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格里自然風景區

小格里自然風景區

小格里自然風景區位於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煙墩鎮靄里村,有“安徽香格里拉”之稱,國家AA級景區,華東地區風景名勝區,景區保持著原始、天然、生態的風貌,面積近24平方公里(含格里森林景區),是地球北緯31°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次生林,日常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達26000個,有“天然氧吧”之稱,是華東地區不可多得的原生態景區和養生福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小格里自然風景區
  • 地理位置:南陵縣煙墩鎮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24平方公里
  • 景點級別:國家AA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五連池、悠谷森林山莊
  • 所屬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
  • 所屬城市:安徽省蕪湖市
  • 建議遊玩時長:一天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宜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交通信息,景區介紹,小格里景區,格里景區,實用信息,最佳旅遊時間,旅遊注意事項,住宿休閒,當地特產,主要景點,旅遊項目,森林生態游,休閒度假游,農莊採摘游,人文歷史,唐代詩人李白,晚唐詩人羅隱,

地理環境

小格里自然風景區位於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最南端,被稱為“安徽的香格里拉”。景區緊依318國道,交通方便,距南陵縣城35公里,蕪湖市78公里,銅陵市70公里,合肥市200公里,南京市196公里,上海市350公里。

自然資源

小格里一年四季皆景,春可品茗賞花,夏可垂釣避暑,秋可登高吟紅,冬可踏雪探梅。清風拂過,萬木沙沙,似碧海綠浪翻滾。原生態的自然環境,高密度的森林覆蓋,讓小格里自然保護區稱為了動植物的天堂!24平方公里的風景區里,分布著銀杏、水杉、麻櫟、小葉櫟、青岡櫟、苦櫧、楓香、江南榿木、香樟、檫木、香榧、青檀等100多種樹種,以及800多種其它植物,在這裡還生活著穿山甲、金錢豹、雲豹、梅花鹿等100多種野生動物。

交通信息

小格里自然風景區優勢明顯,位於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最南端,被稱為“蕪湖的南大門”!景區緊依318國道,交通方便。
小格里自然保護區地理位置
南陵縣城35公里(318國道,碧山口左轉,行駛3公里),九華山風景區40公里(318國道,碧山口右轉,行駛3公里),蕪湖市78公里(318國道,碧山口左轉,行駛3公里),銅陵市70公里(國家京台高速G3,青陽出口,318國道行駛27公里,碧山口左轉,行駛3公里),合肥市200公里(國家京台高速G3,青陽出口,318國道行駛27公里,碧山口左轉,行駛3公里),南京市196公里(國家滬蓉高速10.8公里,寧蕪高速42.5公里,滬渝高速38公里,蕪南公路21.7公里,318國道28公里,碧山口左轉,行駛3公里),上海市350公里(滬渝高速168公里,滬蘇浙高速50公里,滬渝高速36.8公里,318國道67公里,碧山口左轉,行駛3公里)。

景區介紹

小格里景區

小格里自然風景區是北緯31°僅存的原始次森林,也是華東地區保持最好的原始次森林,被稱為“安徽的香格里拉”。景區總面積近24平方公里(含格里景區),這裡林木蔥鬱,植被良好,森林覆蓋率高達90%,動植物資源豐富,奇花異草遍布,現已發現動物資源200多種,植物2000多種,是華東地區不可多得的天然的生物寶庫。
小格里自然風景區峰巒起伏,與古碧山相望,唐代大詩人李白曾慕居於此,留有《山中問答》名詩一首,山水勝景受到詩人讚美。詩中的“別有天地非人間”是唐代詩仙李白稱讚這裡是人間仙境。“群峰爭秀色,萬壑匯青流”,山泉匯聚成眾多池潭,著名的有“五連池”、大小“天池”。有古油鹽寺遺址,上下攀登方便。其風光之旖旎、氣候之溫潤,使人流連忘返。小格里山巒起伏,綿延數十里。有詩讚曰:“九峰十八澇,抬頭一線天”;又有古詩形容:“十里長峽似鋒劍,知峰萬嶺兩半分。”其恰如一把銳利的長劍把群山萬嶺劈開;又似一條銀色的彩帶飄落在山川之間,形成一巧奪天工、妙趣無窮的十里山寨。日常負氧離子含量保持在20000個以上,雨天可達到每立方厘米26000個,空氣清新濕潤的使你聞一聞就醉了,如吸上一口頓感神清氣暢,五臟六腑具爽,讓你淡忘塵世的煩擾,有一種回歸自然的輕鬆愜意。是華東地區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
小格里自然風景區
小格里風光之美,不僅在於有山的偉岸、崔嵬,而且還有水的清柔、澄澈,際山枕水,青峰倒影,成了小格里森林公園一大迷人的景觀。

