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製造業信息化工程實施指導意見

2003年9月26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以魯政辦發〔2003〕85號印發《山東省製造業信息化工程實施指導意見》。該《意見》分實施製造業信息化工程是建設製造業強省的迫切需要、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4部分。

重點任務是:突出重點,分層次推進信息化建設,創建一批示範企業群,培育優勢產業製造基地;為膠東半島製造業基地建設信息技術支撐平台;作好重大關鍵共性技術和產品的研究開發及產業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省製造業信息化工程實施指導意見
  • 印發機關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文號:魯政辦發〔2003〕85號
  • 印發時間:2003年9月26日
通知,意見,

通知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山東省製造業信息化工程實施指導意見的通知
魯政辦發〔2003〕85號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省科技廳《山東省製造業信息化工程實施指導意見》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望認真貫徹執行。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三年九月二十六日

意見

山東省製造業信息化工程實施指導意見
省科技廳
(二○○三年九月二十五日)
推進製造業信息化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實施山東省製造業信息化工程旨在通過加快製造業信息化進程,全面提高製造業的管理、研發和技術裝備水平,提高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由製造業大省向製造業強省的轉變。根據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建設膠東半島製造業基地的部署,結合國家有關發展規劃,制定本意見。
一、實施製造業信息化工程是建設製造業強省的迫切需要
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其核心內涵之一就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當前,我省還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實現工業化還要經過一個相當長的發展階段,只有正確把握新技術革命的發展趨勢,以信息技術為先導,運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才能進一步加快工業化進程。製造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是一個國家與地區經濟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我省是製造業大省,2002年全省1346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製造業占了12554家,製造業增加值占我省國內生產總值的26%,機械、建材、化工、輕工、紡織、造紙、家電等行業的產值規模、經濟效益均名列全國前列。但與先進省市相比,我省製造業在裝備和產品檔次、創新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十五”後3年是我省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面對入世以及世界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移所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大力實施製造業信息化工程,運用信息技術提升我省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是我省製造業保持快速健康發展的關鍵,是建設製造業強省的迫切需要。
二、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戰略方針,與膠東半島製造業基地和山東半島高新技術產業化帶的建設緊密結合,集成資源,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強化產學研結合,以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套用開發為基礎,以培育示範企業和製造業基地為重點,以構造專業化的技術平台與服務體系為支撐,提高傳統製造業的設計、生產、管理與裝備水平,推進我省由製造業大省向製造業強省跨越。
(二)工作目標。到2005年,力爭實現以下目標:一是在全省培育500家製造業信息化示範企業,力爭60%示範企業實施企業資源計畫(ERP),產品開發周期和產品生產周期平均縮短30%。機械製造行業三維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套用率達到70%,產品數據管理(PDM)套用率達到40%;流程工業中的示範企業初步實現管控一體化,生產過程主要環節採用集散控制系統(DCS)控制。二是圍繞膠東半島製造業基地的建設,培育5個優勢製造業產業基地。以建設網路化技術支撐平台、套用異地設計製造技術、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和建立動態技術聯盟為重點,提高膠東半島汽車及交通運輸裝備、電子信息及家電、紡織輕工、化學工業等優勢產業規模、技術水平和市場占有率。三是整體提高我省先進制造技術領域的研發和套用水平,開發30項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輔助製造(CAM)/輔助工藝控制(CAPP)/輔助工程分析(CAE)、產品數據管理(PDM)、企業資源計畫(ERP)、製造執行系統(MES)、集散控制系統(DCS)等套用軟體系統產品,培育10家年銷售額超過2000萬元的套用軟體開發和系統集成的專業軟體開發公司,“十五”末製造業信息化相關的軟體、服務產業年銷售額超過40億元。四是重點培育10家從事製造業信息化技術推廣、諮詢、培訓、監理、服務的骨幹機構,初步建立起覆蓋全省的製造業信息化技術中介服務網路。
三、重點任務
