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嶺文化品牌

屈家嶺歷史悠長、文化底蘊深厚,自然風景優美,生態植被完好,省委、省政府確定的“中國農谷”戰略全面實施,特別是屈家嶺遺址為中國農耕文化聖地,有打造為國家級文化品牌和湖北旅遊極品景觀的條件。我們要按照省委書記李鴻忠提出的“邊策劃、邊規劃、邊推進”的要求,理清文化脈絡,強化主題策劃,整合相關資源,突出地域特色,把屈家嶺文化打造成“一縣一品”創建中知名品牌,做成湖北文化旅遊的極品景觀,為“中國農谷”建設揚帆助力。

一、整合資源,一線穿珠
談文化品牌的價值與利用必須理清當地的文化脈絡。屈家嶺不是一個孤立的農耕文化遺址,而是一顆遠古農耕文化的珍珠。它所處的大洪山脈是橫臥於中國中部的一座奇山,南北走向,頭枕淮河,腳伸長江,是我國農耕文化的發祥地。這裡文化資源極為豐富,棗陽發現有雕龍碑文化遺址,隨縣有中華民族始祖炎帝故里,曾都有世界第八大奇蹟曾侯乙編鐘曾侯乙編鐘,周邊有太子山、郭店楚簡、普雲禪寺等,可謂“一線穿珠”。同時,屈家嶺周邊文化資源也極為豐富。太子山、普雲禪寺、京山綠林好漢、鐘祥明顯陵和大仙洞,還有“荊襄古道”等等,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散落的珍珠不是項鍊。要充分發揮這些珍貴文化資源的影響力,必須將其有效整合,將它們連線成線,實現珠聯璧合,形成屈家嶺獨有的人文景觀群,打造湖北文化旅遊的極品景觀。
二、穿越時空,體驗文化
屈家嶺文化與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同為長江三大古文化,距今已有5000年歷史。屈家嶺遺址是我國長江中游地區發現最早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大型聚落遺址,是全國100家也是湖北3家國家重點保護的大遺址之一。它的發現,表明這裡是長江中游農耕文明的發祥地,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這裡有中華始祖神農炎帝種稻的傳說,還開始出現男女分工和“父權制”家庭,有了養殖、制陶、彩繪、裝飾、紡織工藝甚至體育項目(陶響球)……這些與現實生活既有關聯性又有差異性的遠古文化遺存,為文化旅遊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題材。如,可在現有規劃“一線六景”(即在農谷大道沿線打造普雲禪寺、梅花鹿產業園、屈家嶺遺址公園、桃花風情園、月湖度假村和彩色植物園)基礎上,以文化尋根為主題,以時空穿越為背景,以文化體驗為內容,建設仿古一條街、農耕文明體驗館、原生態劇目實景演出館、農墾博物館等,讓現代人穿越歷史時空,著先人裝,唱先人歌,學先人勞作和運動,居先人屋,看地方戲等,圍繞主題逐步展開體驗,有開端、有發展、有高潮、有尾聲,讓遊人乘坐“時空太空梭”解密塵封的歷史,叩問“我從何來”,體驗文化苦旅的堅韌與滄桑,從而更好地守護住自己心中的精神家園,達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三、突出特色,文藝彰顯
屈家嶺文化地處江漢平原大農業區的核心地帶,又是中國農耕文化的發源地,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省、市、區文聯等有關部門應按照去年全省“一縣一品”文化品牌創建工作會議精神,圍繞“中國農谷”建設,以文藝活動為載體,以荊門作家群、花鼓戲等當地優勢文藝資源為依託,通過多種文藝形式彰顯屈家嶺文化的特色,如可以建造一座刻有先民農耕圖的大型石雕,編寫一本介紹荊門歷史文化的書籍和一套反映荊門作家群創作成果的叢書,拍攝一部反映農耕文化發展歷程的4D動漫片和展示屈家嶺農耕聖地、農墾明珠、農谷核心發展歷程的專題片,創作一組歌詠新農村、新家園、新生活的歌曲,打造一台具有國家水準、湖北氣派、荊門特色的原生態民俗風情歌舞劇,把繁榮文藝與發展文化旅遊結合起來,喚醒沉睡千年的文化遺產,努力把屈家嶺文化打造成在全國有影響,甚至世界知名的品牌。(劉永澤 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