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州第一中學

山東省青州第一中學

山東省青州第一中學簡稱青州一中,屬山東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之一,是省級規範化學校、國家電化教育科研學校,創辦於1902年。其前身是宋代的松林書院,宋朝名相王曾青少年時期就讀於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省青州第一中學
  • 創辦時間:1902年
  • 所屬地區:山東省青州
  • 學校屬性:中學
學校簡介,師資力量,教學成果,學校變遷,

學校簡介

山東省青州第一中學簡稱青州一中,屬山東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之一,是省級規範化學校、國家電化教育科研學校,創辦於1902年。其前身是宋代的松林書院,宋朝名相王曾青少年時期就讀於此。清末,受西學影 響,松林書院改辦為青州府官立中學堂,民國二年(1913年),順編為山東省立第十五中學,1914年又調整為山東省立第十中學,此後隨社會動盪,學校多次易名。1948年青州全境解放後,成為由華東局直接領導的青州中學,1952年改稱為山東省益都第一中學,1986年益都縣改市,學校更名為山東省青州第一中學。建校以來,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桃李滿天下。據不完全統計,獲博士以上學位者有四百餘人。原國務院秘書長金明、書法家彭飛、作家胡可、建築學家唐璞等都是畢業生中的優秀代表。

師資力量

學校南臨 4A 級雲駝風景區,占地面積 116 畝,建築面積為 5 萬多平方米。現有 55 個高中教學班,學生 3500 餘人,教職工 300 人。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青州市級以上特級教師 11 名,中學高級教師 88 名,碩士以上學位教師 11 名,濰坊市以上教學能手 65 人。

教學成果

千年的書院文化、百年的辦學傳統,學校秉承“勤樸公勇,敬業樂群”之校訓,已使學校遠近聞名,學子遍及中外,成為海內名校之一。學校是全國電化教育科研學校、國家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山東省素質教育實驗學校、山東省教書育人先進單位、山東省民主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中國小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山東省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先進集體、山東省教師校本培訓示範學校、山東省藝術教育示範學校、山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濰坊市高中示範學校、濰坊市“平安校園”示範學校、濰坊市十佳師德先進單位、濰坊市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單位、濰坊市文明單位、濰坊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青州市民眾滿意的學校、青州市文明單位、青州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等。與澳大利亞海濱中學、新加坡華僑中學、韓國藝苑藝術大學結為友好學校。是山東大學優秀人才輸送基地,雲南藝術學院、成都理工大學優秀生源基地,山東理工大學教學科研實踐基地。學校全面規範辦學行為,建構高效課堂,實施課題帶動、科研興校,建設“名師”群體,培育“名生”,以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全力打造學校品牌,百年老校將再鑄輝煌。

