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胡村(南和縣小胡村)

小胡村位於河北省邢台市南和縣興業線順水河新區。

標誌建築物有普濟寺、大通橋、百泉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胡村
  • 原名:小姑子橋
  • 地理位置:河北省邢台市南和縣
  • 建築:普濟寺、大通橋(小姑橋)
古時,傳說,古橋,古槐,古廟,

古時

在上千年的歲月長河中,小胡村曾是風水寶地,從邢州東南蜿蜒流淌而來的百泉河,在村東嘩嘩地流過,清澈的河水,魚蝦成群,引來群群水鳥飛舞;人們用河水進行灌溉,禾茂糧豐,稻花飄香,是北方少有的魚米之鄉,在唐代有“小江南”之稱。元代至正年間,南和知縣尹泰在百泉河上,建六閘引河水灌溉農田,到弘治正德嘉靖之間,知縣門寧、劉璋、劉應節、翟濟遠等又增建四閘。至清代,知縣周纘祖、章兆蕙等相繼開渠建閘,至乾隆五年(1740年)知縣周章煥疏浚增修,建有水閘十六座,引百泉河之水,分渠引流,按農時啟閉,幾十個村廣受百泉河灌溉之利。清代南和文士張橓的詩讚曰:“淼淼煙波入畫圖,黃魚白鳥泛青浦。家家茅舍臨水流,十里稻香在鏡湖。”
當然,在古代,百泉河也曾有發飆的時候,特別是夏季,常常造成河水泛濫,村莊成為一片沼澤,影響人們交通與往來。於是,在百泉河南和段,許多村莊都建有橋樑,一般初為木橋,後建石橋。至今仍然保存並使用的就有河郭“百泉大石橋”、小胡村“大通橋”、賈宋永濟石橋等,皆為明代所建。

傳說

小胡村原名“小姑子橋”,這裡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據《南和縣地名志》記載,相傳,古代小胡村地處沼澤,交通不便,村中居民甚少,有袁氏一家,姑嫂二人相依為命,後因小姑出嫁,嫂嫂為接小姑回家探親,竭盡全部積蓄,搭建木橋一座,取名“小姑子橋”,村名即是橋名。後因村落地勢低洼,似在湖中,又稱“小湖村”,因湖與胡同音,後演變成小胡村。關於小姑子橋,村里還流傳有“周家大嫂為小姑出嫁所造”的說法。大意是,住在河西岸的周大嫂當媳婦時,經常受婆婆的氣,多虧了她那位好心的小姑子從中周旋,才使她熬成了當家人。為了報答小姑子的恩德,她平時里省吃儉用才修下這座木橋。鄰里們稱讚她二人的美德,為橋取名為“小姑子橋”。還流傳有“普濟寺胡長老指地見石”幫助村民建石橋的說法。大意是,隋朝末年,暴君揚廣要東遊泰山,指令在百日之內,將處於冀魯古御道上的小姑子橋改建為一座大石橋。正當百姓為石材發愁之時,村東普濟寺的胡長老說:“此處原為山地,三丈深處定有上好的石料。”村民按胡長老的指點深挖,果然見到了石料,終於按期建起這座大石橋。

古橋

然而,查乾隆十四年南和知縣周煥章等編纂《南和縣誌》卻只有“大通橋”,不見有“小姑子橋”的記載。乾隆十四年《南和縣誌》載:“大通橋,城西北十三里小胡村,路達任縣。(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鄉民李義等建。(明)正德八年(公元1512年)鄉民胡顯宗重修。”這與橋東普濟寺的明代《重修觀音寺鎮護石橋記》碑中的記載是相同的。古代修橋要經過官府的批准,且在平原地帶修建石橋花費極高,小胡村的百泉河上只會有一座石橋,即“大通橋”,應是可信的。按邏輯推理,情況應該是當初袁氏一家的大嫂為小姑子所建橋為木橋,後年久失修,難以通行。《南和縣誌》載:“成化九年6月,大水”。成化十年,鄉民李義、賈斌等人將其改建為石橋,官方定名為“大通橋”。
大通橋”,寬兩丈,長十丈余,為三孔石拱橋,中間一大供,兩邊兩小供,橋中部拱圈上雕刻有鎮水獸;橋欄桿上還雕刻著花草、石猴、石獅,形像比真,做工精細。在古代,小胡村地處冀魯古道上,想當年,經商販運,過往行人,善男信女,在石橋來往不絕,累了,在橋邊的大槐樹下乘涼;渴了,喝著甘甜的百泉水,說著從各地聽來的故事,那熱鬧的景象,猶如田園詩一般美好。歷經五百多年的風雨,石橋雖然已經破舊,橋下部也深埋於地下,但至今仍是小胡村通向縣城的主要通道。

