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洲藝術區

小洲藝術區

小洲藝術區地處廣州珠江邊,利用廣州南沙快速路高架橋橋底空間建設的,以原創藝術工作室為主體,同時擁有大型展廳、藝術品市場、藝術沙龍和休閒場所的綜合性藝術區。是目前全國唯一的高速公路橋底下的藝術區,少有的萬畝果園中的藝術區,華南地區最大的原創藝術工作室群聚居區。已經成為廣州小洲地區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龍頭地區,也是廣州市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標誌性藝術聚居區,在廣東省以至全國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洲藝術區
  • 處於:廣州珠江
  • 主體:原創藝術工作室
  • 性質:綜合性藝術區
藝術區介紹,藝術區背景,活動及影響,發展,

藝術區介紹

小洲藝術區地處廣州珠江邊,利用廣州南沙快速路高架橋橋底空間建設的,以原創藝術工作室為主體,同時擁有大型展廳、藝術品市場、藝術沙龍和休閒場所的綜合性藝術區。是目前全國唯一的高速公路橋底下的藝術區,少有的萬畝果園中的藝術區,華南地區最大的原創藝術工作室群聚居區。已經成為廣州小洲地區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龍頭地區,也是廣州市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標誌性藝術聚居區,在廣東省以至全國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

藝術區背景

小洲藝術區位於廣州市海珠區東南部“萬畝果林”保護區內的小洲村,與廣州大學城一水之隔。小洲村是廣州市首批歷史文化保護區之一,也是目前廣府地區唯一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保存最完整的水鄉,曾被評為“廣東省生態示範村”、“廣東最美麗鄉村”、“廣州市特色鄉村旅遊點”、“中國鄉村旅遊‘飛燕獎’之最佳古村鎮文化獎”、“中國獨具特色名村獎”、“中國生態文明楷模”、“第一批全國生態村”、“廣東省旅遊特色村”、“廣東省古村落”和“嶺南書畫原創基地”等榮譽稱號。
小洲村獨特的水鄉環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了大批專業人員來到這裡進行藝術創作。自當代嶺南畫派傑出代表關山月、黎雄才等著名畫家在此建立藝術村之後,來自美國、加拿大、法國、南非、港澳和國內許多地區的知名藝術家,眾多中青年藝術家聚居此地,相繼建立一百多個工作室,涉及繪畫、雕塑、攝影、書法、音樂、曲藝、文學、陶藝、電影、廣播、廣告、設計裝飾和民俗文化等十幾個門類。近年在小洲地區各類型藝術創作活動、藝術展覽和藝術節活動頻繁不斷,更在廣東省地區以至全國都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廣州市建設現代產業體系規劃綱要》已將發展小洲美術原創基地作為加快建設廣東文化創意產業廣州核心基地的重要節點,一大批老中青藝術工作者大有繼續聚攏發展的勢頭,在全國也引為矚目。近年出現的高考前藝術培訓的旺勢,每年1萬多來自廣東全省的藝術門類報考生在此學習,使小洲村又成為了高考藝術培訓基地。藝術界已有“北有798、宋莊,南有小洲”的說法。
小洲藝術區
小洲藝術區旨在解決小洲地區公眾展覽空間缺乏,民居建立藝術工作室空間狹小和不足的矛盾,依託小洲村多年已經形成藝術創作氛圍基礎,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良好勢頭,建立一個新的、大規模的集聚區。
小洲藝術區
小洲藝術區的建設和藝術家的入駐
自2009年8月開始,廣州市益源實業有限公司開始投資建設的小洲藝術區。建設單位在設計初始考察了北京、廣州、深圳等地文化藝術產業創意園和美術館、展覽館,充分發揮高架橋底空間高大的特點,設計了一大批大空間工作室,從空間、採光和通風等方面滿足藝術家創作、生活的條件。藝術區同時建有不同面積的展廳和展售廳與工作室配套,既可以滿足本藝術區藝術家作品展示的需要,還可以面向社會長期組織展覽和銷售原創藝術作品。
經過一年多的分段建設和發展,改變了高架橋下原有的垃圾成山、雜草叢生、以及部分倉庫、飲食店的火災隱患的髒、亂、差的狀況,形成了以原創工作室群為主體,同時擁有大型展廳、藝術沙龍、藝術品市場以及休閒交流場所的綜合性藝術區,全長約1100米,建築面積約30000平方米(包括公共道路、廣場、停車場等)。兩條蜿蜒河涌橫穿,小橋流水的地形自然成為三大組團(區),萬畝果林圍護其中,是全國少有的生態果園藝術區。也是全國首創高速公路高架橋底建設的文化創意園區。藝術區地處珠江邊,與廣東省一號綠道相連。這個藝術家聚居地,不僅成了小洲地區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龍頭地帶,海珠區對外展示的一個視窗,也成為廣州市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標誌性藝術聚居區。
一區工作室外景一區工作室外景
三區工作室三區工作室
功能齊全的藝術工作室吸引了大批體制內和體制外的老、中、青藝術家到此建立原創工作室,有廣州美術學院、廣州畫院、廣州雕塑院和許多社會上的藝術家們。其中還有外籍藝術家(美國、英國)。雕塑大師潘鶴和其兒子潘放、廣州雕塑院原院長蔡文星、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副主任楊小樺、中國書畫學會副主席江榮宇、美術評論家譚天、畫家趙多瑞、雕塑家黃河和楊學軍等人均設有工作室。目前各類工作室已有近80間,一批藝術機構也到此設立和進駐,包括國畫、油畫、漆畫、版畫、壁畫、雕塑、攝影、書法、設計、裝飾等門類。
高大、寬敞、明亮的工作室高大、寬敞、明亮的工作室