(一)突出重點,分層次推進信息化建設,創建一批示範企業群,培育優勢產業製造基地。在示範市、示範縣(區)、示範行業、示範企業4個層面上開展三維計算機輔助設計(CAD)、產品數據管理(PDM)、企業資源計畫(ERP)、集散控制系統(DCS)、物流及電子商務等重大共性技術的推廣套用和示範。濟南、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濟寧等國家和省級示範市突出抓重點示範縣(區)、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以產業鏈、增值鏈為紐帶,創建優勢產業製造基地。其他市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把培育製造業信息化示範企業作為工作重點。
以機械裝備、造紙輕工、醫藥化工、紡織化纖、建材、家電等支柱行業為重點,選擇龍頭企業,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有重點地推進信息技術集成,提高企業現代化管理、研究開發和生產裝備的總體水平。支持離散行業推廣套用大批量定製的管理技術和開發工具,支持流程工業推廣現場實時控制、綜合自動化最佳化控制平台的推廣套用,實現高質、低耗、綠色、高效生產。在信息化基礎較好的企業中開展並行工程、虛擬製造、敏捷製造等技術的套用示範,逐步建立起敏捷供應鏈、協同產品開發、客戶關係相結合的網路化製造系統,為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和企業集團奠定基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和民營科技企業推廣套用三維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工藝控制(CAPP)、產品數據管理(PDM)等成熟單元技術,實現企業產品設計數位化和產品數據管理數位化。有針對性地對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加強指導,開展大型套用軟體的租賃服務,提高中小型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注重發揮信息化水平較高的外資企業的示範作用,通過與內資企業的交流、合作,消化吸收先進的管理、生產模式,提高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1.數控關鍵技術與裝備。以濟南第二工具機廠、濟南第一工具機廠等骨幹企業為重點,推廣套用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輔助工程分析(CAE)、產品數據管理(PDM)、企業資源計畫(ERP)、虛擬樣機技術,以中檔精切類數控工具機裝備產業化為目標,提高相關的數控關鍵部件、配套工具等核心技術檔次和水平,研製開發製造行業需要的大型高精尖數控加工裝備,建立機械裝備製造業特色產業園區。
2.汽車及關鍵零部件。以重汽集團、東嶽汽車、山東渤海活塞集團、濰坊柴油機廠、時風集團、天潤曲軸等骨幹企業為重點,全面實施企業資源計畫(ERP)等信息集成技術,提高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輔助工程分析(CAE)/輔助製造(CAM)/輔助工藝控制(CAPP)、產品數據管理(PDM)和面向性能、質量、可製造性、可裝配性、可測試性等因素設計(DFx)等技術的套用水平,採用綠色製造工藝與裝備,顯著提高產品質量和產品的可回收利用率,建立膠東半島汽車及關鍵零部件加工密集區。
3.工程機械。以山東工程機械集團等企業為重點,推廣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輔助工程分析(CAE)/輔助製造(CAM)、產品數據管理(PDM),逐步實施企業資源計畫(ERP)。將機器人技術、感測器技術、計算機控制、故障診斷等自動化技術移植到傳統工程機械中,提升工程機械的技術水平。
4.化工、醫藥行業。以山東海化集團、兗礦魯南化肥廠、山東綠葉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魯抗集團等企業為重點,重點開發生產過程的最佳化控制、生產計畫的最佳化調度與自動排產、生產成本的控制等方面關鍵技術與產品,在關鍵生產工段全面推廣使用集散控制系統,實施企業資源計畫(ERP)、電子商務等信息系統,逐步實現管控一體化。
5.紡織化纖行業。以山東德棉集團、濟南正昊化纖新材料有限公司等為重點,圍繞降低能耗、改善環境、提高生產效率,實施織機改造、關鍵生產工藝的自動化控制、能源管理系統、企業物流等技術,逐步完善企業資源計畫(ERP),通過信息技術的綜合套用,整體提高行業的經濟效益。
6.建材行業。以山水集團、山東寶山生態建材集團、淄博齊銀水泥集團等水泥生產企業為重點,深入開展水泥企業製造執行系統(MES)綜合集成系統模型、企業的工藝模擬與最佳化控制、水泥企業資源計畫(ERP)等控制和管理集成的關鍵技術開發與套用,為實現水泥生產的綜合自動化提供示範。選擇有代表性的新型建材及牆體材料生產企業,開發具有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生產過程控制系統,提高新型建材生產線的自動化控制水平。
7.造紙輕工行業。以日照森博漿紙有限公司、華泰紙業、晨鳴紙業、山東陶瓷集團等企業為重點,開展行業企業資源計畫(ERP)的套用示範,構築電子商務信息平台,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積極推進綠色生產,開發並推廣套用節能降耗技術,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8.家電行業。以海爾、海信、澳柯瑪等家電製造企業和三聯集團等家電零售企業為重點,開發並推廣套用數位化家電三維造型與集成設計系統、電子商務與物流配送系統,研發基於嵌入式系統的信息家電和智慧型化家電產品,提高家電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市場競爭力。
(二)為膠東半島製造業基地建設信息技術支撐平台。發揮膠東半島的產業基礎和優勢,有重點地建設一批製造業特色產業園。通過培育製造業信息化示範企業,提升企業的信息化、現代化管理和技術裝備水平,形成一批研發能力強、裝備水平高、產品具有競爭力、在國內外有影響的製造業產業群。以產業專業化分工協作為基礎,以資源共享和信息集成為主要手段,利用信息網路基礎設施,建設網路化技術支撐平台和信息技術服務平台。鼓勵社會中介服務機構、科研院所、企業以市場運作方式,組建三維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快速成型技術等數位化設計、製造中心,為廣大中小型製造企業提供專業服務。圍繞產業鏈、增值鏈的建設,以行業骨幹企業為龍頭,針對相關企業生產組織、物流交易,推廣套用異地設計製造、電子商務與物流、動態聯盟等技術,建立企業動態聯盟,發揮製造業產業群的整體優勢,實現資源共享和最佳化配置,提高優勢製造業的技術創新能力、產業規模和產品市場占有率,做大做強膠東半島汽車及交通運輸裝備、電子信息及家電、紡織服裝、化學工業等優勢產業群。
