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建設委員會關於加快“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城市建設管理行業促進意見

《山東省青島市建設委員會關於加快“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城市建設管理行業促進意見》是山東省青島市建設委員會2008年11月24日印發的一份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省青島市建設委員會關於加快“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城市建設管理行業促進意見
  • 地點:山東省青島市
  • 性質:意見
  • 文號:青建發220號
法規頒布,法規內容,

法規頒布

山東省青島市建設委員會關於加快“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城市建設管理行業促進意見
城鄉建設
青建發220號
山東省青島市建設委員會
2008-11-24

法規內容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調整最佳化城市空間布局,構築‘一主三輔多組團’城市框架,進一步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實力,加快建設富強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際城市”的要求,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工作應當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建設事業全局,以基礎設施超前建設為切入點,以房地產大開發為著力點,以建設生態園林城市為立足點,以建設領域節能減排為制高點,為“擁灣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構建濱海城市組群一體化格局,實現“環灣保護”可持續發展,打造現代都市型海灣城市,最終把我市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生態文明城市。
一、以超前規劃環灣區域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為“切入點”,為擁灣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按照“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要求調整青島市建設事業“十一五”規劃
根據“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目標要求,認真梳理實施建設事業“十一五”規劃工作內容,適度調整建設事業“十一五”規劃後期工作綱要,補充有關“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目標內容;做好建設事業“十二五”規劃編制的準備工作。
(二)加強城市大容量快速交通體系建設,為“擁灣發展”提供便捷、暢通、高效的交通服務系統
建設以道路網、軌道網和重要交通樞紐組成的大容量、快速、便捷環灣交通體系,按照功能分明、層次合理、銜接有序的要求,合理安排建設時序,不斷提升基礎設施的承載力。開展創建“綠色交通示範城市”活動,落實優先發展公交政策。大力推進城市快速路建設工作,完成東西快速路三期、膠州灣高速改造、灣口隧道主線與海灣大橋市區接線工程;實施重慶路高架路、新疆路快速路建設工程;加快環膠州灣城市輕軌、捷運的建設;加快實施超期服役道路改造;加快行人過街設施及公共停車場建設,緩解“出行難、坐車難、停車難”緊張狀況;結合道路建設及設施改造,建設智慧型交通系統。重點做好市北、四方、李滄等6個啟動片區的城市道路建設和改造工作,進一步縮小南北差距。
(三)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和社會公用設施建設,做好城市建設與擁灣發展配套工作
根據區域功能定位及產業布局和人口發展需要,統籌做好市政供水、排水、供熱、燃氣、污水處理、環衛等基礎設施和社會公用設施配套建設工作,改善居民居住質量,提升城市整體形象;制定有力政策法規,切實保護嶗山水庫、產芝水庫等水源地的環境保護;加快推進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新建和擴建工程,加強配套管網建設,提高污水處理率,城中河的水質應滿足國家景觀環境用水標準要求;重點加強膠州灣北岸和紅島污水處理廠及管網建設工作;根據用電需求增長,加快輸變電站建設步伐。
(四)全面開展河道綜合整治工作,保護膠州灣生態環境
按照“全面規劃、分期實施、突出重點、集中整治”的原則,實施河道生態綜合整治,力爭用5年左右的時間,完成李村河、海泊河、張村河、樓山河等24條主要河道治理及周邊截污工程;通過河道生態整治,提升河流沿岸土地升值空間,提升河流沿岸的經濟價值;對流域面積較大和對周邊經濟發展影響較的河西河、楊家群河、海泊河等主要節點和河段進行景觀建設,亮化、美化城中河的景觀環境,促進城區環境整體水平的提高,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打造亮麗的城區景觀河和旅遊新景區;同時,通過河道改造改善流域內的城市交通問題。
(五)大力開展城市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利用的規劃與建設
