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戲曲

山西戲曲

山西戲曲,山西省的地方戲曲藝術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在中國戲曲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蒲劇、晉劇、北路梆子和上黨梆子是山西地方戲曲的四大支柱,稱為四大梆子。四大梆子系同根異枝,一脈相承,為梆子腔的正宗。積澱並代表著地方戲曲藝術的歷史文化價值,同時也反映出流傳區域的地方民風民俗。隨著歲月的流失,一些具有重大價值的戲曲藝術形式已經不復存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西戲曲
  • 分類:戲曲
  • 特色:四大梆子
  • 起源:唐代
  • 地區:山西省
風格特點,歷史沿革,戲曲之爭,發展前景,完整亮相,劇種分類,晉劇,蒲劇,北路梆子,上黨梆子,其他劇種,

風格特點

“山鄉廟會流水板整日不息,村鎮戲場梆子腔至晚猶敲”。這副來自晉西的舊戲台楹聯,可以說集中反映了山西人民對戲劇的強烈愛好。這種愛好,源遠流長,已經形成一種代代相因的傳統風尚了。早在北宋年間,當北宋王朝的國都汴京的演出場所還被稱作“勾欄”、“瓦舍”、“樂棚”的時候,山西早已有了固定的磚木建築、被稱作“舞亭”、“舞樓”、“樂樓”的正式戲台了。宋 、金 、元、明、清以來,山西戲台屢有所建,雖然年深月久,幾經滄桑,現今古戲台仍在百座以上。特別是明代中葉以後,山西地方民間戲曲如雨後春筍,蓬勃興起,民間唱戲之風日盛。《 朔州志 》記載清朝雍正年間,朔州有個知府叫汪嗣聖的,頒布了一個《 禁夜戲令 》,企圖改變這種風尚。這個禁令說:“朔、武風俗,夜以繼日,惟戲是耽……而愚夫愚婦方且雜沓於稠人廣眾之中,傾耳注目,喜談樂道,僧俗不分,男女混淆。風俗不正,端由於此。”結果怎么樣呢?官方的禁令雖然堂而皇之,民間的“愚夫愚婦”“傾耳注目,喜談樂道”乃至“夜以繼日”的盛況依然如故。到了乾隆年間,定襄縣有個叫樊先瀛的舉人給皇帝上了一個《保泰條目疏》(見《定襄補志》),急於藉助皇帝的力量來“裁演劇,。止夜唱,戒淫戲”。他列舉的“淫戲”種類,不僅有戲曲,還包括舞拳棍、弄刀槍等賣藝活動,女筋斗、上刀山、跑刀、緣繩、弄猴、耍熊等“異方雜戲”,以及打花鼓、鳳秧歌、霸王鞭、蓮花落等,這正好從反面說明:民間百戲,在清代的山西農村是多么興盛!這位舉人還在奏疏中對演戲提出了具體的限制:“大村每歲戲止一台,中樹則二年一台,小村則三年一台。每台戲止三日。”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到,當時的農村村村有戲台,一年唱數台,一台連唱許多天的景象是確有其事的。定襄縣如此,山西廣大農村也是這樣。

歷史沿革

舊社會各村鎮都有大小不同的村社組織,有些大村社下還有個社。這種村社與行政管理無關,是一種自發的娛樂組織。他們各有自己一套傳統節目,象百戲技藝、吹彈歌舞、民間小戲等等,種類繁多。至於唱大戲(即梆子戲),那更是人心所向,必不可少的了。除職業班社外,不少村社還有自己的“什好班”、“自樂班”等等。存心要看戲,要唱戲,自然能找到各種機會。逢年過節當然要唱戲,迎神賽社也要唱戲,宗祠祭祖要唱戲,天旱祈雨也要唱戲,消災免病、晚年得子等等還要唱“還願”戲。死了人辦喪事,自然不便唱戲了,但也要帶吹鼓手“吹”戲。有條件的人家,還在死者的墓室壁上“畫”戲。戲至能唱能吹而能畫,既娛人又娛鬼還娛神,真是入神入化、天神人鬼共有之了。

