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寶司丞應天彝先生典

《尚寶司丞應天彝先生典》是明末清初文學家黃宗羲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尚寶司丞應天彝先生典
  • 創作年代:明末清初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黃宗羲
  • 作品出處:《明儒學案》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尚寶司丞應天彝先生典
應典字天彝,號石門,永康人。正德甲戌進士。由職方司主事,仕至尚寶司丞。初謁章懋於蘭江,奮然有擔負斯道之志。後介黃崇明見王守仁於稽山,授以致良知之學。歸而講學五峰書院。典之論學曰:“聖賢之學,在反求諸己,而無自欺。人心本體,至虛至明,纖毫私意容受不得,如鼻之於臭,才觸便覺,才覺便速除去,更無一毫容忍。古之聖賢,當生而死,當富貴而寧貧賤,以至處內外、遠近、常變、得失、毀譽之間,不肯稍有所徇者,以能自見其心之本體,而勿以自欺而已。人心無聲無臭,渾然天理,不能不為物慾所蔽,而本體之明,終不可泯。一念覺,若鬼神之屍其兆,上帝之宰其衷,此即是不可欺之本心,充而達之,即是盡心。孟子曰:‘人能充無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勝用也;人能充無穿窬之心,而義不可勝用也。’充其不欺之心,至於纖悉隱微,無所不盡,事之巨細大小,俱以一心處之,而本然之體,原是不動。此聖賢學問,緊關切要處。學者知此,工夫方有著落。若徒務外,近名竊取,口耳聞見之似,以夸於人,又或知有身心之學,模擬想像,不實踐下手,自欺之罪,終恐不免。”此其論學之大概也。典為人誠愨和粹,孝友兼篤,謹言慎行,廉隅修游。黃崇明稱其“篤實謙虛,刻苦好學,浙中罕儷”雲。

作者簡介

黃宗羲(1610—1695),漢族,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字太沖,一字德冰,號南雷,別號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藍水漁人、魚澄洞主、雙瀑院長、古藏室史臣等,學者稱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東林七君子”黃尊素長子。與顧炎武、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與弟黃宗炎、黃宗會號稱“浙東三黃”;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並稱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之譽。與陝西李顒、直隸容城孫奇逢並稱“海內三大鴻儒”。黃宗羲學問極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一生著述多至50餘種,300多卷,其中最為重要的有《明儒學案》《宋元學案》《明夷待訪錄》《孟子師說》《葬制或問》《破邪論》《思舊錄》《易學象數論》《明文海》《行朝錄》《今水經》《大統歷推法》《四明山志》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