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矮腥黑穗病菌

小麥矮腥黑穗病菌

小麥矮腥黑穗病菌屬中國一類檢疫性有害生物,主要危害小麥作物,可造成農作物矮化、分蕖增多等病症。目前有40多個國家將此病列為檢疫性病害。它可通過種子土壤空氣等多種途徑傳播,甚至加工成麵粉後仍可檢出該菌的冬孢子。該菌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一旦傳入將難以根除。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麥矮腥黑穗病菌
  • 拉丁學名:Tilletia controversa Kuhn
  • 別稱:dwarf bunt of wheat ;dwarf: rye bunt ;dwarf: wheat bunt
  • :真菌界
  • :擔子菌門
  • :黑粉菌綱
  • :腥黑粉菌目
  • :腥黑粉菌科
  • :腥黑粉菌屬
  • :小麥矮腥黑穗病菌
分布地區,形態特徵,生物學,識別,寄主植物,傳播途徑,危害情況,檢驗方法,症狀檢查,洗滌檢查,螢光鑑定,萌發檢查,防治方法,處理方法,防治措施,

分布地區

日本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土耳其、前蘇聯、丹麥、瑞典、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奧地利、瑞士、比利時、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前南斯拉夫、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希臘、阿爾及時亞、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華盛頓、俄勒岡、蒙大拿、愛達荷、猶他、科羅拉多、懷俄明、加利福尼亞、印第安那、密執安、紐約州)、阿根廷、烏拉圭。

形態特徵

冬孢子堆多生於子房內,形成黑粉狀的孢子團,即黑粉病癭,每個病癭視大小不同可含有冬孢子10萬至100萬個。冬孢球形或近球形,黃褐色至暗棕褐色,其平均直徑及標準差為20.90+/-0.72,大多為19-23um,但偶有17um或30um的(包括膠鞘)。外孢壁的多角形網眼狀飾紋,網眼通常直徑3-5um,偶爾呈腦紋狀或不規則形,肉脊平均高度為1.425+/-0.144um,孢壁外圍有透明膠質鞘包被,不育細胞球形或近球形,無色透明或微綠色,有時有膠鞘,直徑通常小於冬孢子9-16um,偶爾可達22um,表面光滑,孢壁無飾紋。
小麥矮腥黑穗病菌小麥矮腥黑穗病菌

生物學

小麥矮腥黑穗病菌冬孢子萌發,需持續低溫,大體上在3C-8C之間,而以4-6C為最適溫度,最低為0C,最高為10C。當溫度為4-6C時,在光照條件下,冬孢子通常經3-5周后萌發,個別菌株在第16天開始萌發,少數菌株經7-10周后才開始萌發。高於或低於適溫範圍,孢子萌發時期相應延長,在0C左右,孢子經8周后才開始萌發,並生成正常的先菌絲及孢子和次生小孢子。當10C時,孢子在8周后開始萌發,多生成細長、畸形的先菌絲,很少形成小孢子,並常有自溶現象。病原冬孢子有極強的抗逆性,在室溫條件下,其壽命至少為4年,有的長達7年,病癭中的冬孢子,在土壤中的壽命為3-7年,分散的冬孢子則至少一年以上,病菌隨同飼料餵食家畜後,仍有相當的存活力。病原冬孢子耐熱力極強,在乾熱條件下,需經130C半小時才能滅活,而濕熱則需80C、20分鐘可致死。
小麥矮腥黑穗病菌小麥矮腥黑穗病菌

識別

小麥矮腥黑穗病病原黑粉菌(簡稱TCK)刺激麥株產生較多分櫱,比健株多一倍以上,最多至30-40個。有些小麥品種幼苗葉片上出現褪綠斑點或條紋。拔節後,病株莖稈伸長受抑制,明顯矮化,高度僅為健株的l/4—2/3,個別病株高度只有10-25厘米,但一些半矮稈品種病株高度降低較少。病株穗子較長,較寬大,小花增多,達5-7個,有的品種芒短而彎,向外開張,因而病穗外觀比健穗肥大。病穗有魚腥臭味。各小花都成為菌癭。菌癭黑褐色,較網腥的菌癭略小,更接近球形,堅硬、不易壓碎,破碎後呈塊狀,內部充滿黑粉,即病原菌的冬孢子。在小麥生長後期,病粒遇潮、遇水可被脹破,孢子外溢,乾燥後成為不規則的硬塊。小麥矮腥黑穗病的典型症狀與小麥其它腥黑穗病有明顯區別。
小麥矮腥黑穗病菌小麥矮腥黑穗病菌

寄主植物

主要為害小麥屬,而大麥屬中的普通大麥(Hordeum vulgare)及黑麥也受害,迄今已知禾本科有18個屬受害,包括山羊屬(Aegilops spp.)、冰草屬(Agropy-ron spp.)、剪股穎屬(Agrostis spp.)、看麥娘屬(Alopecurus spp.)、燕麥草屬(Arrhenatherum spp.)、草屬(Beckmannia spp.)、雀麥屬(Bromus spp.)、鴨茅屬(Dactylis spp.)、野麥草屬(Elymus spp.)、羊茅屬(Festuca spp.)、絨毛草屬(Holcus spp.)、大麥屬(Hordeum spp.)、草屬(Koeleria Spp.)、黑麥草屬(Lolium spp.)、早熟禾屬(Poa spp.)、黑麥屬(Secale spp. )、小麥屬(Triticum Spp.)、三毛草屬(Trisetum spp.)等,禾草屬中以冰草屬為天然發病的主要寄主。

