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翁協定

尼翁協定(Nyon Agreement),是一部關於保護不屬於西班牙內戰任何一方的商船在地中海不受潛艇襲擊的國際協定。 由英國法國蘇聯保加利亞希臘埃及、羅馬尼亞土耳其南斯拉夫九國於1937年9月14日在瑞士尼翁簽署,當即生效。義大利於同年9月30日加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尼翁協定
  • 外文名:Nyon Agreement
  • 簽署地點:日內瓦
  • 簽署時間:1930年4月22日
  • 主要內容:9條正文、2個附屬檔案和1個補充協定
協定介紹,歷史背景,主要意義,

協定介紹

協定由序言、9條正文、2個附屬檔案和1個補充協定組成。主要內容有:
①參加各國認為,任何潛艇違犯1930年4月22日在倫敦簽訂的《限制和裁減海軍軍備國際條約》第四部分的規定,即構成海盜行為;即使海戰法規受到遵守,也絕不容許西班牙紛爭的任何一方行使交戰權利或干涉商船在公海上的航行。
②參加各國應飭令本國海軍採取行動,保護不屬於西班牙紛爭任何一方的任何商船;對任何攻擊此類商船的潛艇應予反擊,並在可能情況下予以消滅。
③地中海各國在各自的領水內執行任務;公海由英法艦隊分區負責,各國應準許英法艦隊在他們領水內採取行動和使用指定港口。
④為便於執行上述規定,除在指定區域演習和事先通知其他參加國外,任何參加國的潛艇均不得在地中海活動;除緊急避難或預先通知外,各參加國也不準任何外國潛艇出現在各自的領水內。同年9月17日,各簽署國在日內瓦簽訂了補充協定,規定關於反擊潛艇海盜行為的條款也適用於水面艦艇和航空器。

歷史背景

1936年7月,西班牙內戰爆發。9月,歐洲26個國家簽訂《不干涉協定》,禁止向西班牙輸出武器和軍用物資。但德意兩國不僅承認佛朗哥叛軍政權,而且進行包括武器援助在內的武裝干涉,並對他國艦船採取強制性行動。1937年8月底至9月上旬,在地中海連續發生蘇英等國艦船遭到不明國籍潛艇襲擊事件。為制止事態發展,9月9日,英法兩國邀請同地中海有利害關係的各國在尼翁舉行會議,簽訂了《尼翁協定》。協定簽訂後,在地中海對中立國商船的攻擊基本停止。

主要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不論是當時的國際法理論還是習慣國際法規則,通常都將海盜罪的主體限定為出於私人目的而在公海上實施搶掠行為的私人,不包括軍航、政府船舶和航空器。《尼翁協定》首次將潛水艇指揮員和其他官兵聽從上級命令在公海的殘暴行為也視為海盜行為,從而擴大了海盜罪犯罪主體的範圍。
然而,儘管這一規定在當時有其積極意義,而且一些國際法學者也認為這種主體的擴大是“有道理的”,不過《尼翁協定》的這一規定並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後來的有關國際公約也沒有沿用這一主張。
《尼翁協定》是世界上最早的關於海盜犯罪的國際刑事立法。通過這一協定,海盜罪以國際條約的方式被確定為國際罪行的一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