古槐

百泉河東岸,緊挨著石橋有兩顆古槐,相距2米。西側的那顆明顯較老,粗為兩人合抱,中部已經成空洞,但上部仍枝繁葉茂;東側的那顆好似年輕些,樹幹強壯,高聳雲端。問村民是先有橋還是先有槐樹,不得答案。兩顆古槐下,不知有過多少代人享受著它的恩賜,靜靜地守候著石橋。

古廟

在古槐、石橋的東邊北側,有一座古老的佛教神廟,名叫“普濟禪寺”(普濟寺)。廟中有古碑八、九通,最早的兩通均為明代重修石碑,一個是《重修普濟佛堂碑》,一個是《重修觀音寺鎮護石橋記》碑,兩碑均在文革時期被用作修建橋涵的石料,碑文被石頭鑿鑿掉了半部。
關於普濟禪寺何時修建,有這種說法,一說初建於隋唐時代,一說初建於南北朝時期。從現存的古碑來看,普濟寺在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嘉靖一十八年(公元1539年)、清嘉慶九年(公元1804年)及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曾進行過四次重修。
相傳,南北朝時期,諸侯割據,妙莊王在南和建立興林國。他的三女兒妙善俗稱“三皇姑”,離家出走到幾十里外的南和白雀庵出家為尼。妙莊王大為震怒,就火焚白雀庵。“三皇姑”在赴石家莊蒼岩山修行的途中,路過百泉河時,因河寬水急無法通行。這時追兵將要趕到,突然一棵大樹無風自倒,橫跨兩岸才使“三皇姑”得以通行。“三皇姑”省悟到此地必有靈氣,便拋下一顆拂珠,使其修善行德。從此這裡就有了小廟一座,住僧一人。小廟歷經幾度春秋,香火漸旺。
到了唐代儀鳳年間,普濟寺達到鼎盛時期。當年娘娘武則天東遊泰山,路過此地時突降暴雨,幸好入廟避雨。為此,娘娘返京後立即降旨擴修此廟,因小廟住僧常做善事廣濟黎民,就賜名“普濟寺”。擴建後的普濟寺殿閣林立,神聖宏偉,享有田園300畝,僧眾達百餘人。據說正殿的壁畫“助仙西行圖”、“娘娘避雨圖”均出自當時箸名畫聖吳道子之手。還鑄巨鐘一口(此鐘高達五尺,於解放初期被毀),鳴聞十里。眾僧誦經時,香菸繚繞,鐘鼓齊鳴,其場面好不壯觀。
普濟寺歷經“安史之亂”、“靖難之役”千年滄桑,時勝時衰,直至明代才得以重修。據乾隆十四年版本《南和縣誌》記載:“南和北野寺(指普濟寺)者,於明永樂年復修也。”重修後的普濟寺,仍保留了唐代風格。其田園還有百畝,僧眾30餘名。明代明代右副都御史朱正色(南和朱營人)退隱故里後,曾多次來遊覽,觀其當地民風純正,撰寫了“勸世良言”刻於廟中。清代著名的《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山東淄川人),赴邢州會友時,常借宿於普濟寺,孤燈下伏案撰文。他在日誌里曾寫道:“冀魯故道有古剎(指普濟寺),浮白載筆托曠懷。”據說《聊齋志異》中的《青梅》、《香玉》等眾多名篇均是在此完成的。
解放初期,正殿中壁畫上的人物還依稀可辯;明代重修普濟寺的古碑尚存;1958年拓荒搞深翻時,在寺後僧墓中挖出的股骨殘骸,竟長達2尺有餘。
解放後,普濟寺曾一度改作學校使用。2005年,學校搬出後,定州興國寺住持法統法師(原籍小胡村人),得知國小搬遷的訊息,發心重修普濟寺,在各界人士的大力鼎助下,經過兩年的努力,建有大雄寶殿一座,兩座東西廂房36間,初具規模。到2013年普濟寺占地面積28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600平方米。大雄寶殿高11米,為3縱5闊式仿古立體結構,琉璃瓦脊,飛檐斗拱,四角蹺首,巍峨壯觀,莊嚴古樸;殿內塑有釋迦牟尼佛像及群生像共26尊,特別是正堂三通佛像,高達5米,造型莊重、端莊,形態逼真。兩座東西廂房均為兩層鋼筋混凝土立體框架結構,布局得當,建築精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