化的影響就十分嚴重。但其中絕達多數衷愛祖國的台灣人民,在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10月25日後重新登記戶籍時,紛紛改回先祖血脈相傳的姓氏,在其中的岡田氏、正岡氏、岡本氏、馬岡氏、中岡氏、石岡氏、岡川氏、岡崎氏、岡野氏、高岡氏、森岡氏、福岡氏、薦岡氏等姓氏族人中,亦多有改為單字漢姓岡氏者,一直沿用至今。
但是,仍有一些人以及日裔後代,繼續沿用日本姓氏,多達四百三十七個。如今,台灣民進生殖黨就卑鄙無恥地聲言:“《馬關條約》割讓台灣給日本,是台灣人的大幸,幸虧把台灣割讓給日本……”,赤裸裸地對日寇頂禮膜拜,為至今仍猖狂囂張的日本軍國主義、殖民主義歌功頌德,充分向世人展示了台灣民進生殖黨的宗旨。

得姓始祖

史倉氏。

遷徙分布

岡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從古至現代瓜蔓歷史甚長的一個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七百五十三位,以渤海、濟陰、餘杭為郡望。
今山西省的武鄉縣,北京市,台灣省等地,均有岡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渤海郡:歷史上的渤海郡在地域上有兩個稱謂,另一為渤海國。西漢時期從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陽(今河北滄州東關),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遼寧省之間的渤海灣一帶。唐朝時期的東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為主體亦建立過渤海郡,先稱振國(震國),又稱渤海國,其時轄地在今東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區。後來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國。渤海國地跨烏蘇里江兩岸,在今遼寧、河北、山東三省之間的渤海灣沿岸一帶。後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為大遼國契丹族耶律·德光所滅,以後不復存在。
濟陰郡:漢景帝中元六年(丁酉,公元144年)置濟陰國,漢元帝初元元年癸酉(公元前48年,一說漢武帝建元三年)改為濟陰郡,治所在定陶(今山東定陶),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菏澤附近、南至定陶、北至濮城地區。東漢元帝初元元年(癸酉,公元前48年)改為濟陰郡,轄地在今山東省定陶縣一帶。
餘杭郡:本來是秦朝的會稽郡所管轄的餘杭縣。東漢的時候又隸屬於吳郡。南朝陳國在此設定錢溏郡,隋朝的時候改名為餘杭郡。其時轄地均在今浙江省境內杭山一帶,有餘杭山,地近太湖。

堂號

渤海堂:以望立堂。
濟陰堂:以望立堂。
餘杭堂:以望立堂。

歷史名人

岡毅民:(公元1935~今),滿族;北京人。著名冶金材料專家、企業家。岡毅民1959年畢業於北京鋼鐵工業學院(今北京科技大學)。就職於冶金部鋼鐵研究總院。現任北京科冶鋼材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任全國濃硝用鋼協作組和尿素用鋼協調組組長,高級工程師。岡毅民在我國率先提出並開展奧氏體不鏽鋼非敏化態晶間腐蝕的研究;針對其三種腐蝕介質研製出高矽型、高純級和尿素級三個系列不鏽鋼;其中“耐濃硝酸腐蝕用C2、C4、C6L新鋼種”、“尿素新材料閥門研製及套用研究”,分別獲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獎,高溫濃硝設備用C8鋼等新材料六項獲冶金部科技進步二、三等獎。
主要著述有《濃硝酸用鋼專集》,主編有《中國不鏽鋼腐蝕手冊》,發表論文二十餘篇,兩篇收入《中國科學技術文庫》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