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葉馬藍

尾葉馬藍

尾葉馬藍,學名:Pteracanthus urophyllus (Nees) Bremek.灌木狀草本,多分枝,幾光滑無毛灌木。葉異型,葉片卵圓形,邊緣有疏離的齒。花序腋生,花序軸上的葉退化而成小葉狀,卵形,近全緣。花單生於小葉腋,苞片卵圓形,具柄,柄長5毫米,近光滑無毛,宿存;花萼5深裂。花冠粉白色;雄蕊4;花柱被硬毛。蒴果卵形,被微毛,基區小。產西藏。生於的常綠闊葉林下。分布於印度卡西山區。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灌木狀草本,多分枝,幾光滑無毛灌木。嫩枝4棱,光滑無毛。葉異型,具長0.8-1.6厘米的柄,葉片卵圓形,頂端尾尖,基部下延至柄,楔形至闊楔形,邊緣有疏離的齒,長8-12厘米,寬3-5厘米,在花枝上退化變小,乾時軟膜質,上面黃綠色,背面色淡,光滑無毛,鐘乳體不明顯,主脈基部寬大,側脈6-9對,脈上疏被微毛。花序腋生,花序軸上的葉退化而成小葉狀,卵形,近全緣,羽脈,近基部的脈附近鐘乳體較明顯,連柄長1.5-4.5厘米。花單生於小葉腋,苞片卵圓形,長5毫米,3脈,具柄,柄長5毫米,近光滑無毛,宿存;花萼5深裂,裂片披針形,頂端長漸尖,被具頭腺毛,鐘乳體縱列於基部,果時增大。花冠粉白色,長不到2厘米,微彎,冠管圓柱形,長約5毫米,擴大成狹鐘形,直徑約6毫米;雄蕊4,2強,內藏;花柱被硬毛。蒴果具2-4(?),種子長6毫米,卵形,被微毛,基區小。

生長環境

生於常綠闊葉林下,海拔1200-2000米。

分布範圍

產西藏(墨脫)。分布於印度卡西山區。模式采自印度卡西山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