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鎮(山東楊安鎮)

楊安鎮

山東楊安鎮一般指本詞條

楊安鎮,隸屬於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地處樂陵市南部,東與寨頭堡鄉接壤,東南與花園鎮為鄰,南連鄭店鎮,西鄰孔鎮,北接市中街道,行政區域面積89.9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楊安鎮戶籍人口為48834人。

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十七年(1928年),劃歸寶善區和延年區;1985年,鎮人民政府由楊安鎮西街遷移小半屯;1988年12月,樂陵撤縣設市,改為樂陵市楊安鎮;1993年,撤銷王寨子鄉,併入楊安鎮。截至2020年6月,楊安鎮轄8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趙明月村。

2019年,楊安鎮有工業企業180個,其中規模以上1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0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安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
  • 地理位置樂陵市南部
  • 面積:89.96 km
  • 下轄地區:83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趙明月村
  • 電話區號:0534
  • 郵政編碼:253614
  • 車牌代碼:魯N
  • 人口:48834人(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
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土地資源,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商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交通,歷史文化,風景名勝,榮譽稱號,

建置沿革

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十七年(1928年),劃歸寶善區和延年區。
民國十八年(1929年)至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歸四區(寨頭堡)和五區(王集)。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至1956年,又劃歸六區和五區(先王寨子區後為楊安鎮區)。
1958年9月,成立楊安鎮公社;同年12月,商樂並縣,改為楊安鎮公社。
1961年,商樂分縣後,又恢復為樂陵縣楊安鎮公社。
1985年,鎮人民政府由楊安鎮西街遷移小半屯。
1988年12月,樂陵撤縣設市,改為樂陵市楊安鎮。
1993年,撤銷王寨子鄉,併入楊安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楊安鎮轄30個社區、10個行政村:王新宋社區、韓李社區、王方闞社區、趙北社區、王雙社區、楊家社區、黃劉社區、閆李社區、王於社區、半屯社區、楊安鎮社區、苗家社區、崔劉社區、周家社區、商郝社區、四寨社區、龐郝社區、董家社區、鹼高社區、陳唐社區、孫路社區、任楊社區、夏家社區、三石社區、孫李社區、沈劉社區、孫欒社區、劉楊社區、封家社區、王寨子社區、劉家、大王、安子李、蘇家、剪毛王、關廟李、左集、馮辛莊、許家、堤北董。
截至2020年6月,楊安鎮轄8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趙明月村。
楊安鎮區劃詳情
吳北斗村
大王村
西街村
後董村
孫玉劉村
趙明月村
安子李村
苗家村
前董村
東沈村
王大腿村
蘇家村
安子路村
高文曲村
西沈村
雙廟白村
堤北董村
小崔村
鹼崔村
劉琅玉村
前楊村
關廟李村
大崔村
窪唐村
孫欒村
後楊村
剪毛王村
小劉村
窪陳村
候家村
小黃村
左集村
大劉村
窪路村
劉雙槐村
鹼劉村
許家村
周家村
窪孫村
小楊村
王洪路村
馮辛莊村
史家村
任家村
東封村
小李村
辛家村
郝家村
站馬楊村
西封村
小閆村
宋家村
商家村
大夏村
趙家村
小王村
王陌阡村
解家村
小夏村
王寨子村
小於村
李士村
前寨村
小封村
小路村
小半屯村
韓小吾村
東寨村
前石村
東劉村
大半屯村
王屯村
西寨村
後石村
西劉村
南街村
方家村
鄭家村
石寺村
/
北街村
闞家村
龐家村
槓子李村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楊安鎮地處樂陵市南部,東與寨頭堡鄉接壤,東南與花園鎮為鄰,南連鄭店鎮,西鄰孔鎮,北接市中街道,行政區域面積89.96平方千米。
楊安鎮

土地資源

2011年,楊安鎮有耕地面積7.6萬畝。

人口

2011年末,楊安鎮總人口4581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萬人,城鎮化率78%。另有流動人口10364人。總人口中,男性22910人,占50%;女性22907人,占50%。總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2.4‰,人口死亡率4.82‰,人口自然增長率7.5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85.7人。
2017年末,楊安鎮常住人口為48561人。
截至2019年末,楊安鎮戶籍人口為48834人。

經濟

綜述

2019年,楊安鎮有工業企業180個,其中規模以上1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0個。

農業

2011年,楊安鎮實現農業總產值達5億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12%。
楊安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3萬噸,人均750千克,其中小麥1.2萬噸,玉米1.8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和小棗。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1.2萬畝,主要品種有白菜、韭菜、大蔥、西紅柿、茴香等;產量3萬噸,其中白菜1萬噸,韭菜0.8萬噸,大蔥0.6萬噸。鮮棗產量102.48萬斤。
楊安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0.8萬頭,年末存欄0.5萬頭;羊飼養量0.6萬隻,年末存欄0.3萬隻;家禽飼養量2萬羽。

工業

2011年,楊安鎮有工業企業42家,職工5000人,工業生產總產值達30億元,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16%。實現工業增加值5億元,比上年增長12%。

商業

2011年末,楊安鎮有調味品經營門店400多家,年交易額20億元,從業人員650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5億元,比上年增長6.8%。集貿市場7個,年成交額18000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楊安鎮有幼稚園12所,在園幼兒860人,專任教師24人;國小6所,在校生1520人,專任教師48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99%;國中1所,在校生1280人,專任教師60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楊安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5個;各類文化專業戶150戶;各類圖書室4個,藏書7餘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2000人。2011年末,廣播電視站1個,有線電視用戶4.6萬戶,入戶率達9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楊安鎮有鎮級醫療衛生機構1個,門診部15(所)個;病床29張。專業衛生人員15名,其中執業醫師8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楊安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00戶,人數898人,月人均50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33人。敬老院床位38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38人。慈善分會1個。2011年,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8萬人,參保率達98%。

交通

楊安鎮境內有248省道經過。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據說北宋楊家將曾在此安營布陣,故得名。

風景名勝

  • 碧霞湖
碧霞湖原名楊安鎮水庫,2009年10月,碧霞湖榮獲“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稱號;2010年,碧霞湖被評為山東省第七屆水利風景區。
楊安鎮(山東楊安鎮)
碧霞湖
  • 漢白玉五龍柱
漢白玉五龍柱高25米,基座三面浮雕,老子講學、李冰父子修都江堰、大禹治九河,背面是“碧霞湖建設紀略”。
楊安鎮(山東楊安鎮)
漢白玉五龍柱

榮譽稱號

2020年11月,楊安鎮入選2020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名單。
2021年11月10日,被農業農村部推介為2021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
2022年5月,入選山東省第三批鄉村振興“十百千”示範創建工程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