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棗梆

山東棗梆

棗梆是一種山東省的傳統戲曲劇種。棗梆原是山西上黨梆子傳入山東後,受到當地語言的影響,發生變化而產生,學唱者又多為本地人,所以傳出了這個名稱,意即“本地的山西梆子”,簡稱“早梆”。這個名稱沿用甚久,帶有歧視山西人的意味。1960年,諧“早梆”原音,並因其以棗木梆子擊節,定名為“棗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棗梆
  • 是指:一種山東省的傳統戲曲劇種
  • 意即:“本地的山西梆子”
  • 1960年:定名為“棗梆”
朔源,聲腔,劇目,流行地區,特色,

朔源

山西人到山東經商,由來已久。據菏澤縣山西會館的碑碣記載,早在清代乾隆年間以前,就有山西商人在這一帶經營典當、鹽、煙、染坊等行業,掌握了一部分經濟實力。他們將家鄉流行的戲曲,帶到了魯西南。起初,只有清唱,沒有化裝演出。到了光緒初年(1875年左右),山西連年遇災,戲曲職業班社外出流動,有個“十萬班”,曾在魯西南巡迴演出達一年之久。接著,山西藝人潘朝緒來到鄆城、梁山一代,收徒收藝,組成了第一個職業班社—義盛班。他所傳授的這種梆子聲腔,便是出於山西上黨梆子,或稱“上黨宮調”及“澤州調”等名稱。1963年,山東縣荷澤地區棗梆劇團曾去山西省上黨地區巡迴演出,與上黨梆子劇團的演員們,互敘根由來歷,彼此觀摩演出,交流經驗。

聲腔

棗梆表演上粗獷豪邁。如徐龍鍘子前的甩袖、抖髯、搓手、頓足,和人物當時錯綜複雜的思路感情,結合得非常緊密。《打子》、《殺路》等劇中的跌坐、甩髮,頗有特色;《桃山洞》等劇中的亮相,架式美觀,舞台調度相當別致。
棗梆的唱腔,既能表現激昂雄壯,又能表現活潑歡快的情感。旦角花腔,細膩纏綿,委婉動聽,別具一格。
常用的梆子板有:[大花腔]、[二板大花腔]、[慢板]、[落二板]、[二八銅]、[流水板]、[垛板]、[栽板]、[二犯]、[倒反撥]、[緊反撥]、[一串鈴]、[靠山吼]、[三步歌]、[娃娃調]、[尖板]等。
各個行當的演員,演唱時都用大本腔(本嗓)與二本腔(假聲)相結合的唱法。紅臉、黑臉的唱腔尾音,用假聲“立嗓”,翻高八度,發“謳”或“啊”音;小生、小旦的立嗓尾音,發“咦啊”聲,聽來頗有物色。
棗梆最初用的絲弦樂器為:頭把、二把、三把。頭把又名“鋸琴”,桿似板胡而稍短,椿木製筒,前後粗細不同,用梧桐板覆蒙,羊腸 制弦,發音高亢尖亮,與山東梆子的“二弦”、萊蕪梆子的“提琴”、章丘梆子的“胡琴相似。二把的式樣與頭把基本相同,但筒子前後一般粗細。陸續增添了板胡、二胡、三弦、琵琶、低胡、笛、笙等伴奏樂器。打擊樂器與山東流行的其他梆子大致相同,只是“鑼經”中的[小鑼浪頭](出場時用的),略有差異。絲弦樂器演奏時,有時配加霸王鞭伴奏,在其他劇種中較為罕見。

劇目

棗梆繼承了上黨宮調的傳統,除去演唱梆子劇目外,過去還演出崑腔的《賜福長春》,羅羅的《時遷打鐵》,皮黃的《桑園會》、《擊鼓罵曹》、《黑風帕》等戲,但這一部分昆、羅、黃劇目,久已不唱,現已失傳了。
棗梆在表現代題材方面,曾經進行過長期的探索實驗,先後上演過《小二黑結婚》、《白毛女》、黨的女兒》、《柯山紅日》、《金沙江畔》、《紅岩》、《萬紫千紅》、《於無聲處》等劇目,取得不少經驗。

流行地區

棗梆主要流行在菏澤、鄆城、梁山、巨野、鄄城、定陶、東明等縣。東到嘉祥、濟寧,南到成武、曹縣,以及隴海路以北的吳屯等地,西到河南省的長垣、蘭考、內黃,北到黃河以北的觀城、朝城、范縣,以及濮陽、彰德、大名、成安一帶也較為流行。

特色

由於棗梆脫胎於上黨梆子,劇詞的韻腳,仍舊保持著濃厚的山西方言特色。在一段唱詞中,“天仙”與“蒼桑》轍可以混用,例如《狄青借衣》中狄姐所唱:“門前車馬鬧嚷嚷,眾鄉親來慶賀我的才郎。頭上青絲綰水纂,鬢邊斜插白玉簪。南京官粉淨了面,蘇州胭脂點辱尖。……邁步且把二堂上,八幅羅裙響叮噹。”按照山東地方戲曲的一般規律,韻腳中的“嚷”、“郎”、“當”屬“蒼桑”,轍“簪”、“尖”屬“天仙轍”,混用則稱“蹺轍”,唱不順口,聽來彆扭,但是棗梆演員習慣了,唱來十分自然。
棗梆表演上粗獷豪邁。如徐龍鍘子前的甩袖、抖髯、搓手、頓足,和人物當時錯綜複雜的思路感情,結合得非常緊密。《打子》、《殺路》等劇中的跌坐、甩髮,頗有特色;《桃山洞》等劇中的亮相,架式美觀,舞台調度相當別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