加快對青島城市地下空間開發的戰略布局、地下空間開發規劃、地下空間公共設施與人防工程平戰結合的實施方法、地下空間設施與地上設施的協調配置、地下空間設計施工新技術、地下綜合管廊的功能設計、地下空間的防災與環境控制技術研究等領域的前瞻性科學研究,為市委、市政府提供決策依據;在取得科學依據的基礎上,重點加強對地下空間的建設投入,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間資源,與地上基礎設施布局協調整合,構建城市基 礎設施建設的立體化體系。
(六)加快實施城建投融資改革,為城市基礎設施提供資金保障
充分發揮國有投資類企業的投融資能力和放大作用,提高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融資水平,構建擁灣發展投融資新平台,創新基礎設施、公共配套設施的開發建設機制,以四方濱海新區等六個啟動點作為試點項目,對經營性、準經營性重大市政基礎設施項目,鼓勵採取bot、bt、tot等多種方式,引進社會資本參與建設經營,努力放大財政投資和國有資產對基礎設施投資的強度。
二、以房地產大開發為“著力點”,構建濱海城市群一體化格局
(七)堅持科學論證為前導,完善房地產業發展規劃
“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為我市房地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空間,作為城市開發、工業、商業以及其它各行各業開發的先導,要按照我市總體城市規劃和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確定的原則,結合“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按照“政府組織,專家領銜,部門合作,公眾參與,科學決策”的原則,組織編制我市房地產業未來五年發展規劃,對我市房地產業發展總量、結構和空間提出發展目標和措施。將我市房地產業五年發展規劃作為未來五年我市房地產業擁灣發展的綱領性、指導性檔案,把規劃的落實作為考核年度目標,進一步強化政府對產業的引導作用,綜合稅收、信貸、行政等手段,加強房地產市場巨觀調控,促進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八)創新房地產業發展模式,發揮房地產業對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拉動作用
建立貫穿整個產業鏈的閉合管理系統和市場監管長效機制,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以房地產業帶動我市勘察設計、建築、建材等產業的發展壯大;參照“兩改”推進模式,多渠道吸引資金參與開發建設;充分發揮政府類投資公司的示範帶動作用,吸引國內知名企業參與開發,充分發揮國內外成熟房地產開發企業的項目設計理念、功能定位、宣傳手段、行銷策略等,以項目建設帶動周邊區域發展。組織制定精品工程評選標準,將先行啟動項目作為發展現代服務業重點跟進項目,採取有效措施大力推進。
(九)發揮以房地產為龍頭的大項目的拉動作用,推進綠色生態城(園)區建設
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拆遷、統一儲備、統一開發、統一供應的“五統一”原則,以四方濱海新區、膠州少海新城等環灣啟動項目為試點,制訂我市土地、規劃、城建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建設一批宜居和諧、生態文明的精品示範項目。以全新設計理念設計建設一批大規模(用地在2平方公里以上)、大手筆、大氣魄的高科技、智慧型化的生態精品工程和生態精品園區;四方、李滄等擁灣區域舊城改造和老企業搬遷改造工作也應堅持大規模成片開發原則。
(十)打破“城鄉二元化結構”,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要求,緊緊圍繞構築“一主三輔多組團”的城市框架,套用生態學與系統學規劃建設城市,使城市發展與布局結構合理,形成與區域生態系統相協調的城市發展形態和城鄉一體化的城鎮發展體系,加快沿灣地區城鎮規劃的調整;加強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加快重點鄉鎮建設發展框架;進一步推動沿灣城區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沿海地區鎮級工業園區和沿灣地區村莊建設。
(十一)切實加強房地產項目全過程跟蹤管理,奠定“環灣保護、擁灣發展”項目質量基礎
實施“擁灣項目”重點項目監管與服務網路化管理工作,確保工程建設質量。開通質量監管和服務綠色通道;全面落實環保節能各項技術要求;實施施工現場標準化管理;加強對“擁灣項目”相關區市工程質量的監督指導;實施“精品工程”戰略,鼓勵有條件的工程項目確立國家、省、市級精品工程質量目標,引導各責任主體樹立“精品工程”意識,形成創建“精品工程”的熱情和動力;按照配套齊全、智慧型化服務完善的商務樓宇的標準,推進樓宇品質、配套設施、物業管理服務、智慧型化水平等方面水平較高商務樓開發,促進“樓宇經濟”、“總部經濟”發展。
三、以建設領域節能減排為“制高點”,大力推進城市建設循環經濟戰略
(十二)依據循環經濟理念,制定城市建設節能減排目標體系和未來五年實施意見
貫徹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理念,嚴格控制全市新建民用建築節能標準的執行。在居住建築中實施節能65%設計標準,在公共建築中實施節能50%設計標準。儘快完成我市民用建築節能立法工作,依法促進全市建築節能水平。研究確定建設領域節能減排工作目標,制定未來五年建築用能規劃。組織開展可再生能源建築套用和綠色建築工程示範、既有建築節能改造試點和農村建築節能試點工作,推動建設領域節能減排工作。
