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肋巴

小牛肋巴

小牛肋巴,中藥名。為瘤足蕨科植物耳形瘤足蕨Plagiogyria stenoptera (Hance)Diels的根莖或全草。分布於台灣、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發表止咳之功效。常用於感冒頭痛,咳嗽。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牛肋巴
  • 別稱:鬥雞草
  • :動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蕨綱
  • :真蕨目
  • :瘤足蕨科
  • :瘤足蕨屬
  • :耳形瘤足蕨
  • 分布區域:台灣、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 採收時間:夏、秋季
  • 用量:內服:煎湯,9-15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現代套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莖或全草。

性味

味苦,性平。

歸經

歸肺、胃經。

功效

清熱解毒,發表止咳。

主治

用於感冒頭痛,咳嗽。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洗淨,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徵

葉柄長6-12cm,草質,上面平坦或有闊溝槽,下面為銳龍骨形,即橫切面為尖三角形。葉片為披針形,長22-32cm,中部寬6-8cm,向兩端漸變狹,頂端為尾頭,基部突然變狹,羽狀深裂幾達葉軸;羽片(或裂片)25-35對,幾平展,彼此接近,缺刻尖而狹,中部的長3-4cm或更長,基部寬約為1cm,披針形,自基部向外逐漸變狹,頂部為漸尖,邊緣下部為全緣,上半部有較細鋸齒;羽片向基部逐漸縮短到長的1cm,自此向下有2-10對羽片突然收縮成為長半圓形互生的小耳片,闊不及4mm。葉脈幾開展,纖細,二叉或單一,近葉邊略向上彎弓,達於鋸齒,兩面可見。葉為草質,乾後為綠色或黃綠色,葉軸下面為銳龍骨形,上面有一深闊溝。能育葉和營養葉同形,但柄較長,14-17cm;羽片12-16對,強度收縮成線形。寬約2mm,長約2.5cm,彼此遠分開,有短柄,頂端為尖頭,下面滿布孢子囊群,中脈隱約可見。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500-3000m的林下。分布於台灣、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現代套用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四川民間用根莖治感冒頭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