小格里自然風景區
無論春夏秋冬,走進小格里,首先映入眼帘的除嶺樹重遮千里目的山林外,就是那令人心醉的映月池、香菱池、蓮心池、醉春池、碧雲池,池水釅綠,如藍似碧,宛如綴成一串閃亮的明珠鑲嵌在蔥蘢的山谷中。微風起兮,波光瀲灩,猶如一塊碧綠的綢布形成的皺褶。池中時有鴛鴦、野鴨、油鶘等水鳥游弋戲水,使湖中平添生趣。

格里景區

與小格里自然風景區相鄰的是格里自然村(現稱靄里),群山環抱,綠水纏繞,山水相依,空氣清新,風光旖旎,被稱為“世外桃源”、“養生福地”!靄里村,舉目四望,山上樹木蔥蘢,蒼翠欲滴,山下碧水潺潺,清澈見底;走近每個自然村落,只見綠樹掩映下的屋舍粉牆黛瓦,錯落有致。村民生活恬淡,怡然自樂。
小格里自然風景區
天氣晴朗之日,山水相映,碧綠如海;煙雨朦朧時,群峰雲遮霧漫,山村被籠罩在雲霧之中,如詩如畫。這也是“靄里”的由來!
小格里自然風景區
格里山間多溶洞,“九龍宮”最為神奇, 格里秀色不僅怪石奇異,石筍形象萬千,而且有乾、水洞之分;乾洞有上有下,有巷有廳;水洞有清流圓潭,有水簾瀑布。洞中空氣新鮮,清風習習則更為奇特。
格里四季氣候宜人,環境清幽典雅,空氣清新,日常負氧離子每立方厘米含量達到16000個,是一處得天獨厚的秀麗山莊、避暑聖地。
小格里自然風景區
春天,這裡奼紫嫣紅,繁花似錦,紅的是桃花,白的是梨花,爭奇鬥妍;夏天,枝繁葉茂,碩果綴枝,山楂果、野櫻桃隨手可摘;秋天,丹桂飄香,紅楓盡染,紅葉、綠樹,交相輝映,相映成畫;冬天,青松蒼翠,山巒如黛,北國風光,南國再現。

實用信息

最佳旅遊時間

四季氣候宜人,環境清幽典雅,春可品茗賞花,夏可垂釣避暑,秋可登高吟紅,冬可踏雪探梅
小格里自然風景區
春天,這裡奼紫嫣紅,繁花似錦,紅的是桃花,白的是梨花,爭奇鬥妍;
夏天,枝繁葉茂,碩果綴枝,山楂果、野櫻桃隨手可摘;
秋天,丹桂飄香,紅楓盡染,紅葉、綠樹,交相輝映,相映成畫;
冬天,青松蒼翠,山巒如黛,北國風光,南國再現。

旅遊注意事項

小格里自然風景區為原生態森林景區,山路均為砂石路,未開發區域更是崎嶇難行,遊客須穿旅遊鞋、運動鞋,帶好旅遊裝備。
春秋季節,山區夜間溫度較低,須做好保暖。
夏秋季節,山區蚊蟲較多,須防蚊蟲叮咬。
小格里自然風景區