活動及影響

小洲藝術區2010年初正式開始運營,在短短的兩年中已經初具規模,形成了目前廣東地區以至華南地區最大的原創藝術工作室群和最活躍的藝術區。
藝術區到處都有濃厚的藝術氣氛藝術區到處都有濃厚的藝術氣氛
小洲藝術區擁有6個大型展廳,充分提供展覽場地,每月更換不同內容的藝術作品展覽。自2010年1月第一期建成以來至2012年2月,已經先後舉辦了100多場各類型的展覽,涉及國畫、油畫、雕塑、攝影、裝置、行為藝術等方面的作品,參加的藝術家以中青年藝術家為主,有藝術界的名家和院校學生、還有來自美國、法國、英國、芬蘭、哥倫比亞、德國、義大利、香港、澳門等地的藝術家參加。2010年1-2月間,小洲文聯等13個單位聯合舉辦的小洲藝術博覽會借一期工程完成之際,在藝術區舉行組織了21個展覽,短短一個月的展覽期間先後有3萬人次到來參觀。2010年國慶期間的第三屆小洲藝術節主展場,更擴大了影響和聚集了人氣。隨著藝術區二、三期的建成,原廣東省美協副主席尹定邦、原湖南省美協副主席錢海源、羊城晚報首席記者葉健強等人,也先後在藝術區開闢了作品長期展示場地。許多著名藝術家,如雕塑大師潘鶴、廣東省美協主席許欽松、廣東省美協副主席俞暢、原廣東省美協主席湯小銘、副主席梁明誠和邵增虎、著名畫家關則駒、馬流洲、許固令、陳九林等人都經常在此活動。中青年畫家、雕塑家成為藝術區的主體成員。文化部當現代藝術研究中心廣東分中心也準備進駐。藝術區提供了極大便利,幫助區內藝術家就近利用展廳和展售廳,將自己的作品直接與觀眾和市場見面,為這些藝術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台。
小洲藝術區地處珠江邊,與廣州大學城一水之隔,直接輻射大學城20多萬師生。大學城的師生經常成群結隊來到藝術區參觀和組織活動。藝術院校、系的師生與藝術區內的藝術家聯繫密切,互動頻頻,到此進行教學、創作和活動。2010年12月,藝術區主要負責人受邀向參加廣東高校美術與設計教育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的代表們介紹小洲藝術區,與會代表參觀藝術區之後,對這一創意和藝術家的高度創作熱情表示了讚賞。廣州美術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藝術學院、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旅遊學院在藝術區開設校外教育和創業實踐基地。
小洲藝術區
走出去,引進來。小洲藝術區與中國油畫寫生俱樂部合作,組織了七省市油畫家《廣府水鄉風情畫》寫生活動;組織藝術區內的藝術家參加了第一屆、第三屆廣州國際書畫藝術品收藏品展,第15屆廣州藝術博覽會,第二屆廣州國際藝術品交易博覽會,並在第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獲組委會頒發“優秀組織獎”。
小洲藝術區先後進駐和設立了許多藝術機構,如葉健強跑街藝術中心、小洲藝術網、珠江畫院、多瑞書畫研究院、廣州國際藝術沙龍、廣州軍區英模塑像創作基地、廣東逸彩創意設計等機構,在社會都起到了很大的影響。隨著原創藝術工作室的大批建立,畫廊已經開始進入,為藝術區向產業化邁進了一大步。
參觀者絡繹不斷參觀者絡繹不斷
小洲藝術區的建設和藝術活動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關注,諸多媒體先後進行了報導,現已有“北有798、宋莊,南有小洲”的說法。南方日報、廣州日報、羊城晚報、新快報、南方都市報、信息時報、南都周刊、清遠日報、生活藝術地圖、畫廊、美術展覽、藝術中國等報刊;新浪網、人民網、搜狐網、網易網、大洋網、騰訊網、百度網、華龍網、中國廣州網、廣東文化網、廣東新聞網、廣州數字文化網、鳳凰網、金羊網、中國網、中國收藏網、雅昌藝術網、中國雕塑網、書法第一網等80多個網站;鳳凰衛視中文台、中國網路電視台、福州電視台等電視台,他們紛紛報導:“解讀高架路橋下的藝術區”、“牆外雕塑牆內開展覽,藝術區定居高架橋”、“高架橋下改造,如何改出城市新貌”、“藝術的殿堂—小洲藝術區”、“小洲藝術區—高架橋下的藝術長廊”、“牛!高架橋下建藝術區,走!去小洲村看藝術展”、“小洲藝術博覽會民間性與草根性”、“草根的成長和野生的活力”、“小洲村,下一個宋莊”、“在高架橋下搞藝術區,此無先例”、“小洲藝術博覽會是取勝之道?還是絆腳的石頭?”、“小洲藝術區啟動公眾開放日”等等。
小洲藝術區
小洲藝術區
國土資源部和中宣部的領導曾來此考察,對利用高架橋下空地建設高附加價值的文化產業園區表示了讚賞,指出這種做法本身就是一種創意,既提高了土地復用指數,不與農田爭地,又有效利用了空地,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廣東省政協、廣州市政協、海珠區宣傳部、海珠區政協、旅遊局等也多次考察和陪同港澳及外國客人到藝術區參觀。一些外國駐穗使領館也關注小洲藝術區,瑞典大使和商務參贊多次來訪,美國領事館文化官員來參加活動。一些在穗的外國藝術家也經常到藝術區進行交流。
著名雕塑家潘鶴參觀小洲藝術區著名雕塑家潘鶴參觀小洲藝術區