(三)作好重大關鍵共性技術和產品的研究開發及產業化。堅持集成開放的原則,整合與製造業信息化密切相關的科技資源,促進產學研緊密結合,鼓勵支持高校、科研單位和企業開展各種形式的國內外科技合作,緊緊圍繞我省製造業信息化工程實施過程中的重大技術問題,在制約企業發展的產品全生命周期設計、製造、管理和集成等方面開展聯合攻關,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現代集成製造系統軟體、平台及工具集。支持在虛擬樣機、虛擬製造技術、網路協同設計製造技術、製造執行系統、產品全生命周期製造、商業智慧型套用、電子商務與物流等方面的研究開發。加強我省製造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與國內外製造業軟體企業的合作,組織製造業信息化軟體開發、套用聯盟。每年安排一批重點攻關課題,開發、推廣一批具有自主著作權的製造業信息化軟體產品,增強我省製造業信息化支撐技術的自主開發能力。加強與國家863計畫的銜接,積極爭取國家相關計畫的支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建成科學、高效的製造業信息化管理體系。
省科技廳與計委、經貿委、信息產業廳等相關部門要加強銜接,共同做好全省製造業信息化工程實施的組織、協調工作。調整充實省製造業信息化工程專家組,國家和省級示範市要成立相應的專家組或諮詢顧問組。各市及有關行業管理部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組織專題調研,探索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有效途徑,總結推廣製造業信息化工程實施的成功模式,圍繞製造業信息化重大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究開發、推廣套用和中介服務體系建設、人才培訓等方面的工作,加強制造業信息化戰略研究,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加強巨觀指導。充分發揮專家組的作用,建立重點示範企業聯繫制度,充分利用網路等信息手段及時與示範企業溝通信息,提高管理服務效率。逐步建立完善科技行政部門、專家組和中介服務機構緊密結合的新型管理體系。
(二)加強引導,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投資體系。省科技廳從科技三項經費中每年安排不低於1000萬元資金,專項用於製造業信息化工程的實施。省信息技術推廣套用貼息貸款、軟體發展基金等其他信息化工程的專項資金向製造業信息化工程傾斜。各示範市每年要安排一定的專項經費,配套支持製造業信息化工程軟體開發企業和示範企業。對列入國家863計畫和省科技計畫重點支持的項目和企業,各市、縣(市、區)要安排配套資金。企業是實施製造業信息化工程投資的主體,高新技術企業和製造業信息化示範企業的研究開發投入要分別占企業銷售收入的5%和3%,重點用於企業信息化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套用。
(三)加強市場化運作,建立完善技術、中介服務體系。鼓勵、引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生產力促進中心等各類技術開發和中介服務機構按照市場化運作方式,與省內外優秀的軟體供應商聯合,圍繞優秀軟體產品、系統的推介、諮詢、培訓、二次開發、集成、監理等各環節,為製造業信息化示範企業提供配套服務,逐步形成專業化、網路化、市場化的新型製造業信息化服務網路體系,最大程度地降低企業實施信息化的風險,促進以套用和服務為重點的製造業信息化產業的發展。省科技廳要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和評審標準,擇優選擇服務機構給予重點支持。
(四)加強國際科技合作。隨著新一輪國際產業結構調整,一些已開發國家的產品製造業正在向我省轉移,我們要抓住機遇,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積極承接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家與地區的產業轉移,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重點支持先進國家與地區的加工業與我省企業聯合創建產品研發中心或加工基地。要加強與印度、愛爾蘭等國家軟體開發機構或企業的科技合作,引進先進技術和高層次人才,提高我省製造業信息化專業軟體開發平台的技術檔次和水平。
(五)加強智慧財產權、技術標準、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圍繞製造業信息化工程的研究開發、推廣套用、示範等各個環節,貫徹智慧財產權、技術標準、人才培養三大戰略。把能否掌握自主智慧財產權和核心技術作為計畫立項的重要依據,把推廣套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套用軟體作為企業示範的重要內容。在製造業信息化工程的實施過程中強化軟體企業的軟體企業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的實施與認證和示範企業的ISO系列標準認證,在技術產品標準等方面與國際接軌。以人為本,將培訓工作貫穿於製造業信息化工程的全過程。“十五”期間,省科技廳設立獎學金,與山東大學聯合開設2期面向製造業信息化工程的碩士班,培養高層次的專業人才。在全省建立2-3家製造業信息化培訓基地。各市和有關行業要加強制造業信息化知識培訓,每年舉辦不同類型、不同專業、不同形式的培訓班,培訓各類專業人才。實施課題負責人制度,重大項目實行首席專家制,通過製造業信息化工程的實施聚集高層次人才,培養一支研發、管理、套用、服務相配套的專業人才梯隊。
(六)加強落實,建立科學嚴謹的考核與評估體系。建立製造業信息化工程年度採樣調查制度,統計評定各地的製造業信息化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以此作為評價製造業信息化工程實施的重要依據。在全省形成工作部署與檢查落實、績效掛鈎的工作監督激勵機制,制定製造業信息化工作量化考核標準和辦法,定期對實施製造業信息化工程的先進單位與個人進行表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