戲曲之爭

清朝中葉,中國戲曲開始了“花部”(即梆子戲)和“雅部”(即崑曲)之爭,山西民間賽戲之風也日趨炙熱。大村鎮往往同時邀兩個戲班演出,叫做唱“對台戲”,還有同時邀請三個戲班的,以至出現了“連二舞台”、“連三舞台”、“品字舞台”之類的戲檯布局。賽戲的時候,如果其中一班唱“紅”了,村社就給他們送豬送羊,以示犒賞。如果某個青年演員唱“紅”了,民眾就會當場給他鳴炮奏樂、披紅掛彩,這叫做“掛紅”。並根據他們的年齡或演出的地點送一個光彩的藝名,比如叫“十三紅”(十三歲掛的紅)、“堯廟紅”(在堯廟唱戲掛的紅)等等。演員一旦“掛紅”,聲譽倍增,而觀眾對他的要求和期望也就更高更大了,這就鞭策他在藝術上精益求精,不斷前進。

發展前景

山西人民為什麼這樣喜愛戲曲?為什麼駝戲箱的騾子一進村,小商小販隨之而到 ,男女老幼四方雲集呢 ?這是有著深厚的社會根源的。舊社會,窮鄉僻壤,交通閉塞,精神文化生活十分貧乏。戲曲,是他們唯一的文化娛樂,唯一的精神寄託,看戲也成了他們唯一的社交場所。戲台上,唱出了他們對貪官污吏的憎恨,唱出了他們保家衛國的激情,唱出了他們對理想、對愛情的渴望和追求。山西的四大梆子戲,傳統劇目中大多是楊家將、岳家軍、公案戲、愛情戲,這是不難理解的。這也說明了山西的地方戲和人民民眾保持著休戚相關的血肉聯繫。
山西地方戲的繁榮,還有著悠久的歷史根源。山西是中國戲曲的搖籃,在這塊桑葉形的文明土地上,哺育了無數的戲曲藝術大師,可謂源遠而流長了。

完整亮相

日前,中國晉劇藝術網正式上線3周年。該網站是以山西戲劇為藝術主體且延伸其它藝術門類的大型戲劇入口網站、現代品牌。在該網站迎來3歲生日之際,山西56個戲曲劇種經完善後集中在網站上亮相。
在這三年的時間裡,該網站不僅成為了山西戲劇信息渠道與山西戲劇第一原創信息散發平台,也為山西戲劇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展示、傳播與交流搭建了最佳的橋樑。此次全新上線的56個劇種,更是彰顯了山西戲曲大省的深厚底蘊。據該網站站長王嘉介紹,上世紀80年代,山西戲曲劇種就多達56個,為了儘可能詳實、準確地呈現這些劇種,不少老藝術家出謀劃策、尋找資料,網站在隨後的工作中對劇中內容進行豐富填充,一些已近滅亡或者脫離舞台的劇種也得以在網站上重現,讓傳統文化在歷史長河中得以永久保留。

劇種分類

山西省是地方戲曲藝術的發祥地之一,出現於明代的“蒲州梆子”逐步發展成為今天山西的四大劇種:晉劇、蒲劇、北路梆子和上黨梆子。

晉劇

晉劇又稱“山西中路梆子”、“太原梆子”,解放後定名晉劇,是山西的主要地方劇種。它和蒲州梆子,北咯梆子、上黨梆子合稱山西“四大梆子”。流傳在山西中部、河北北部,以及內蒙、陝北等廣大地區.晉劇是在清代道光,鹹豐年間,在晉中秧歌的基礎上,吸收蒲劇、崑曲、河北梆子等劇種的音樂成份,從而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逐步發展並盛行起來的。它的唱腔既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獷,而又圓潤工細。經常用大沒唱詞來表現戲劇情節,用對唱代替對白。在板類上,主要有四股眼.夾板、二性、流水,以及用來表現激昂情緒的介板和表現悲痛的對白。它的每個行當各有不同唱法;唱腔變化多端;豐富多彩。晉劇的許多技巧表演,如翎子功,鞭子功,梢子功(甩髮)也是很馳名的。
抗日戰爭時期;在革命根據地一帶,不少藝人曾演出新編歷史劇和現代劇,為抗日戰爭服務。解放後,·晉劇出現了《打金枝》,《蝴蝶杯》、《劉胡蘭》等許多經過整理的優秀傳統劇目和新編劇目。