發展

小洲藝術區的迅速發展以及影響,吸引了大批藝術家的入駐,藝術活動頻繁,藝術氛圍濃厚,距離廣州市核心區和大學城較近,交通比較方便,生態條件優越,工作室費用、生活成本較低,加上較為完善的內部管理和治安保障,越來越顯示出其在廣州市和廣東省藝術界中的地位和不可替代性。
藝術區的裝置藝術藝術區的裝置藝術
小洲藝術區的發展與小洲村原有的藝術原創基地互補,為當地解決農民就業、增加集體收入、豐富鄉村旅遊和發展地區文化創意產業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理所當然地收到了歡迎和支持。
但由於某些政策和歷史原因所限,目前投入建設和運營的民營企業在諸多方面顯得力所不能及,小洲藝術區目前的規模、資源仍遠顯不足。很多要求入駐的藝術家經常來藝術區找機會,不斷提出希望擴大規模的請求。這種要求如能夠因勢利導,在採取一些靈活的變通政策,在資金上有所支持,鞏固和完善已建成的區域,利用目前藝術區附近的舊房屋、荒地進一步擴大規模,增加工作室的數量,增加學術交流和藝術交流的場所,做好附近生態、休閒環境以及配套設施的改善,沿珠江邊發展較大規模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藝術原創基地,小洲藝術區將會發揮更大、更好的影響,將會給廣州市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增加新的活力和亮點。對小洲村發展當地經濟、解決村民的就業、有效利用萬畝果園等方面也有益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