(十三)嚴格執行建築節能設計標準,切實降低建築物運行能耗。
通過合理用能評估審查、施工圖審查、施工全過程監督、節能專項驗收、竣工驗收備案等手段確保居住建築執行節能65%設計標準,公共建築執行節能50%設計標準。對既有建築用能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積極引入契約能源管理機制,開展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加大對建設領域節能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體系研究和推廣套用力度,推動建築節能整體水平提高。
(十四)根據膠州灣沿岸地質特徵和區域自然條件,加大可再生能源關鍵技術與產品研究及套用力度
研究制定區域建築用能規劃,充分利用海水、城市污水中的蘊含能量對區域內建築物實現能源供給;在建築工程中積極推廣太陽能與建築一體化、土壤源熱泵技術利用,切實減少建築物運行過程中對常規能源的依賴;積極開展太陽能區域供熱空調技術研、自然能源綜合利用技術與產品開發研究、併網太陽能光伏系統與建築結合技術研究,海洋能、地熱能區域供熱、製冷技術研究,建築生物質能供熱、供電技術與產品開發研究,可再生能源在建築中的綜合利用技術研究等。
(十五)加強對建築材料和建築廢棄物減量化和再生利用等領域的技術研究與成果推廣套用機制
開展固體建築廢棄物減量化和再生利用技術研究、新型高性能材料研究和提高建築物耐久性研究,包括各種工業廢棄物綜合開發利用技術研究、高強鋼筋和高性能混凝土性能與套用技術研究、新型智慧型材料研究及多功能複合材料研究等;在新區建設中啟動地下管網、城市綠色照明、中水回用、雨水利用、濕地保護、建築垃圾與部品的回收利用、低能耗和綠色建築、新型和可再生能源資源套用等試點示範項目,鼓勵開發套用節能、節水、節材的技術和產品。力爭儘快將已取得的科研成果推廣套用到環膠州灣區域開發建設中去。
四、以創建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立足點”,最佳化膠州灣海岸線生態環境,打造特色鮮明的生態花園城市
(十六)以“環灣保護”為契機,制定創辦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實施辦法和相關政策
按照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制定我市創辦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實施意見,編制青島市生態園林體系發展規劃,完善修訂《青島市沿海濕地保護和恢復規劃》、《青島市膠州灣濕地保護規劃(2005-2020年)》。以創辦中國(青島)世界園林花卉博覽會為契機,大力發展我市會展經濟和園藝花卉產業,努力把我市建設成為中國北方“綠色花港”和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十七)強化對生態環境保護,最佳化濱海風貌景觀規劃建設
堅持生態優先、協調發展、合理布局的原則,形成良好的市域生態環境和完整的城市綠地系統。有效保護自然地貌、植被、水系、濕地等生態敏感區域;做好新建城區綠地系統規劃,嚴格按照生態園林城市的標準做好高新區綠地系統規劃;開展環灣區域水系統循環模式與評價指標體系研究、水環境修復對策研究。依託我市“山、海、城、島”四位一體的城市特色,做好濱海風貌景觀的規劃建設。吸引社會各界和普通市民夠積極參與涉及公共利益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實施。
(十八)加強濕地保護和老企業生態化改造與大項目建設,構建環膠州灣休閒觀光旅遊新格局
協調有關部門對濕地進行明確定界保護,儘快將城市濕地依法劃定綠線,納入法制管理範疇。積極推進國家濕地保護工程項目,加快建設國家級濕地公園。充分利用濕地資源優勢,整合小港灣、四方濱海新區、紅島、高新區等旅遊資源,以滄口火車站改造和四方濱海新區為基點,引入旅遊大項目,發展第三產業,配套建設高端旅遊接待設施;結合老企業搬遷改造,打造博物館、創意園等文化旅遊產品,發展海上旅遊和生態旅遊產業,突出海濱觀光休閒度假、水上運動等旅遊產品,打造環膠州灣旅遊岸線和膠州灣旅遊新景區。
(十九)切實做好城市人文生態環境保護
以保護城市歷史文脈為前提,在實施擁灣發展戰略中切實保護城市歷史遺蹟、傳統工業和人文民俗等文化遺產。通過改造區片內老企業搬遷改造工程,對部分具有重要文物價值和代表性的傳統企業進行生態性改造,打造博物館、創意園、主題公園等新型產業。同時建設美術館、展覽館、劇院等文化設施,形成新的文化產業鏈,豐富臨海區域文化內涵,提升居民生活質量,推動新型文化城區的發展。
(二十)進一步完善城市管理體制機制,實現人與自然、生態與城市的和諧統一
從維護民眾利益出發,把公眾參與作為搞好城市管理的有效手段,建立市民、企業、社會團體廣泛參與城市管理的渠道,真正形成城市管理互動式公眾參與機制,最大程度地賦予廣大市民參與權,讓民眾成為城市管理的主人,變“被人管”為自我管理、自覺管理,進而提高民眾的文明素質,促進城市文明。按照“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路”的結構框架,進一步最佳化整合城市管理資源,強化屬地化管理職能,理順行業管理與行政執法的關係,建立協調順暢、溝通密切、管理嚴謹的運作機制,堅持依法行政,加強行業管理的統籌性和計畫性,充分發揮行業管理的專業優勢,完善“條塊結合、以塊為主、責權統一”的工作格局。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