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南村

黃南村距龍泉市區52公里,查供線貫穿全村,柏小線連線慶元縣,是原泗源鄉政府所在地。全村共有212戶733人,耕地面積567畝,森林面積7323畝,其中毛竹林面積3557畝,村莊四周群山環繞,毛竹終年翠綠,享有“竹海”美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黃南村
  • 地理位置:距龍泉市區52公里,查供線貫穿全村
  • 面積:567 畝
  • 人口數量:733人
村情簡介,所獲榮譽,幹部設定,發展項目,

村情簡介

小黃南村位於上垟鎮南部,查供線貫穿全村,柏小線連線慶元縣,距龍泉市區52公里,是原泗源鄉政府所在地,為上垟鎮南部9村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全村共有229戶770人,總面積6.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58.7畝,森林面積7323畝,其中毛竹林面積3557畝。2012年,全村集體收入40.3萬元,村民人均收入10315元,位列上垟鎮各行政村首位。村莊四周群山環繞,終年毛竹翠綠,享有“竹海”之美稱。
小黃南村在村兩委的帶領下,充分發揮中心村的區域優勢,做好“毛竹”文章,通過533畝集體山的有效經營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逐步走出一條依託毛竹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之路。緊緊圍繞“最佳化生態環境,加快經濟成長步伐,實現經濟持續發展”的目標,編制了《龍泉市上垟鎮小黃南村生態村建設規劃》。通過高效筍竹兩用林建設、毛竹低產林改造、高效筍竹兩用林專家示範基地建設、泗源高效毛竹村示範園區建設等工程實施,有效促進農民增收。建成一個面積200餘畝的市級毛竹高效示範園區,建設100噸規模的毛竹噴溉水池,購買7萬斤的毛竹專用肥,促使竹筍經濟收入再上新台階。建設毛竹粗加工基地,加快竹製品加工發展步伐,修建竹林機耕路9000米,開闢出6000多平方米的竹木交易市場,完成配套公共基礎設施,為竹木產業發展創造用地空間,為招商引資築好平台。
小黃南村注重精神文明建設。每兩年舉辦一次“筍竹”文化節,2011年的“筍王”大賽已發展成涵蓋浙閩贛三省邊際縣(市)的比賽,其規模和影響力越來越大。2010年舉辦的上垟鎮首屆農民運動會和慶祝龍泉撤縣設市20周年文藝晚會極大地豐富了農村生活、活躍了社會氣氛,大力推進了精神文明建設。

所獲榮譽

近年來,小黃南村充分發揮優勢,做好“毛竹”文章,通過高效筍竹兩用林的建設,逐步走出一條依託毛竹而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之路。同時,村兩委團結實幹,開拓進取,通過533畝的集體山的有效經營不斷壯大集體經濟。2006年,村集體經濟達12.75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達6670元,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全面小康建設示範村”、被麗水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新農村示範村”、被龍泉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文明村”,同時還獲得“文化示範村”、“衛生村”、“省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村”等榮譽稱號。

幹部設定

小黃南村兩委成員6名,其中黨員6名,平均年齡53歲,為多年來的老幹部,經驗豐富,威信高,能做事,在成績面前,勇於前進。

發展項目

小黃南將通過以下幾點抓“以林富農”,一是通過“做規劃、建基地、抓培訓、搞示範”,建成了市級毛竹高效示範園區1個,面積200餘畝;二是將毛竹產業建設建設重點由技術推廣向“強化基地設施建設提效益”轉移,規劃建毛竹林機耕路建設2公里;三是注重竹製品加工企業的培育,形成了以工促農的良好態勢,有效促進了竹產業的發展,實現農民增收;四是抓培訓,邀請專家給林農上培訓課,提高林農的生產技術,提高畝產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