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木齋選集

尺木齋選集

《尺木齋選集》作者運用記事散文、紀實小說、發言講話乃至小品詩歌等形式,講述實在而生動的故事,表達自己對教育的探索與追求。教師應該有怎樣的境界、才識與技巧?教育會有怎樣的道路、法則與規律?教者應該處於何種合適的地位,採取怎樣的策略和技巧,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實效?讀過《尺木齋選集》,對這些問題可能會有一些體悟,或者說“它能發動讀者與作者一道去追求真正的教育,那種價值與日俱增的教育”。《尺木齋選集》旨在給關注或從事基礎教育,尤其是正在為本家子孫的初級教育而操心的讀者一些有益的啟發。

基本介紹

  • 書名:尺木齋選集
  • 出版社: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536頁
  • 開本:16
  • 作者:胡國棟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尺木齋選集》由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胡國棟,男,1941年4月23日生於湖北京山,大學本科學歷。荊門龍泉中學語文特級教師,省中語學會會員,省戲劇家協會會員,原荊門市文聯常委j高中語文教學專著有《高考作文技巧》(湖北教育出版社)、“高中作文創新系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與人合作著作三部。散見於報刊者,除專業論文外,還有散文、小說、詩歌和戲劇。作品總字數約百萬。其中在全國影響較大者為高中作文指導和劇本(電視劇)創作。

圖書目錄


序言
龍泉流韻
幸飲龍泉一捧水
何時再飲龍泉水
春風又蜜龍泉水
話說“洗心”
尺木騰蛟
心中的藍月亮
流清亭閒話
重遊荊園
躍淵閣和詩
登山賦聯
象山望雲
篤道與守望
品泉論亭
窗外的白玉蘭
敬禮,皂角樹
“詩勖”奇文讀過嗎?
“飛天”和“入地”
文以寫真
狀元是碰上的
假如先不“假如”
山水驕子
不愛作文的孩子
元宵路上如夢令
惡搞課本劇
濾不走的記憶
二十年積攢的知心話
——獻給龍泉中學一九八五屆一班同學
故土回望
家無母愛怎為家
腦殼被樹葉砸破了
“三不沾”的變遷
小路逶迤
毛毛“脫毛”
善待懵懂
也算師傅
師恩難報
憶仙姿
冬烘先生
“我沒有武器”
無價之禮
文湖“痴翁”
夢重歸
桃李閒話
孝隱亭軼事
姊妹花
夢之訪
自然之路
逼走南橋
杏壇碎語
教師,一本耐讀的書
——在湖北荊門市實驗高中教師學習會上的發言
漫談班主任的權威效應
——在湖北省荊門市龍泉中學高二年級班主任學習會上的發言
語文教師要敢於張揚個性
舒成龍先生詩歌試評
妙筆生花貽晚晴
——試評歐陽祝老先生詩詞
請重視本土孝文化資源的開發
痴人樂土唱真情
——兼談《斯土斯人》的細節與語言
灌賦澆詩秀五絕
——張元甫先生六十首絕句拜讀雜談
寫氣圖貌氣韻生動
——讀《七十春秋七十聯》有感
鍊字繪“三遠”
從荊藏《中華新字典》說起
我怎樣寫起劇本來
江山點綴
百年校慶獻聯
——2007年10月
雜用對聯
鑒物賞景
龍泉風景
詠物詩詞
杏壇諷詠
調笑令
新詩
人生舞台
小盼盼
呼聲
車禍發生之後
弄潮改變命運(代跋)

