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和陀螺

小孩和陀螺

1738年,夏丹在沙龍展出這幅畫,同時展出的還有姐妹作《拉小提琴的年輕人》。 這兩幅畫既可看成是真實人物的肖像畫,又可視為風俗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孩和陀螺
  • 外文名:Fanciullo con la Trottola
  • 創作者夏爾丹
  • 創作年代:1738年
  • 類別:帆布油畫
世界名畫,作品賞析,畫家簡介,

世界名畫

【風格】現實主義
【題材】風俗
【規格】67cm×76cm
【材質】 布 油彩
【現存藏處】巴黎 羅浮宮

作品賞析

夏丹畢生從事肖像畫的創作,但其肖像畫風俗畫往往難以區分。 雖然很難分類,但其作品的藝術魅力,和受公眾喜愛的程度,絲毫不受影響。
《小孩和陀螺》是夏爾丹的代表作。畫面上,兒童身邊的桌子上放著書和筆,暗示他此時也許應該做完功課再玩耍,但夏丹卻避免任何強烈的道德說教意味,相反地,他以完全超然的態度來描繪畫中人物,幾乎把小孩當成靜物,畫中無生命的物體來表現。 他所用的色彩簡單明晰,只在男孩的藍色背心上,加了一些比較明亮的色彩,使帶有童稚而真實的兒童形象躍然紙上,而在同時代的群體肖像畫家霍加斯筆下的兒童,往往是面目醜陋的侏儒,相較之下,夏丹更真實地抓住了童心,其完美的程度,有如他抓住了畫中主體的內在質地一般。

畫家簡介

讓·巴蒂斯特·西蒙·夏爾丹(1699~1779)出生於巴黎的一個細木匠的家庭,曾師從於學院派畫家卡茲,並在美術學院所屬學校學習過。29歲時因其靜物畫出色而被選為美術學院院士,他年輕時作品追求裝飾效果和表面趣味,但後來就轉為深入而細緻地研究對象實物,在特定環境中呈現的本質狀態和它與人之間的關係,旨在探索描繪物之精神,借物以傳達畫家社會理想和美學理想。畫家生活在第三等級中間,終生觀察研究下層的人物狀貌和生活風俗以及他們的內心世界,發現他們平凡中蘊含著真善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