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湫下一角

小龍湫下一角

《小龍湫下一角》是潘天壽於1963年創作的一幅紙本設色畫,現收藏於中國美術館。

《小龍湫下一角》是潘天壽以雁盪山之深谷大壑中亂花、野卉、山石、流水為題材的作品。雁盪山雄偉綺麗,奇異多姿,他不畫巍巍大山,不寫名勝古蹟,而取材于山澗一角、雜花幽草。視之為“吾輩無上粉本”。這是無人描繪的題材,也正是潘天壽繪畫的創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龍湫下一角
  • 作者:潘天壽
  • 創作時間:1963年
  • 規格:縱107.8厘米,橫107.5厘米
  • 現收藏地:中國美術館
  • 材質:紙本
  • 畫作類型:設色畫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選材,主題,構圖,名家點評,重要展覽,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小龍湫下一角小龍湫下一角
該畫作是潘天壽以雁盪山之深谷大壑中亂花、野卉、山石、流水為題材的作品。採用方構圖,把山石、流水、野草、雜卉巧妙地編織在一個畫面里,以山泉溪流的曲線把山石分割成大小、錯落有致的不同整體,再配之以疏疏密密的卉草、苔點。畫面之右上角即泉流發端處的不大一塊空白,畫中無一禽、一蟲、一鳥,是一幽靜之境。泉流的屈曲迂環,水與石的撞擊,泉水流線的起伏勾勒,畫中各種野卉,有機地聯繫、制約著畫之整體。

創作背景

《小龍湫下一角》為潘天壽20世紀50年代後期融花卉于山水畫的藝術實驗中的代表作品。進行這一實驗的目的,潘天壽自言希望“使山水畫之布置,有異於古人舊樣,亦合個人偏好。”

藝術鑑賞

選材

《小龍湫下一角》以雁盪山的小龍湫為題材,選擇了與一般畫家不同的取景角度。一般畫小龍湫多愛畫懸空直下的瀑布,而潘天壽則取小龍湫下的一角,採用“以點帶面”的方法來展示小龍湫的清澈出深的意境,把觀者帶人了“空山無人,花開水流”的境界之中,反而要比直接正面描寫小龍湫的全貌更加引人人勝。以山花野卉為主。配以岩石,水流映帶其中,岩石上點滿菩草,在石隙中生出各色的小野花加以點級,既體現了山花野草的旺盛生命力,又使整幅山水更加嫵媚動人。

主題

《小龍湫下一角》為了使主題更加鮮明突出,此面採用工筆重彩的雙勾填色法,先以重墨線勾勒,少許皴擦。潘天壽作畫一般以水墨為主。設色為輔。這幅畫量以石青,石綠染花葉,硃砂、紅色給野花,但卻設色淡雅、沉著,艷而不俗。此外用墨,色點著。使西面更加豐富厚重起來,更有分量感。潘天壽用線一般以直線為主,弧線很少,轉折處星方形轉角,筆法正中有側,側中有正,往往邊緣不齊,粗細不一,使之富於變化,鏗鏘有力。表現了他提出的“強其骨”的美學精神。在此畫中,此種具有“骨氣”的線條框架尤為突出。

構圖

《小龍湫下一角》在構圖上,潘天壽採用無背景的處理方法,不留天室,給畫面造成了一種險境,然後再在山下引出泉水,並將泉水導出畫外,這樣便緩解了險境,增強了畫面的意境,使人由“畫內景”聯想到“畫外景”,造就了畫內之境與畫外之境相聯繫的寬闊空間。同時,畫面的疏密聚散也處理得極為妥當,畫面四周均是岩石,雜草顯得很密集,卻在西面中央的主體位置上湧出流淌的泉水,盡顯畫面的疏朗。岩石上的苔草也有聚有散,無規則地排列,形成了有節奏,有韻律的變化,使整個面面構成了動與靜,虛與實,粗與細,剛與柔,濃與淡諸要素的對比與統一,給觀者以強烈的視覺效果。

名家點評

中央美術學院講師邵彥:這幅畫在構圖,畫法上還有許多潘天壽的特色。中間一泓奔泉,四周布滿山石花草,是潘氏常用的“虛腹實邊”構圖的變體;濃重的苔點連成四處伸展的曲線,與溪流奔瀉的直線相互唱和,構成曲直剛柔的視覺節奏;花卉以小寫意和雙勾填彩相結合,又多用石青、石綠和鮮明的紅、白色,布於大片濃墨勾線、點苔而成的石塊上,使重色塊中有了許多透氣口,如圍棋布局中做了許多眼,滿盤皆活。

重要展覽

2017年5月2日,“民族翰骨——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小龍湫下一角》在第五個板塊得到展示。

作者簡介

潘天壽(1897年—1971年),現代畫家、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頤, 自署阿壽、雷婆頭峰壽者、壽者。浙江寧海人。擅畫花鳥、山水,兼善指畫,亦能書法、詩詞、篆刻。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受教於經亨頤、李叔同等人。其寫意花鳥初學吳昌碩,後取法石濤、八大,布局奇險,用筆勁挺洗鍊,境界雄奇壯闊。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美術學院院長等職。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文聯委員,1958年被聘為蘇聯藝術科學院名譽院士。著有《中國繪畫史》 《聽天閣畫談隨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