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炭疽病

山藥炭疽病

山藥炭疽病主要危害葉片及藤莖。葉片病斑從葉尖或葉緣開始產生暗綠色水漬狀小斑點,以後擴大為褐色至黑褐色圓形至橢圓形或不定形的大斑,病斑中間為灰褐至灰白色,有輪紋,有黑色小粒點。莖部染病初生梭狀不規則斑,中間灰白色、四周黑色,嚴重的上、下病斑融合成片,致全株變黑而乾枯,病部長滿黑色小粒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藥炭疽病
  • 主要危害作物:山藥
  • 主要為害部位:莖,葉子
  • 病原中文名:小叢殼
  • 病原拉丁學名:G10merlla cingulata
  • 病原分類地位:子囊菌亞門
  • 病原類型:真菌
病原特徵,傳播途徑,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病原 G10merlla cingulata (Stonem.) Spauid et Schreck 稱圍小叢殼,屬子囊菌亞門真菌。無性態為Colletotrichum g10eosporioides (Ces.)Wil3稱膠孢炭疽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圍小叢殼在PDA培養基上產生子囊殼,集生,近球形,大小104一168μm,殼高9l—155μm;子囊棍棒狀,單層壁,大小47—62×10一14(μm);子囊孢子單胞無色,橢圓形至長卵形,略彎曲,大小13—19×4—6(μm)。

傳播途徑

菌絲體和分生孢子盤在病部或隨病殘體遺落土中越冬。翌年6月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不斷擴大蔓延,一直延續到收穫。氣溫25—30℃,相對濕度80%易發病。天氣溫暖多濕或霧大露重有利發病,偏施過施氮或植地郁蔽、通風透光不良會使病害加重。病菌主要在病組織內越冬,借風雨傳播,高溫多雨發病重。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1)選用日本白山藥、毛山藥、早白薯山藥等耐病品種,發病地塊實行2年以上的輪作。
(2)收穫後清除病殘體,集中燒毀,並深翻土壤。
(3)採用高支架管理,合理密植,改善田間小氣候。
(4)加強田間管理,適時中耕除草,鬆土排漬;合理施肥,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適當增施磷鉀肥,少施氮肥,培育壯苗,增強植株抗病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