學校變遷

1840年,殖民主義者用大炮強行轟開了“天朝上國”封閉的大門,鴉片戰爭的血與火攜帶著商品、文化的巨流洶湧而進。腐敗的大清朝,戰爭連連失敗,外交連連失利,一次次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帝國主義列強正通過種種不平等條約瘋狂掠奪中國,造成瓜分中國的態勢。民族危亡迫在眉睫,仁人志士紛起謀求救亡的途徑,清王朝中的開明派也因時變革,“師夷技長”,由“制洋器”而“采西學”,即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乃至社會制度。西方蓬勃發展的近代教育,以傳教士為先導,逐漸傳入中國,教會開辦的中、國小、大學逐漸出現在大城市以及交通便利的小城鎮,其教育內容的講究實效、教學思想的倡導自由、教學方法的啟發自覺,驅動了中國教育思潮的變遷,催化了中國教育的更新。維新之士因而強調“興學校養人才以強中國”,“學校建而志士日多”,“救亡之道在此,自強之謀亦在此”。
“世變”促“學變”,光緒二十七年九月十四日下《興學詔》,詔曰:“除京師已設大學堂應切實整頓外,著各省所有書院,於省城均改設大學堂,各府廳直隸州均改設中學堂,各州縣均改設國小堂,並多設蒙養學堂。”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松林書院即改設為青州府官立中學堂,翌年改稱青州府公立中學堂。《教育年鑑》丙編記:“青州府松林書院改為青州府官立中學堂,是為山東官立中學堂之始。”青州一中的辦學歷史由此開始,是山東省第一處國辦中學。文化名人包天笑受聘任監督(校長),到任後即將辦學納入學堂規範,課程設定以自然科學(數學、物理、化學、動物學、植物學、礦物學、生理衛生等)為重,並開設中外歷史、中外地理、外語、體操。同時開設修身、中國文學。教學法改為課堂教學形勢,每周上課6天,按課程表授課,每日有作息時間規定。建立考試制度,重視實驗教學。總之,確立了近、現代中等學校的辦學模式。
民國元年(1912年)根據《普通教育暫行辦法》規定,監督改稱校長,青州府公立中學堂更名為青州中學校;民國三年(1914年)夏,編列為山東省立第十中;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改稱山東省立益都初級中學。執行民國二年頒布的《壬子癸丑學制》,中學四年,畢業後可考入大學預科一年。民國十一年(1922)年十一月教育部公布“壬戌學制”,效法美國,規定國小六年、國中三年、高中三年。從十二年(1923年)暑假後學校即執行“三·三制”。校舍不斷擴建。辦學26年,時逢由民族民主革命轉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中國革命的發展時期,相繼八任校長,未間斷地奉行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推進國民教育,以養成共和國民健全之人格。因其教學質量之高,人才之眾,辦學特色之鮮明而聞名全省,是在學校發展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高峰階段。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曾於1918年春夏之際在校讀書,建黨後又數次到校,指導建立團、黨組織。肇始於中學堂時期的革命先驅,到1925年國中共青州支部在校內建立,以振興中華為核心內容的革命家傳統,在這個辦學的高峰階段業已形成。1937年11月,部分師生由朱駿聲校長率領,流亡大後方,其間部分學生奔向延安,部分師生考入黃埔軍校;部分師生回鄉,或參加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隊伍。學校停辦。
1938年1月9日,日本侵略軍占領益都縣城及火車站,4月青州道道尹公署成立。縣公署下設教育科。8月,利用山東省立益都初級中學的校名、校舍、設備,派任校長,聘任教師,招生開學;1942年暑假後增設高中部,招授高一學生一個班,校名因而易稱山東省立益都中學。1945年8月日本投降,學校停辦。遊動在益都、昌樂接壤境域的國民黨益都縣政府,於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冬在黃村、岳泉招收學生,三十二年(1943年)春在常家莊開學,使用“山東省立益都初級中學”校名,以示為正統。1943年底、1944年底、1947年3月,均招生。1946年7月,國民黨第八軍侵占益都,校長趙立文帶領師生進入松林書院,開學上課;1947年2月華東野戰軍光復膠濟沿線明水至益都等城鎮,趙立文帶領學生退至昌樂山堂村。8月,國民黨軍隊占領益都縣城,趙立文帶領師生再進松林書院,後退至昌樂堯溝,1948年清明節前後,國民黨軍隊潰敗,學校解散。
1945年8月22日,魯中部隊解放益都縣城,29日成立青州市政府,馮毅之(省立十中國中三年制一級學生)任市長;12月八路軍先後攻占普通、楊家莊兩個火車站,駐守在益都火車站的日軍逃竄至張店。1946年2月,在校址上招生辦學,稱青州中學,校長孫備五為八路軍某部師政委,課程開設、教學常規同初級中學規定,同時運用抗大、陝北公學等根據地辦學經驗,賦予教育教學新的革命的內容,培養學生嚮往革命的上進心。6月下旬,國民黨整編第八軍進攻解放區,學校奉命轉移,由家長同意的學生方可隨校。
1948年5月昌濰大捷,時益都為華東局和山東省政府機關之駐地。秋,人民解放軍進入奪取全國勝利的決定性階段,9月中下旬的濟南戰役,從山東戰場上拉開了戰略決戰的序幕。歷史巨變要求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全國解放以後大規模的經濟恢復和經濟建設更需要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因此學校教育正規化的問題擺上議事日程。9月3日至21日第三次全省教育會議重點討論了中等教育的正規化。期間,華東局擬建實驗中學,省政府委派陳淑俊及南下華中幹部支隊幹部閻石庵等,負責籌建工作。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備,由華東局直接領導的山東省立青州中學創辦成立,10月10日在學校大禮堂(1934年建成,時省教育廳長何思源親自撥款,一年建成)舉行隆重的開學典禮。山東省立青州中學,包括中學部(設在原十中校址)、師範部(設在原守善中學校址),均有三個年級,共十七個教學班,當時是全省唯一的直屬中學,為正縣級。學校創立後,進行旨在教育正規化的改革與建設,迅速建立起規範的教學常規和正常的教學秩序,吸取優良教學傳統中的精華,推進教學改革。同學少年,意氣風發,思考新中國的需要,認真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樹立革命理想,生動活潑地勤奮學習,伴隨著二十世紀中國的第二次歷史巨變,學校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