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左大社

山左大社

崇禎二年(1629)張溥張采在江蘇成立著名文社---復社。復社的北方的分社有山左大社、萊陽邑社等。崑山、太倉一帶,文士張溥、張采二人為研究學問、議論政治倡導成立了復社,復社網羅的人才之多,社會影響之大,歷史罕見,對當時的文壇和政壇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受其影響,全國各地紛紛成立文社。宋氏家族的宋繼澄(1594~1676),以久負聞名而享譽山左,他與其子宋璉同時加入了復社,並以萊陽為中心組織了海濱復社。掖縣名士趙士哲對海濱復社的發展給予了指導和支持,後來海濱復社發展的成員遍及山東,總數達91人(其中61人為萊陽人),皆山東的英傑之士,海濱復社遂改稱山左大社,成為復社在北方的最大分社。

復社春秋集會時,衣冠盈路,一城出觀,社會影響極大。其成員多是青年士子,先後總計2000多人,聲勢遍及海內。他們大都懷著飽滿的政治熱情,以宗經復古,切實尚用相號召,切磋學問,砥礪品行,反對空談,密切關注社會人生,並實際地參加政治鬥爭。他們的作品,注重反映社會現實,揭露權奸宦官,同情民生疾苦,謳歌抗清偉業,抒發報國豪情,富有感染力量。
有統計表明,萊陽在明清兩代考取的進士數量為122名,位居全省第三。民國年間《萊陽世家科名錄》將萊西、萊陽的科舉名錄合併統計,這一時期萊陽共出進士178名,在全省首屈一指。到清朝中期,萊陽城裡的大小牌坊有七十二座之多,遍布大街小巷,這在整個北方都極為耀眼。
史載,當時的萊陽文化圈中,出現了像左懋第、姜埰、宋應亨這樣的忠節之士和宋琬、宋玫這樣的文學大家。宋琬是“一代詩宗”,雖然沒有唐宋詩詞大家的名氣,但當時卻與安徽詩人施潤章同被譽為詩壇“南施北宋”。萊陽文化也因此獲得了“山東之冠”和“剖斗析衡為文章,天下婁東與萊陽”的美譽。宣城施閏章與 萊陽 宋琬 ,並有詩名,故稱。《清史稿·文苑傳一·宋琬》:“始 琬 官京師,與 嚴沆 、 施閏章 、 丁澎 輩酬倡,有‘ 燕台 七子’之目。其詩格合聲諧,明靚溫潤。既構難,時作淒清激宕之調,而亦不戾於和。 王士禎 點定其集為三十卷。嘗舉 閏章 相況,目為‘南施北宋’。”
清初明遺民詩群是以群體網路的形式出現的。網路的分割,主要以地域為界;而網路的聯繫,也以不同地域遺民的互動為紐帶。當時,北方遺民詩人主要分布為山左、山右、徽輔、一關中等幾個大的群落;在這些詩人群落中,作者陣容最為龐大、群體特徵也最明顯者當屬山左。明清之際頻繁的詩文社事以及濃厚的詩文化氛圍,對於這個群體的詩歌創作曾起過不可低估的影響;而清代初年的政治和軍事局勢,對於這個群體成員處世心態的選擇與人格類型的形成也起了不小的作用。清代初年,是山左地方文學創作的繁盛期,尤以詩歌為最。當然,這種繁盛局面並非驟起於清初,而是淵源亨自。且不論齊魯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蘊,即自明代中晚期以來,李攀龍、謝棒等後七子成員的拓創標舉,趙進美、王象春諸人的承啟與推波助瀾,已將一個鮮活的地域詩群明晰地托獻於詩界。王士禎曾在《古夫於亭雜錄》和《香祖筆記》中多次載述過這種盛況,如《古夫於亭雜錄》即云:
吾鄉風推,明季最盛,如益都王(遵坦)太平、長山劉(孔和)節之,尤非尋常所及。……他如益都王(若之)湘客,諸城丁(耀亢)野鶴、邱(石常)海石,掖縣趙(士喆)伯浚、(士亮)丹澤,萊陽姜(埰)如農、弟(垓)如須、宋(玫)文玉、弟(琬)玉叔、董(樵)樵谷,淄川高(珩)蔥佩,益都孫(廷詮)道相、趙(進美)韞退,章丘張(光啟)元明,新城徐(夜)東痴輩,皆自成家。[1]
從漁洋所列舉的近二十位明清之際山左詩人的龐大陣勢,實不難想見其時山左詩界之盛況。另外,趙執信在《談龍錄》中論及山左詩界時,還提供過一個緊接“新城徐東痴輩”之後的山左詩人名單。秋谷道: 本朝詩人,山左為盛。先清止公與萊陽宋觀察荔裳(琉)同時,繼之者新城王考功西樵(士祿)及其弟司寇,而安丘曹禮部升六(貞吉)、諸城李翰林漁村(澄中)、曲率顏吏部修來(光敏)、德州謝刑部方山(重輝)、田侍郎、馮舍人後先並起。然各有所就,了無扶同依傍,故詩家以為難。[2]
