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蚊母樹

小葉蚊母樹

小葉蚊母樹(學名:Distylium buxifolium (Hance) Merr.)是金縷梅科蚊母樹屬植物。常綠灌木高1-2米;嫩枝禿淨或略有柔毛,纖細,節間長1-2.5厘米;老枝無毛;芽體有褐色柔毛。葉薄革質,倒披針形或矩圓狀倒披針形。雌花或兩性花的穗狀花序腋生,長1-3厘米,花序軸有毛。蒴果卵圓形,先端尖銳,宿存花柱長1-2毫米。種子褐色,長4-5毫米,發亮。

分布於中國四川、湖北、湖南、福建、廣東及廣西等省區。常生長於山溪旁或河邊。

小葉蚊母樹四季常綠,生長旺盛,可片植、列植、叢植,是優良的色塊、矮籬、高籬植物,特別在海濱灘地、岸坡地栽植,也是優良的水土保持植物。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栽培技術,選地,移栽,撫育,病蟲防治,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高1-2米;嫩枝禿淨或略有柔毛,纖細,節間長1-2.5厘米;老枝無毛,有皮孔,乾後灰褐色;芽體有褐色柔毛。葉薄革質,倒披針形或矩圓狀倒披針形,長3-5厘米,寬1-1.5厘米,先端銳尖,基部狹窄下延;上面綠色,乾後暗晦無光澤,下面禿淨無毛,乾後稍帶褐色;側脈4-6對,在上面不明顯,在下面略突起,網脈在兩面均不顯著;邊緣無鋸齒,僅在最尖端有由中肋突出的小尖突;葉柄極短,長不到1毫米,無毛;托葉短小,早落。
雌花兩性花穗狀花序腋生,長1-3厘米,花序軸有毛,苞片線狀披針形,長2-3毫米;萼筒極短,萼齒披針形,長2毫米,雄蕊未見;子房有星毛,花柱長5-6毫米。蒴果卵圓形,長7-8毫米,有褐色星狀絨毛,先端尖銳,宿存花柱長1-2毫米。種子褐色,長4-5毫米,發亮。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四川、湖北、湖南、福建、廣東及廣西等省區。常生長於山溪旁或河邊。喜光,稍耐庇陰,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中性和輕鹽鹼土中均能適應,比女貞紫薇的耐鹽性更好,同時也能耐高溫,極耐水濕,適生於溫暖潮濕氣候。
小葉蚊母樹小葉蚊母樹

栽培技術

選地

交通方便、道路暢通,排水良好,無季節性積水,土壤質地疏鬆、肥沃、酸性、微酸性或微鹼性土壤的地段做圃地。如果土壤是黏土,肥力不足,必須事先進行土壤改良,施入基肥施腐熟有機肥3000千克/畝,另加磷肥50千克。第一次翻耕,採用深翻,深度25厘米以上,然後細耙1次,再第2次翻耕,床面平整。翻耕耙細、平整床面之後,進行開溝,在田塊四周開邊溝,深度50-80厘米、寬60厘米。在田塊中央開中溝,與邊溝相通,深40-60厘米,寬50-60厘米。做床,床面寬110厘米,床面土塊整細,床面中央稍高,兩側稍低。每條苗床之間開步道,深25厘米以上,寬40厘米,步道中部稍高,兩頭稍低,保證溝溝相通,排水流暢。

移栽

移栽時間除7-8月高溫乾旱季節之外,其他時間都可移栽。苗床寬110厘米,橫向栽3株,株距35厘米,行距35厘米,每畝3500株。要及時移栽,按株行距定點挖穴。移栽深度略深於原來植株根際部位,然後用細土覆蓋於苗的基部,輕輕壓實。

撫育

移栽後當天要澆透定根水,如遇連續晴天,移栽後要每天澆1次水,保持土壤濕潤。如遇雨天,要及時排水。移栽後1個月內要架設遮陽網,透光度50%。1個月後可全光照管理。移栽後15天開始,每隔15天施1次尿素,4-9月份施尿素或複合肥。9月份複合肥中增加磷、鉀肥的含量。施尿素或複合肥時,可配成0.2%濃度澆施,每次15千克/畝。10-12月施1次腐熟的有機肥,每畝施1000千克,開淺溝施於株間、埋施,並結合施肥,進行鬆土除草,做到苗床上基本無雜草。雨後晴天,要及時鬆土,以防止土壤表面板結。

病蟲防治

常見病害有炭疽病、立枯病。
炭疽病:由炭疽菌引起,危害嫩梢,使其發褐枯死。防治方法:控制密度,保持室內通風透光;及時清除病葉、病枝,集中燒毀;發病初期控制水量,增強生長勢,減輕病害發生程度;發病初期可噴灑疽休1000倍液或噴灑火把800倍液,每周1次,連續2-3次。
立枯病:由絲核菌、鐮刀菌、腐黴菌引起,主要危害根系,使根系發褐腐爛,也危害枝,輕的使半邊枝發病,嚴重的整個枝發病,使葉片枯黃萎蔫。防治方法:清除病梢、病株,集中燒毀;控制密度,適當通風透光;加強管理,增加磷、鉀肥;發病初期可噴50%多菌靈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每周1次,連噴2-3次。

主要價值

小葉蚊母樹四季常綠,生長旺盛,萌芽力強,耐修剪。分枝密集,花小而多,極具觀賞性。可片植、列植、叢植,是優良的色塊、矮籬、高籬植物,特別在海濱灘地、岸坡地栽植,也是優良的水土保持植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