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腳鷸

小青腳鷸

小青腳鷸(學名:Tringa guttifer)全長約30厘米。上體黑褐色,羽緣灰色,次級飛羽灰,下背和尾上覆羽白,後者具少許窄的黑色橫斑。下背和尾像夏羽。額、頭的兩側和整個下體白。繁殖期主要棲息於稀疏的落葉松林中的沼澤、水塘和濕地上,非繁殖期主要棲息於海邊沙灘、開闊而平坦的泥地、河口沙洲和沿海沼澤地帶。主要以水生小型無脊椎動物和小型魚類為食。性情膽小而機警,稍有驚動即刻起飛。 分布區域狹窄,數量稀少,繁殖於俄羅斯東部,越冬於印度、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青腳鷸
  • 拉丁學名:Tringa guttifer
  • 別稱諾氏鷸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鴴形目
  • :鷸科
  • 鷸屬
  • :小青腳鷸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Nordmann, 1835
  • 英文名稱:Spotted Greenshank
  • 英文名稱:Nordmann's Greenshank
外性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等級,

外性特徵

小青腳鷸是小型涉禽,嘴較粗而微向上翹,尖端黑色,基部淡黃褐色。夏季頭頂至後頸赤褐色,具黑褐色縱紋。背部為黑褐色,具白色斑點。腰部和尾羽為白色,而且腰部的白色呈楔形向下背部延伸,尾羽的端部具黑褐色橫斑,飛翔時極為醒目。下體為白色。前頸、胸部和兩脅具黑色圓形斑點。冬季的背部為灰褐色,羽緣為白色,下體包括腋羽和翼下覆羽為純白色。飛翔時腳不伸出尾羽的後面。
虹膜暗褐色。腳較短,呈黃色、綠色或黃褐色,趾間局部具蹼。
大小量度:體長290-320mm;嘴峰48-58mm;翅169-183mm;尾62-67mm;跗蹠42-48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小青腳鷸在繁殖期主要棲息於稀疏的落葉松林中的沼澤、水塘和濕地上,非繁殖期主要棲息於海邊沙灘、開闊而平坦的泥地、河口沙洲和沿海沼澤地帶。

生活習性

在中國為偶見旅鳥。春季多於3-4月,秋季於9-10在遷徙時途經中國。常單獨在水邊沙灘或泥地上活動和覓食。覓食時常低著頭,嘴朝下,在淺水地帶來回奔跑。主要以水生小型無脊椎動物和小型魚類為食,常涉水到齊腹深的水中去覓食。性情膽小而機警,稍有驚動即刻起飛。常低頭來回奔跑,步伐顯得慌忙。跑得快,飛翔力強,速度也快。飛翔時,翼的鼓動不很快,但幅度大。常站立於海濱低岩的頂處等待退潮。潮退後,在淤泥或沙灘上用嘴搜尋食物。以小型無脊椎物為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孟加拉國、汶萊達魯薩蘭國、高棉、中國、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
旅鳥:斯里蘭卡。產地不確定:關島。
小青腳鷸分布圖小青腳鷸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6-8月。營巢於落葉松疏林中的沼澤、水塘或林緣濕地。巢多置於落葉松樹上或其他樹上,距地面的高度為2-4米。巢主要由落葉松的樹枝、苔蘚地衣構成。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分布區域狹窄,數量稀少,在中國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的沿海各省以及海南、台灣等省區。估計全球總的種群數量在1000隻以下。。春季遷徙在鹽城的數量至少有35隻,但在冬季1989-1990年在鹽城見51隻、青島2隻、洞庭湖2隻,1991年11月在江蘇東台見18隻(中國鳥類學會水鳥級,1994)。
由於棲息地的破壞,人為捕殺,小青腳鷸的數量急劇下降,國家已經將之列為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保護小青腳鷸措施有:
  1. 保護小青腳鷸棲息環境和恢復它們原來最適宜的棲息條件。
  2. 控制小青腳鷸種群的結構和大小。
  3. 保護小青腳鷸種群遺傳性,激發其遺傳變異,改變保守性的趨向,恢復和加強種群的生活力。
  4. 消除和減少人為的不利影響。

保護等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