秋谷所列山左詩家,如趙進美、宋碗、王士禎、王士祿、曹貞吉、李澄中、顏光敏、謝重輝、田雯、馮廷格諸人,都是清初詩壇卓有成就者。盧見曾《國朝山左詩鈔》曾備載其名,並大加擴充,其於乾隆二十三年(1758)所作《國朝山左詩鈔序》亦述及清初山左詩界盛況,可與漁洋、秋谷所載互為補充。盧氏於《序》中曾一再讚嘆:“國初詩學之盛莫盛于山左”,“山左之詩,甲於天下,蓋由我朝攀興”!這個陣容龐大、創作實績突出的山左詩人群體中,有不少是遺民詩人,他們同時又隸屬於山左遺民詩群。
至於明清之際山左詩歌創作興盛之原因,除科舉盛隆等多種因素的促發之外,明季以來山左地區濃厚的詩文結社風氣的影響當不容忽視。王士禎在《古夫於亭雜錄》中曾言:“(明)世宗時,林下諸老為海岱詩社,倡和尤盛。說的是青州的情況。《重修新城縣誌·人物誌三》又載新城文人王圖鴻曾“約邑中名士二十餘人為從社”,該書又於(雜識志》中專列“從社姓氏”一條,載錄人社之人,著名遺民詩人徐夜即列名其中。另據張穆《亭林年譜》卷二引姜元衡《南北通逆》狀文云:“山左有丈石詩社,有大社;江南有吟社,有遺清等社,皆系故明廢臣,與招群懷貳之輩,南北通信。”而楊鐘羲《雪橋詩話》卷一亦云:“士品字伯潛,倡山左大社,以應復社。嘗削稿,縱談天下事,思上之朝,見陳啟新用事,恥之,不果。甲申後,避兵登州之積椒山,與弟子董樵藕耕海上。”“丈石詩社”之詳情已不可考,“大社”的組織者萊陽趙士品,也是一位遺民詩人。大社始創於明末,是復社的一個分支。盧見曾《國朝山左詩鈔》卷九在宋璉名下,曾附載過一個山左各州縣參加復社人員的名單,並述及復社活動的情形。他寫道:時雲間有幾社,浙西有聞社,江北有南社,江西有則社、又有歷辛席社,昆陽有雲棒社,而吳中別有羽朋社、匡社,武林有讀書社,中州有海金社,山左有大社,統合於復社,著錄共數千人。三會於吳中之虎丘,兩會於金陵之秦淮。吾鄉之預斯盟者,共九十一人,而萊陽居三分之二,且又過焉。由此可見,當時山左參加復社的人,以萊陽為最多,這對清初萊陽遺民小集團的形成曾起過決定性的作用。顧炎武於順治十四年(1657)初到山東,即至萊陽與趙士完、任唐臣諸遺民定交,這與萊陽士人和復社的密切聯繫大有關係。正是在這種濃厚的人文環境與詩文化氛圍的薰染下,山左遺民詩創作也出現了空前盛況。據不完全統計,山左遺民詩人有詩集存世者近十家;有詩作散見於各詩歌總集與選本者,則超過二十人。其中徐夜、張實居、董樵、張爾岐、李煥章、徐振芳諸人,不僅有詩作存世,而且為創作極具特色者。
萊陽遺民集團的主要支撐者是掖縣大戶趙氏家族中的成員。趙氏為東萊世家大族,據趙琦編《東萊趙氏家乘》可知,明萬曆時,趙煥、趙煌、趙燦即有“三鳳”之稱;至明清之際,趙士品、趙士寬、趙士完、趙士冕、趙士亮等又有“五龍”之譽。其中趙士品、趙士完都是氣骨凜然的遺民志士,趙士品又是明季山左大社的組織者,與復社關係密切。萊陽遺民集團的成員除二趙之外,還有趙士品的弟子董樵、顧炎武在掖縣結交的任唐臣、人稱“萊陽二姜”的姜深和姜墳等。由於受復社氣節的激勵,萊陽一地於鼎革之際志節之士尤多。陳文述《頤道堂文鈔》卷二《書趙北嵐大令萊陽人帖後》曾在列舉萊陽一地於明末殉難諸人之外,又揀出宋繼澄、張允掄、董樵、姜深、姜該等國變後隱居不出者,然後感嘆道:“磋乎!萊陽山左一小邑耳,而桑海之際,孤忠勁節,後先相望,他邑所數百年不一見者。”正是在這些志節之士的律持下,萊陽遺民集團的詩文創作和學術研究與交流才呈現出勃勃生氣。這裡對二趙和任唐臣等人的情況略作介紹,以見萊陽遺民集團活動情況之一斑。
案:部分資料間接或直接引用自山東大學文學院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明清之際山左詩人家族群體研究”(項目編號08BZW040)的階段性成果
部分資料直接或間接引用自山東師範大學 文學院 李江峰 韓品玉 《萊陽宋氏:興於詩書,終於時勢》
部分資料直接或間接引用自 《清初山左遺民詩群的分布態勢與創作特徵》 張兵 《西北師大學報》2001年第38卷第3期
部分資料直接或間接引用自《萊陽縣誌》
名單由膠東書院網友@富山一鳴 整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