蒲劇

蒲劇又稱蒲州梆子,也稱"亂彈"、"晉腔"、"山陝梆子腔"等,與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黨梆子並稱為我省四大梆子。清嘉慶、道光年間,蒲州梆子慢慢形成了南路、西路兩個流派。南路派以芮城為中心,演唱風格大彎大調,基本不使用假嗓;西路派以蒲州為中心,演唱風格大都粗獷火爆,在特技上有一定功夫,且唱詞較多,戲文通俗易懂,劇目豐實。
清鹹豐、光緒年間,祁縣太谷票號用一千兩白銀收買了蒲州的一個戲班,他們到全國各地走訪演出,在此期間,帶出了一大批著名演員如七百生、老蒲州等,他們在走訪演出的同時,同中路梆子、北路梆子及京梆子有了密切接觸,使他們的戲路更加寬廣。蒲劇名伶人才輩出。如老元兒紅(即張世喜:山西猗氏馬營人、郭寶臣之師)、郭寶臣、二寶紅、天明亮、蓋陝西、十七生等都能獨當一面,而郭寶臣、侯俊山尤為傑出。
蒲劇的音樂包括唱腔、曲牌和鑼鼓三部分:劇目有本戲、折戲等500多個,分別以唱、做、念、打取勝的劇目均有。有民眾中影響最大者為《竇娥冤》,這台戲集蒲劇演員的精華,珠聯璧合,藝術精湛,稱譽一時。蒲劇在表演特技上主要有帽翅功、翎子功、髯口功、梢子功、椅子功、幡子功、蹺功、扇子功等。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劇種之一。流行於晉北、內蒙及冀西北一帶地區。淵源於蒲州梆子,清同治、光緒年間即已盛:七七事變後,由於日寇摧殘,班社解散,藝人改業,幾乎瀕於絕滅,迄至一九五四年山西第一屆戲曲會演才重新恢復起來。
北路梆子的唱腔、曲調,念白均同蒲劇相近,但音凋更為高亢,富有塞外山野味。特別它的“彎調(即花腔)”,唱起來千變萬化,婉轉動聽。唱腔板式主要有:慢板,夾板、二性,三性、垛板、流水、箭板,滾白等。北路梆子擅長大段的演唱,每句基本遵循弱起強落”的規律,但由於按字行腔和依情演唱,聽來變化多姿,絕不單調。

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由於其產生並主要流傳於秦漢時期的上黨地區而得名。關於上黨梆子的起源,說法很多,一般認為它形成於澤州府(今山西晉城)。雖名為梆子,實為昆(崑曲)、梆(梆子)、羅(羅羅腔)、卷(卷戲)、簧(皮簧)5種聲腔同台演出的劇種。在其形成過程中曾受到蒲劇的影響,但與以上3大梆子迥然不同。
上黨梆子經過歷代藝人的探索、創造,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表演程式和藝術風格。上世紀80年代,上黨梆子異軍突起,湧出《殺妻》、《借糧》、《兩地家書》等一批新鮮劇目,並在表演、音樂、舞台等方面有所創新,使上黨梆子在保持原劇種特色的基礎上,使劇情更加抒情、動人,受到觀眾的喜愛。

其他劇種

京劇豫劇崑曲賽戲
評劇秦腔二人台眉戶耍孩兒羅羅腔弦腔高平秧歌
上黨落子繁峙秧歌祁太秧歌平腔秧歌目連戲廣靈秧歌蛤蟆嗡大澗道情
翼城秧歌揚高戲樂樂戲平陸高調高平清場秧歌弦兒戲上黨卷戲碓臼溝秧歌
上黨羅腔翼城琴劇拉話戲曲沃碗碗腔平陸花鼓戲芮城拉胡戲左權小花戲長治乾板秧歌
孝義皮腔青陽腔隊戲襄武秧歌晉北道情臨縣道情太原秧歌
洪洞道情永濟道情上黨二簧汾孝秧歌朔縣秧歌鑼鼓雜戲壺關秧歌
沁源秧歌澤州秧歌介休乾調秧歌弦線腔鳳台小戲弦子腔孝義碗碗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