後記

弄潮改變命運
盼望胡老師的書出版有好些年了,今天一拿到這本《尺木齋選集》,就埋頭讀起來。其實有些文章我早就讀過,今天重讀,仍覺十分新鮮。
在我的印象里,胡老師業餘創作主要在戲劇方面,如話劇、歌劇、小品和電視劇等,但收在這個集子裡的大都是散文、小說和詩歌,而且幾乎都與教育和龍泉中學有關,這可能是想讓讀者了解他“讀書、教書和寫書”的全貌吧。不選或少選戲劇也好,它們不適合案頭欣賞。小說也有一些沒有選,比如寫中學生臨近高考居然敢去玩耍的《我們去漂流》,去年春節期間約我提意見的、寫中學生性教育的《滯戀》,也許他還想再改改吧。胡老師總是這樣認真,不論做人,還是教書、寫文章。
這種認真,主要表現在他所追求的“真正的教育”上。他曾說:“無論用政治還是用經濟來代替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的,我始終是反對的。不過不是用文章,而是用自己一生的教育實踐。教育與政治和經濟當然應該有這樣或那樣的聯繫,但不能等同於政治和經濟,教育就是教育,應該有自己的道路和規律,這就是我所追求和探索的。”他的探索,用他一生的教育實效做了最好的檢驗,反映這種檢驗的文章,收在這本集子裡,讀者只要認真讀了,我想也會認同他一生所作的探索吧。
然而他沒有將自己的探索理論化,我在這裡也不可能幫他總結出幾條來,因為我是外行,無法以概念的形式將蘊含在文章里的形象抽象出來。只記得胡老師曾對我父親說:“《三字經》的‘教之道,貴以專’太片面了,應該說‘教之道,貴以法’。這‘法’就是‘法律’、‘法則’、‘技法’。而‘技法’又是靈活的,所以還得有‘教之道,貴以活’。”
談到“活”,我可以現身說法。讀高一時我迷上了武打小說,父親將它們封存後,讓我拿起行李住到胡老師家去,和他的兩個兒子結成幫學對手。我很高興,因為我仰慕久負盛名的胡老師,然而我又非常害怕,怕他比父親更嚴厲地管束我。可胡老師對我的管束卻是鬆散而親和的!換句話說,我在他的管束下,享受著自由和幸福!因為他實行的是“人性化管理”,他稱之為“民主管理”。這“民主”就體現了這個“活”字!
那是20世紀80年代末,“知識改變命運”的口號十分響亮,班上一些尖子生總說這句話給了他們力量,而我卻沒有這種感覺,就問胡老師。他說因為我沒有“改變命運”的渴望,再問他我該用什麼口號鼓舞自己,他就說:“弄潮改變命運。”
他解釋說,“弄潮”就是要敢於和善於投入時代的潮流,在潮流中競爭,在競爭時推動潮流前進。比如新中國成立前,同一個班的大學生,有的投入時代潮流,成了革命家;有的不敢甚至反對投入,就落伍或被潮流淹沒了。現在“四化”潮流滾滾向前,“弄潮兒敢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打濕”,普通人成了改革家,平民成了大老闆,自學者成了專門家,後進生成了“狀元”郎……他們共同擁有的核心動力不是“知識”或其他什麼,而是“弄潮”的精神。農村青年想擺脫貧困,有的通過讀書上大學,有的通過打工發家,有的通過經商致富……總之,他們因為敢於弄潮,所以改變了命運。
我進一步問他我該怎么“弄潮”,他就說:“這不是別人指點得了的,要靠你自己去領悟!”“怎么領悟?”“好好讀有字和無字(生活)的書,讀到豁然開朗時,你自然就會了!”“要多長時間呢?”“因人而異。比如我,國中畢業就豁然開朗了,所以經過努力,能從‘放牛娃’到‘孩子王’,再到高中教師。至於你嘛,可能時間要稍長點……”
此後我開始認真讀書了。然而高考時我受挫了。儘管在大學裡我更努力了,但畢業就業仍不理想。苦悶徘徊了幾年之後,我突然想起“弄潮改變命運”這句話,便豁然開朗了,人光有“志”還不行,還得敢於把這“志”投進潮流的漩渦!於是我放棄自己原來的專業,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也是當時急需的專業,重新起步,一步步接近事業的巔峰,其間經歷的艱辛、付出的努力,不說是絕後的,起碼也是空前的!到這時,我才真正領悟了胡老師的教誨對我的人生具有何等重要的意義。
他的教育總是鮮活的!它不拘一格,有時叫你頓悟,一往無前;有時又好像清風吹過,了無痕跡,叫你似乎忘卻。然而它終歸能在你心田裡紮根、發芽、開花、結果,讓你終生受用!這種感覺,我想胡老師的很多弟子都會有,我只不過在這裡代他們說了出來。
胡老師一輩子是以“讀書”、“教書”、“寫書”為己任的。其實我覺得,胡老師本身就是一部書,他以自己的全部人格和所有言行寫成一部書,這部集子正是這部書的代表,猶如一朵浪花,雖然不能和《論語》之類的巨朵相比,但同樣可以匯入教育的洪流,為推動我國的教育事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想這正是胡老師出版此書的深遠意義吧。
胡老師的書房我進出過不知多少次,但對“尺木齋”的含義卻不太明了。我只知學校以前有“尺木樓”,九十周年校慶時拆除了,為此我問胡老師後才知道“尺木”是為蛟龍騰飛墊腳的,於是對胡老師甘為人梯的精神就更加敬佩了。我之所以欣然受命寫跋,也是為了藉機表達我的這種敬仰之情。
胡老師說此書是一塊“乾人糕”,這我贊成,它是靠了各方面的力量才能面世的。胡老師說其中有我的大力,我不敢當。雖然胡老師剛退休時我就建議他出集子,也力所能及地幫了些忙,但這些都是應該的。而許多為此書作過貢獻的人士,倒是應該在這裡代他老人家表示誠懇的感謝。
感謝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范軍社長和編輯們在籌劃與審稿中付出的辛勞;感謝該校王坤慶教授熱情作序。
感謝龍泉中學全體領導始終如一的支持關懷與幫助,感謝馬校長親自作序。
感謝鄧濟舟、郭生傑、劉南陔、楊±靜、劉克雲、何宏斌、劉正東、魯順清、塗德海和胡孝華等先生的熱情幫助。
感謝胡老師的“學生朋友”程寶林、張繼峰、張以斌、張種迪、魏平和寧應霞等的大力支持。
胡老師說,最好的感謝是向幫助過自己的朋友學習。今後不管是否寫書,只要不離開人世,只要還弄文學,就不停止這種學習。
我體會,這正是他的百尺竿頭精神的體現,正是他“三書”精神的體現。我一定好好學習胡老師的這種精神,並貫徹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以此報答胡老師的教誨之恩!
奉上此文,不禁惴惴。
黃雲飛
寫於2013年5月1日