住宿休閒

悠谷森林山莊:家庭房50-120元

當地特產

霧峰綠茶
天然筍乾
野生蕨菜
葛根粉
綠色蔬菜
黑皮土豬肉
山養土雞

主要景點

五連池:映月池、香菱池、蓮心池、醉春池、碧雲池
小格里自然風景區
油鹽寺
大小天池
羅家大塘
神女峰
姑嫂峰
狀元村:白果樹
悠谷森林山莊
美好鄉村:大木山
蕪湖第二高峰:城山
天然溶洞:九龍宮
太平天國遺址
新四軍根據地:胡村

旅遊項目

生態格里,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作為天然氧吧,養生福地,常年平均溫度19℃,是一絕佳的避暑勝地。目前,已有不少遊客來格里旅遊、度假、休閒,客人主要來自於蕪湖、合肥、銅陵等周邊城市,並有旅遊團隊、自駕車隊,老年度假避暑,青年學生探險、戶外運動,白領前來放鬆休閒度假。

森林生態游

小格里自然風景區是北緯31°僅存的原始次森林,也是華東地區保持最好的原始次森林,景區總面積近24平方公里(含格里景區),大大小小的山峰共有99座,林木蔥鬱,植被良好,森林覆蓋率高達90%,動植物資源豐富,奇花異草遍布,現已發現動物資源200多種,植物2000多種,是華東地區不可多得的天然的生態寶庫。
帶著孩子和家人,或是休閒的漫步在這片原生態的森林裡!
與三五驢友結伴,自由地探險於綿綿的群山中!
挖竹筍、采蕨菜、摘野果、打板栗

休閒度假游

格里村(現稱靄里)為群山環抱,綠水纏繞,山水相依,空氣清新,風光旖旎,被稱為“世外桃源”、“養生福地”!
村莊地處三市三縣交界之間,遠離城市,方圓20公里無工業企業!土壤微量元素豐富,每克土壤含硒3.34微克,非常有利於人體健康!
格里村的風景全村共約2300人口,600餘戶家庭,是遠近聞名的長壽村,這裡人口平均壽命達到80.1歲,比全國人口平均的75歲高出5歲多!目前已有部分上海、南京等地的老人來此養生、度假、避暑!
格里村,舉目四望,山上樹木蔥蘢,蒼翠欲滴,山下碧水潺潺,清澈見底;走近每個自然村落,只見綠樹掩映下的屋舍粉牆黛瓦,錯落有致。村民生活恬淡,怡然自樂。
不少合肥、南京等地的白領選擇周末來此度假休閒。

農莊採摘游

果蔬採摘、垂釣戲水、土雞養殖、節氣活動。溯溪、高空速降、漂流、 野外宿營、垂釣、篝火、採茶、挖筍、攀援。

人文歷史

唐代詩人李白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慕居於此,留有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山中問答》名詩一首,山水勝景受到詩人讚美。詩中的“別有天地非人間”是唐代詩仙李白稱讚這裡是人間仙境。
小格里自然風景區

晚唐詩人羅隱

小格里風光讓人目不睱接,美麗的傳說更令人充滿遐思。羅家大塘、油鹽石、姑嫂峰、二嬌臨妝等自然景觀背後,都有一個個出神入化的故事,聽起來使人如痴如醉。羅家大塘相傳為晚唐著名詩人、文學家羅隱後人所築。
小格里自然風景區
羅氏家道殷實,號稱羅百萬,家有兩千金小姐,因久居山中無樂,一次出門看了水鄉的賽龍舟,便遐想著自家門口如有一口塘,在其間盪槳嬉水應另有一番情趣。羅百萬洞悉女兒的心思後,便叫人挖了這口塘,並用搗爛的糯米與沙石糅和築成塘埂,至今仍堅固異常。一池碧波,綠樹倒映,叫人嘆為觀止。油鹽石相傳古時那石下有兩洞,一洞長年流油,一洞出鹽,一老財貪心過大,令人將洞鑿大,意想多出油鹽,不料從此那石下兩洞一洞流水,一洞乾涸,故事給後人增添了不少的想像和思索。姑嫂峰相傳有一樵夫上山打柴,日久未歸,姑嫂二人相攜前去尋找未果,久佇瞭望,終化為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