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邊村(長樂漳港街道下轄村)

山邊村(長樂漳港街道下轄村)

長樂漳港街道山邊村,地跨長樂南北鄉“子午線”,北為山地,屬北鄉地段,南為平川,乃志鄉地界,地理位置特殊。東毗屏洋、演嶼村,西連峰陳、溝東村,南隔田洋與白眉村相對,北面山下為華劉村,總面積約2.5平方公里。其中有山地2150餘畝、水田850餘畝、園地80餘畝、水域250餘畝、村莊、道路等450餘畝。全村735戶3184人(2010年)。為長樂李姓十六大村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山邊村
  • 外文名稱:shanbian
  • 行政區類別:長樂漳港街道下轄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元房、下李、東頭
  • 政府駐地:山邊村東頭東路
  • 電話區號:0591
  • 郵政區碼:350209
  • 地理位置:長樂漳港街道東部
  • 面積:2.5平方公里
  • 人口:3184人(2010年)
  • 方言:福州話(長樂平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龍首寺、雙髻石
  • 機場福州長樂國際機場
  • 火車站長樂站
  • 車牌代碼:閩A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交通運輸,水利河流,民居學校,禮堂教堂,經濟建設,農業,企業、旅外,副業,

建制沿革

山邊村平於長樂東南十公里雌獅山下。宋理宗年間(公元1225年---公元1265年),湖尾李致和公五世孫李惟濟公肇遷於此地,繁衍李氏族人。
據史書記載:長樂商朝以前屬於中華《禹貢》九州中的揚州地,周屬七閩地,秦屬閩中郡,漢屬閩越國,隋屬閩縣。山邊自古屬長樂境域。
長樂於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由閩縣劃出置新寧縣,縣治在敦素里(今古槐鎮),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縣治移置六平吳航頭(今吳航鎮),不久改稱長樂縣。全縣原轄十五個鄉,唐聖歷二年(公元699年)劃出太平等八個鄉設萬安縣(今福清市),僅留善政、崇賢、安時、昌化、永泰、依福、崇邱等七鄉。
宋慶曆間(公元1041年---公元1048年)並為四鄉,即善政、芳桂、二難、昌化統三十二里。元至正間(公元1341年---公元1368年)改里為隅,後又改稱廿四都,增至三十六里。故長樂縣區劃唐始有鄉,元始有都。自唐至清,山邊村行政隸屬長樂縣昌化鄉十四郡。
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長樂縣設一至六區,共轄八十九個村里,山邊屬沙京二區,民國十九年長樂縣改村里為鄉鎮,山邊屬二區沙京鄉。民國二十四年長樂縣實施國民黨保甲制,山邊屬鶴上區旒邊鄉。民國二十八年十二月,聯保改為鄉鎮,保屬鄉鎮管轄。民國二十九年十月,縣分設一至四區署,又改鄉鎮為聯保。民國三十一年三月,聯保又改為鄉鎮,民國三十八年改屬漳港鎮,直至解放。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後,長樂縣設一鎮五區。山邊屬沙京鄉,1955年改鶴上區為二區,1958年6月實行撤區並鄉,全縣區劃為十五個鄉鎮,山邊屬漳港鄉。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把全縣十五個鄉鎮合併為八個公社,實行“政社合一”,全縣以村為單位劃為88個生產大隊,850個生產隊,山邊改屬鶴上公社。不久按“軍事化”組織,大隊稱為營,生產隊稱為連。1961年山邊復屬漳港公社。文化大革命中(公元1967年1月),公社領導機構改成生產領導班子。1968年先後成立革命委員會。1980年10月,公社、鎮革命委員會改成公社管理委員會。1984年9月,公社管委會。1992年10月漳港鄉改為鎮建制,山邊村民委員會屬之。1994年10月26日,長樂縣撤縣設市,山邊隸屬於漳港鎮。2006年6月漳港鎮改為漳港街道,山邊屬漳港街道一直延續至今。
山邊村

行政區劃

下轄元房、下李、東頭、北斗、利房、亨房、丁房、上頂厝8個自然村,19個村民小組。行政隸屬於長樂漳港街道山邊村村民委員會。
山邊村

交通運輸

水路交通則自銘前溝北經陳塘港達後福五門閘,南抵壺井,文武砂十八孔閘,東至百戶閘,西通朝陽洞營前閘。運輸旺季,全村有十多艘長船競相投入繁忙的運輸業。1955年,一條自城關經渡橋至漳港的標準公路貫穿全境,為交通運輸起著巨大的作用。1988年,在原來的公路上鋪了柏油。隨著政策的改革開放,經濟建設突飛猛進,福州長樂國際機場嶼1994年動工,1996年7月1日通航。峽南至漳港一級先行路貫穿全村洋面,並在通往下李路段,建有一座高5米,長40多米的天橋,為生產、交通確保全全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山邊村(長樂漳港街道下轄村)