傳播途徑

小麥矮腥黑穗病菌主要為土傳病害,但混雜於小麥籽粒間的黑粉菌粒及其碎塊及種子上的冬孢子是病菌遠距離傳播的重要途徑。伴隨小麥傳播的病原冬孢子,一旦落入田地,即重新備具了其固有的土傳特性。進口帶菌小麥是小麥矮腥病菌傳入中國的一個重要渠道,試驗證明,口岸進口小麥檢驗時截獲的病癭或其碎塊,具有很強的萌發活性及侵染活性,因而在病麥卸運、倉儲和加工期間,撒落的病麥、菌癭碎塊、加工下腳料和帶菌粉塵將持續累積,一旦進入農田,就會在土壤中存活多年。當病原孢子累積到一定數量,遇有適宜的氣候條件和感病寄主,即可侵染髮病。
傳播傳播

危害情況

1.病株矮化。高度為健株的 l/4—2/3,最矮的病株僅高10—25cm。在重病田可明顯見到健穗在上面病穗在下面,形成“二層樓”的現象。
2.分櫱增多。病株分櫱一般比健株多一倍以上,健株分櫱2—4個,病株4一10個,甚至可多達20—40個分櫱。矮化與多分櫱的症變化很大,除取決於寄主與病菌的基因型外與侵染的時間及程度密切相關。
3.小花增多。一般健穗每小穗的小花3—5個,病穗小花為5—7個,甚至 11個,使病穗寬大、緊密。有芒品種芒外張。
4.病粒近球形,較硬,不易壓破、破碎後呈塊狀。在小麥生長後期,如水分多病粒可脹破,使孢子外溢, 乾燥後形成不規則的硬塊。
5.自發螢光現象,小麥矮腥黑穗病冬孢子有自發螢光現象,而小麥網腥黑穗病(除少數未成熟冬孢子之外)側無螢光.

檢驗方法

症狀檢查

將平均樣品倒入無菌白瓷盤內,仔細檢查有無菌癭或碎塊,樣品可用長孔篩(1.75mmX20mm)或圓孔套篩(1.5mm,2.5mm)過篩,挑取可疑病組織在顯微鏡下檢查鑑定。同時對篩上挑出物及篩下物進行檢查,將發現的可疑病組織及其他可疑的感染黑穗病的禾本科作物及雜草種子進行鏡檢鑑定。

洗滌檢查

將稱取的50g平均樣品倒入無菌三角瓶內,加滅菌水100ml,再加表面活性劑(吐溫20或其他)1-2滴,加塞後在康氏震盪器上震盪5分鐘,立即將懸浮液注入10-15ml的滅菌離心管內,以1000轉/分鐘離心5分鐘,棄去上清液,重複離心,將所有洗滌懸液離心完畢,在沉澱物中加入席爾氏溶液,視沉澱物多少,定溶至1或2ml。每份樣品至少檢查5個蓋玻片,每片全部檢查。
如發現可疑小麥矮腥病菌冬孢子,應以1份樣品中查出30個孢子為判定結果的依據,不足30個孢子時增加玻片檢查數量,直至該樣品所有沉澱懸浮液用畢。

螢光鑑定

發現病粒或碎片時,以來菌水製成孢子懸液滴至載玻片上,自然乾燥後以無螢光浸沒油為浮載劑製片,在落射螢光顯微鏡(激發濾片485nm,屏障濾片520nm)下觀測200個冬孢子的自發螢光。一般矮腥冬孢子的網紋立即發出澄黃至黃綠色螢光,而網腥冬孢子的網紋無螢光或螢光率很低。

萌發檢查

當冬孢子的形態測量結果交叉重疊不易區分腥、網腥,而孢子又充足時,可進一步用孢子萌芽方法來鑑別。將孢子懸液接種到3%水瓊脂平板上,分別在5C光照和17C黑暗下培育。小麥矮腥冬孢子在17C無光條件下不萌發,在5C光照條件下至少3周才開始萌發,而網腥冬孢子在17C無光及5C光照條件下,1周載右便可萌發。

防治方法

處理方法

1.嚴格進行種子檢驗,禁止進口和種植帶菌的小麥種子
2 .帶菌的小麥原糧可運往春麥區及不能發病的冬麥區。或加工後調運,麥麩與下腳料進行來菌處理。

防治措施

1.選育抗病品種控制病害流行,但病菌生理小種變異快,選育較難。
庫區一瞥庫區一瞥
2.栽培防治。採用冬麥改春麥、輪用(5-7年)、深播(6cm)、調整播種期等方法均有防效,但不易實行。
3.化學防治。用五氯硝基苯消毒土表有一定效果;用萎銹靈處理麥種,可減少病菌隨種子傳入新區的危險,瑞典用種衣劑bitertanol+fuberidazole防效90%左右;美國用55C的0.13M次氯酸鈉處理30S,安全殺死小麥種子上的冬孢子。
4.電子輻射防治。用高速電子束照射,可100%達到殺滅效果,種子發芽率降為0。具體劑量及方法暫時由中央儲備糧廣東新沙港直屬庫倉儲部技術及原工程部保存。
5.環氧乙烷防治。適用鋼瓶氣環氧乙烷作為殺菌氣,對疫麥熏蒸,有效濃度及密閉時間,環境溫度等技術參數由中央儲備糧廣東新沙港直屬庫倉儲部技術及原工程部保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