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岩黃芪

山岩黃芪

山岩黃芪:

多年生草木,高40—100cm,莖直立,無毛。單數羽狀複葉,小葉9—21枚,托葉膜質,披針形或三角形,褐色,小葉卵狀矩圓形或矩圓形,兩面無毛或近無毛。總狀花序在莖頂部腋生,伸長,具多數花.蝶狀花冠藍紫色,子房無毛。莢果由2—4個莢節組成;莢節近扁平,兩面有網紋(圖50)。細胞染色體2n=4。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山岩黃芪
  • :植物界
  • :豆科Leguminosae
  • :山岩黃芪HedysarumalpinumL.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木,高40—100cm,莖直立,無毛。單數羽狀複葉,小葉9—21枚,托葉膜質,披針形或三角形,褐色,小葉卵狀矩圓形或矩圓形,兩面無毛或近無毛。總狀花序在莖頂部腋生,伸長,具多數花.蝶狀花冠藍紫色,子房無毛。莢果由2—4個莢節組成;莢節近扁平,兩面有網紋(圖50)。細胞染色體2n=4。

生長環境

山岩黃芪在內蒙古於5月上旬返青,6一7月為營養期,7月中旬開花,8月中旬結莢,9月種子成熟。山岩黃芪為草甸寒中生植物,喜生於濕潤肥沃的森林草甸土壤、黑鈣土及暗栗鈣土。耐寒性較強,不耐旱。通常生長在1200—2200m的山地林緣、河谷、林間空地,有時在疏林下、灌木叢中也有生長;為山地雜類草甸、叢生禾草草甸草原中的伴生種或優勢種;有時在林間空地或林緣草甸中能形成大面積群聚。
山岩黃芪—墨線圖山岩黃芪—墨線圖

分布範圍

在我國分布於東北內蒙古和新疆;在國外,蒙古、朝鮮、日本及北美洲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山岩黃芪為良等飼用植物。開花前牛、馬、羊均喜食其莖葉;夏季以後,莖葉變得粗糙、老化,葉片易脫落,適口性下降,羊採食。花前調製乾草,各種家禽均喜食。山岩黃芪葉最大,產量高,營養豐富。據分析,營養期粗蛋白質,粗脂肪及無氮浸出物的含量都較高,開花以後,粗蛋白質有所下降,粗纖維含量略有增加,為良好的放牧,刈草兼用型牧草,並有一的栽培價值。此外也可做綠肥或觀賞植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