水利河流

1930年開始建造蓮柄港水利,所建的水渠不僅窄小,且不能全面通水,尤其是南鄉,滴水未流。國民黨溉田局尚強迫徵收水費,激起民憤,以至於1931年爆發了十三鄉蓮花山起義。嗣後,廢水渠為公路(抗日時期,十毀八九)。1956年重新修建了渡橋至漳港的蓮炳港乾堤貫穿全村,高寬的乾堤與豐富的水源滿足了全村農田灌溉外,尚有平洋龍峰、漳港、柯百戶諸鄉村農田灌溉亦綽綽有餘。支堤遍布全村洋面。除壋頂小部分農田以外,其餘均能自流灌溉,為糧食豐收、穩產、高產打下良好的基礎。全村村民俱認識水利是農業的命脈這個道理,自覺的保護。不斷的加高、加寬水渠。
山邊村境內水系豐富、河塘密布,我祖輩皆以農為主,豐富的水源是農業生產不可缺少的寶貴資源。主流面前溝:寬十五米至二十米,境內長二千多米,面積四十餘畝,東由洋邊溝經本村三分港,至大長橋。大塔門入陳塘港,似一條玉帶環繞全境。沿面前溝建有四步墩橋、竹店橋、來興橋、塔門仔橋橫跨其間,是水路交通的重要途徑,是灌溉、排澇的重要水流。

民居學校

山邊村民居以前皆建於雌獅山蓮花藫下(即龍峰李氏宗祠周圍),自明朝崇禎年間,住宅逐漸往東西兩方擴展,連綿近兩里,俱為土木結構,唯有幾戶大戶人家,建有風火圍牆大屋。磚木結構房屋八扇七有四座,六扇五有三十座,四扇三計十三座,柴排厝共一百六十二間。此中包括距山邊上李一華里之遙的,前稱下李墩,現居住五十多戶。為交通安全起見,一級峽漳路封閉是,兩地交往以天橋。
解放後,隨著人口的快速增長,村民生活亦漸有轉機,在互幫互助之下,逐漸建起了一些土木結構的低矮住宅。1976年以後,公路兩側新建民房迅速發展,均為二層以上磚木結構房屋計有二百多間。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村民經濟生活明顯提高了。有百分九十五的村民蓋起了新居,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高樓大廈,如雨後春筍搬林立四野,還有在福州市區、長樂城關、漳港等地購置單元房或自建樓房。與解放前人均住房面積不上六平米來相比,真有天壤之別。
新中國建立前,山邊村只有一所私塾,設於私塾先生家廳堂,訓童一二十人,歷任啟蒙先生乃本村李奎、李時琯、李子景等。四十年代初,陳寶棟創辦初級國小,學校設在李氏宗祠。1946年至1950年由陳以鏗任教。1951年,陳廣佑先生任教。1953年學校移至大王宮,學生人數四五十人,而教師也只有兩人。隨著人口的增長,,原來的初小於1968年擴大為完小。改革開放以後,各行各業都得到蓬勃發展,教育事業也不例外。1984年,在村委會的帶領下,建成了新校舍,占地三畝余,樓起三層,教室計十五間,可容納六百多名學生,建築面積達三千三百平方米。
山邊村(長樂漳港街道下轄村)

禮堂教堂

在山邊村兩委和老齡會諸前輩的同心協力下,宗親們踴躍獻資。於1994年動土興工,位於本村中心地段的禮堂,在學校、右村委樓,占地1600平方米,建築面積3350平方米,樓起三層,內設座位可容納1100多人,總造價逾百萬元人民幣。是鄉親們品茗閒聚、觀看電視、電影、演戲及各種文娛活動中心。群策群力、同心同德,於1997年一座雄偉壯觀、美輪美奐的禮堂隆重落成,這是全村宗親心血所凝聚,是山邊李氏的驕傲。
山邊村(長樂漳港街道下轄村)
一座估面積725平方米的教堂,坐落於本村地方土名八斗,建築面積520平方米,其資金全部由基督教徒獻助。
山邊村(長樂漳港街道下轄村)

經濟建設

山邊村歷史以農業經濟為主,而且主要是糧食生產,其次是手工業泥匠與畜牧業,有部分人經商和外出謀生。建國前,多以泥工的而聞名遠近,前清時,隨福建軍工四品頂帶李宗啟往馬尾勞工的大有人在,那時只不過圖個溫飽而已。
解放後,村民們俱分到了田地,生活開始有所改善,1969年和1971年大隊興辦了東西兩瓦廠,增加了經濟效益,解決了勞動力。改革開放後,全村經濟俱呈好轉,在這二十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山邊村(長樂漳港街道下轄村)

農業

自土地改革後,農民們每人都分到了一畝一分田地,因此溫飽有了著落,及至1983年實行承包責任制,充分發揮了生產積極性,除完成自己責任田以外,便有大部分往外經商、辦廠、出國飄洋、專業栽植、養殖。

企業、旅外

開放以來,人心思進,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族人們紛紛辦廠、經商,而今在外軋鋼廠的有十餘家,石材廠、服裝、日雜、海鮮批發等有三十多家,經商者有一百六十多人,在外從事建築業的有一百餘人,旅居海外的有美國28人,加拿大14人,日本120人,荷蘭1人,丹麥2人,比利時1人,英國12人,阿根廷3人,新加坡2人,韓國2人以及香港4人,台灣108人(2000年數據)

副業

蘑菇始於七十年代種植,那時由於技術、原料等問題,收入低微,後來通過逐年探索,豐富了經驗,如今每平方尺平均收入在4元左右,全村僅此一項年收入達200餘萬元。尚有養殖業:鬍鬚魚、黃瓜魚、淡水鰻各項收入不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