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楊(中藥)

小葉楊(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小葉楊,中藥名。為楊柳科植物小葉楊Populus simonii Carr.的樹皮。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華中及西南各地。具有祛風活血,清熱利濕之功效。常用於風濕痹證,跌打腫痛,肺熱咳嗽,小便淋瀝,口瘡,牙痛,痢疾,腳氣,蛔蟲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葉楊
  • 別稱:明楊、山白楊、南京白楊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楊柳目
  • :楊柳科
  • :楊屬
  • :小葉楊
  • 分布區域: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華中、西南
  • 採收時間:全年均可
  • 用量:內服:煎湯,10-30g
  • 毒性:低毒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材性狀,相關論述,藥理作用,

入藥部位

樹皮。

性味

味苦,性寒。

功效

祛風活血,清熱利濕。

主治

用於風濕痹證,跌打腫痛,肺熱咳嗽,小便淋瀝,口瘡,牙痛,痢疾,腳氣,蛔蟲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剝,曬乾。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20m,胸徑50cm以上。樹皮幼時灰綠色,老時暗灰色,溝裂;樹冠近圓形。幼樹小枝及萌枝有明顯棱脊,常為紅褐色,後變黃褐色,老樹小枝圓形,細長而密,無毛。芽細長,先端長漸尖,褐色,有粘質。葉菱狀卵形、菱狀橢圓形或菱狀倒卵形,長3-12cm,寬2-8cm,中部以上較寬,先端突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寬楔形或窄圓形,邊,緣平整,細鋸齒,無毛,上面淡綠色,下面灰綠或微白,無毛;葉柄圓筒形,長0.5-4cm,黃綠色或帶紅色。雄花序長2-7cm,花序軸無毛,苞片細條裂,雄蕊8-9(25);雌花序長2.5-6cm;苞片淡綠色,裂片褐色,無毛,柱頭2裂。果序長達15cm;蒴果小,2 (3)瓣裂,無毛。花期3-5月,果期4-6月。

生長環境

一般多生於2000m以下,最高可達2500m,沿溪溝可見。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華中及西南各地。

藥材性狀

樹皮呈筒狀,厚1-3mm。嫩皮灰綠色,表面有圓形皮孔及縱紋,偶見枝痕;老皮色較暗,表面粗糙,有粗大的溝狀裂隙。內表面黃白色,有縱向細密紋。質硬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氣微,味微苦。

相關論述

《救荒本草》:“青清楊樹,在處有之。今密縣山野間亦多有,其樹高大,葉似白楊樹葉而狹小,色青,皮亦頗青,故名青楊。其葉味微苦。救飢:采葉渫熟,水浸,作成黃色,換水淘洗,油鹽調食。”

藥理作用

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增加離體心臟的冠脈血流量;增加血漿復鈣時間和延長凝血酶原時間;
2、抗炎鎮痛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