序言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范軍社長囑我為一本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寫的書作序,開始,我不敢應允,原因有三:一是在我心目中,大凡為他人著作作序者,要么是學界名人,要么是政界要員,抑或與作者有故交,而我三者啥都不是,自認為不夠格;二是在我看來,特級教師無論是學識水平還是教師地位,或者是對教育事業的貢獻,都是我所尊敬和羨慕的,我哪敢說三道四;三是對作者胡國棟老師不甚了解,在不了解的情況下寫個說不明白的東西,還要掛個名,豈不有掠人之美的嫌疑?所以婉拒。可范社長誘導有方,說你先看看書稿再說吧。於是答應先讀書稿。周末花了兩天時間拜讀胡國棟老師的書稿,讀著讀著,就開始感動;到後來,就有點激動;讀完,想寫一篇讀後感的衝動也進發出來了。於是,就有了以下的文字。
胡國棟老師在荊門龍泉中學從教幾十年,始終以“讀書、教書、寫書”為業,且取得相當高的成就,儘管現在年逾古稀,依然筆耕不輟,時有新作問世,這種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為學和為人的精神境界,實為我輩衷心景仰。讀完胡老師的大作,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除了他的學識、文采、真情與智慧外,還有就是為師之道和為人之道。
在我看來,胡老師的為師之道最精彩的教育理念就是“發現學生”。書中那篇《“我沒有武器”》的文章,讀後令人深思。當下,不少老師只知道嚴加管教學生,也懂得對學生的關愛,可他們心目中關注的學生只是那些升學有望的學生,或者是有家庭背景的學生,也許還包含有利可圖的學生,可胡老師對學生的關愛超越了世俗,更多地將愛與希望給了具有極大發展潛能的學生。如對L學生的家訪與鼓勵,成就了該生的大學夢,相信在胡老師這樣的教育理念影響下,他的學生成長為棟樑之才的人不是少數。實際上,像胡老師這樣的良師乃至大師級的老師古今中外都有,他們慧眼識英才,成就了一段段伯樂識千里馬的教育佳話。當年,正是康德的舉薦,才使得做家庭教師的費希特走上了哲學之路並成為德國古典哲學的中堅;也正是有了羅素的賞識,維根斯坦才由一個國小教師成為影響20世紀世界哲學的語言哲學家;華羅庚在金壇中學是被數學老師王維克發現的,臧克家是在青島大學被朱自清發現的,陳景潤是在英華中學被沈元發現的……老師,若無愛才、惜才、舉才之心,將是他的學生的不幸。
我所理解的胡老師的為人之道,就是他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即他自己所言作為教師要達到的“自由之境”、“自如之境”和“自樂之境”。所謂“自由之境”就是儘量掙脫名利羈絆,儘量拒絕物慾誘惑,全心全意投入教育教學之中,使自己的“從教之思”達到不受任何“非教之物”干擾而自由投入的地步;所謂“自如之境”就是不斷學習、研究、發明、創造,精熟地掌握教育教學的方針、政策、規律和技巧,不斷出現創造成果與創新局面,使自己的“從教之法”達到遊刃有餘而自如發揮的地步;所謂“自樂之境”就是在“自由投入”與“自如發揮”的基礎之上和過程之中,及時有度地享受教育教學中諸如勞與逸、險與夷、直與曲以及成與敗種種刺激之美,得天獨厚地陶醉於遍地桃李的現實必然演化出俊才輩出之未來的結果之美,使你的心靈永遠沉醉在“自得其樂”的境界之中。我以為,有了這樣的精神追求,我們的教師發展將不僅僅停留在匠師、經師的水準上,更是人師乃至大師。胡老師將為師與做人奏成如此和諧的樂章,實乃教師楷模。
當今講到教師職業的價值,許多人關注的只是教師職業的社會價值,諸如類似“園丁”、“蠟燭”、“靈魂工程師”等隱喻,很少有人關注教師職業的個人價值。實際上,教師職業也蘊含著不可否認的個人價值,許多教師正是在默默無聞的耕耘與奉獻中體現出極為絢麗奪目的個人價值,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不僅教師的學識不斷得到拓展與提升,教師的人格、理想、境界和靈魂也不斷得到錘鍊、洗禮和淨化。而胡老師幾十年的從教生涯,就是這兩種價值交織在一起的完美結合過程。
最後,仿效胡國棟老師喜愛撰寫對聯的寫作風格,收錄宜昌市葛洲壩中學大門的一副對聯,既表達對胡老師的敬意,更為自勉,也與廣大教師朋友共勉:
向上向善向美向和澄性靈化暗是皎
求學求是求真求實啟心智育昧為慧
王坤慶
2013年4月22日於武昌桂子山
(王坤慶教授,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導師,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訪問教授,湖北名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