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藎草

小葉藎草

小葉藎草,拉丁文名: Arthraxon lancifolius (Trin.) Hochst. ,是單子葉植物綱、禾本科藎草屬一年生;稈纖細,基伏匍地面,多分枝,花序以下疏生毛。葉鞘鬆弛,通常短於節間,上部生微毛,邊緣無毛或有時具纖毛;葉舌甚短,具長約1毫米纖毛,葉片卵狀披針形,先端尖,基部心形,抱莖,兩面密被絨毛或疣基毛。細弱;總狀花序軸節間長約為無柄小穗之半,被絲狀纖毛。無柄小穗線形,兩側壓扁,基部具纖毛;先端漸尖或具小尖頭;中部以下膝曲,芒柱棕色,扭轉;內稃缺;穎果線形,小穗柄長為總狀花序軸節間之半,具絲狀纖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葉藎草
  • 拉丁學名:Arthraxon lancifolius (Trin.) Hochst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禾本目
  • :禾本科
  • 高粱族
  • :藎草屬
  • :小葉藎草
  • 分布區域:四川、雲南、印度、中南半島和熱帶非洲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一年生;稈纖細,基伏匍地面,多分枝,高10-20厘米,花序以下疏生毛。葉鞘鬆弛,通常短於節間,上部生微毛,邊緣無毛或有時具纖毛;葉舌甚短,具長約1毫米纖毛,葉片卵狀披針形,長0.5-3厘米,寬2-9毫米,先端尖,基部心形,抱莖,兩面密被絨毛或疣基毛。
小葉藎草 Arthraxon lancifolius小葉藎草 Arthraxon lancifolius
總狀花序長1-3厘米,2-6枚呈指狀排列,細弱;總狀花序軸節間長約為無柄小穗之半,被絲狀纖毛。無柄小穗線形,長2.5-3毫米,兩側壓扁,基部具纖毛;第一穎線狀披針形,膜質,先端尾尖而具2短尖頭,具不明顯5-7脈,僅在脈上部微粗糙;第二穎兩側壓扁,舟形,膜質,稍短於第一穎,先端漸尖或具小尖頭;第一外稃長圓狀披針形,長為第一穎的1/4;第二外稃稍長於第一外稃,先端具2短尖,自近基部處生一芒;芒長7-10毫米,中部以下膝曲,芒柱棕色,扭轉;內稃缺;雄蕊2,花葯長0.5-0.7毫米。
穎果線形,長約2.5毫米。有柄小穗較小,卵狀披針形,長2-2.5毫米,背腹壓扁,退化而僅存兩穎;第一穎具不明顯5脈,膜質;第二穎很薄;小穗柄長為總狀花序軸節間之半,具絲狀纖毛。染色體2n=20(Khosla & Song.,1971),2n 18(Mehra & Sharma,1972),2n=36 (Mehra & Kalra,1975)。花果期9-11月。
(資料來源:中國植物物種信息)

生長環境

多生長於山坡較陰處。
小葉藎草 Arthraxon lancifolius小葉藎草 Arthraxon lancifolius

分布範圍

產自於四川、雲南;印度、中南半島和熱帶非洲也有分布。模式標本產於印度。
小葉藎草 Arthraxon lancifolius小葉藎草 Arthraxon lancifolius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