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凌河

小凌河

小凌河,蒙古語稱“明安河”,古名“唐就水”。隋唐時則為“彭盧水”。遼稱“小靈河”。元代改“靈”為“凌”,“小凌河”亦稱“凌川”。小凌河、後一直沿用此名。明代稱錦州附近的河段為“錦水”或“錦川”。朝陽流段隔松嶺山脈,與大凌河並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小凌河
  • 英文名稱:Xiaoling River
  • 別稱:凌川
  • 所屬水系:小凌河水系
  • 地理位置:遼寧省西部
  • 流經地區:朝陽、連山、凌海、錦州
  • 發源地:建昌東北境樓子山
  • 主要支流:女兒河
  • 河長:206公里
  • 河流面積:5 475平方千米
  • 平均流量:3.98億立方米/年
  • 落差:645.9米
  • 封凍期:約80天
幹流情況,水文特徵,主要支流,大車戶溝河,黑牛營子河,滾龍河,四台營子河,根德營子河,五十家子河,良圖溝河,北小河,女兒河,百股河,流域概況,治理開發,防洪工程措施,生態工程措施,橋樑涵洞,

幹流情況

小凌河小凌河古名“唐就水”、“參柳河”。蒙古名為“明安河”,遼、金時稱“小靈河”,元代改為“小凌河”,亦稱“凌川”。
小凌河發源於建昌縣東北部的樓子山東麓,轉入朝陽縣南部的瓦房子鄉,取東南流向,經瓦房子鎮,注入元寶山水庫。然後折轉東流,至六家子鄉又轉向東北流,於黑牛營子納入黑牛營子河(發源於朝陽縣長在營子鄉的大西山,流長18公里)。再東北流,經王倫溝鄉,至羊山鄉大四家子村納入大四家子河(發源於朝陽縣單家店鄉道樹溝的鏡子山北側,流至車戶店納入北四家子河。兩流匯合後南流,南至、北廣富營子之間,又納入五花吐河財南流至大四家子折轉向東,於大四家子村東匯入小凌河。北四家子河源於北四家子鄉梁頂村,流長15公里;五花吐河源於大馬腰營子溝里,流長12公里)。而後流經東升鄉,瀉入深山峽谷之中。形成折曲迴環之勢。直至黃土坎子經秀的黃土坎子村東,河道方變開闊。河水繼續東北流,於二十家子鎮南折轉東南流,同時納入西營子河(發源於西營子鄉川心店的老爺嶺,流長18公里)。再向東南流,於根德鄉的乾水河納入根德河水(發源於錦西縣缸窯嶺鄉,流長20公里)。由此,河水轉向東流,穿過東大屯鄉中部,於大屯鄉東南形成較大回水後轉向東南又東北流。進入松嶺門鄉界,河水又轉向東南流,於松嶺門鄉良圖溝納入北來的良圖溝河水(古名“水獺河”,蒙古語“哈六圖河”,源於七道嶺鄉的黃蓋村,流長25公里)。之後,河水向西又轉東,流至松嶺門鄉李家屯出朝陽縣界入錦縣。最後,穿過錦州市南郊匯入渤海。
小凌河在朝陽市境內總流長為116公里,流經建昌、朝陽2縣的12個鄉(鎮),其間建有5座中、小型水庫,流域面積為2065平方公里,其中朝陽縣為1810平方公里。基西南與六股河為鄰,西、北、東3面為大凌河所環繞,朝陽流段隔松嶺山脈與大凌河相併行。主要支流有黑牛營子河、大四家子河、四台營子河、西營子河、根德河、良圖溝河等。
小凌河屬山溪性河流,處於朝陽市境內的上、中游多荒山丘陵,水土流失嚴重。夏季多雨,河水暴漲暴落,而春、秋、冬三季,河水則清澈透底,常流不息,有些河段冬季亦不封凍。所產河魚清潔明淨,味道極其鮮美,明、清時曾被列為朝中貢品。近年來,雖有廢水流入,但水體污染並不嚴重,尚為清潔。
小凌河的源頭在建昌東北境樓子山(海拔645.9米)東麓,北流轉東入朝陽縣,又東流入凌海市境內,經雜木林子之南、金沙鍋之北,左受老虎關河。又經班吉塔之南、錫匠溝之北,左受北小河。又東經龔家溝北、金家嶺南,北流轉東,經廖家屯南,左受田家屯水。東南而東,經大牛屯北,至戴網戶屯東南,左受氂牛河。又東至墩台山西側,轉向南流,經小齊屯之西,南流入太和區境內。又西南流,經四方台西北,轉向東南,經王胡台、白三家東北,抵姜家屯東山,被阻而左,沿山腳流向東北,至懶漢山南麓,受阻東折,流入錦州盆地。入口處南北二山夾河對峙,是興建水庫的良好壩址。河又東流,經羅台子之南,又轉向東南,至化工一廠之北,被阻於礫岩殘丘,水流轉北,又東流至錦州城郊,左受二朗洞水。又轉東南穿過鐵路橋南流,河中土壩攔水為湖,河又南流穿過西大橋,經太和街和水文站東側,至和樂里東南角,右受小壩溝水。又轉向東,迴繞於古城南側,又東流,經南大橋,又蓄水為湖。又東流,水流趨左,因受堤阻又轉向右,右岸有女兒河來會。又轉向東北,左受石橋子水。又東北而東,經大八家子、西百官屯之南,左受百股河。又東至紫荊山下,轉向東南,流出錦州盆地。河出山口,流入平原,左出灌渠流向東南,河又南流右轉,繞望海山東麓,蜿蜒而南,經臥龍山門家窩棚之西,小邊外之東,右出灌渠流向西南。河又東流經高山堡之北,東南流至螞蟻屯東,左受乾溝子之水。又東南抵堤,轉向西南分成兩支。右支初向西北,繼而又轉向西南,經娘娘宮、潘屯等地東南,右受百水壕河。至邰屯鹽場之南,右受泉眼溝水。又西南,右受鞍子山水。而後,南流入海。右支下游原很深闊,台子屯、龍王廟(鹽場)以南一段舊名為馬蹄溝,俗稱東海口,其東北的北凌(原名北碼頭)等地原來都可泊船。清末民初商務甚盛,後因河淤海退,航道日淺遂不通航,現已乾涸。左支曲流而南,經集中屯、何屯之西,在南凌(硝鹽鍋)東南、錦州綏豐鹽場之西,南流入海。河深水旺,現為主流。
小凌河地理位置小凌河地理位置

水文特徵

小凌河全長206公里,錦朝(錦州市,朝陽市)邊界段長5公里,錦州市鏡內段長88公里,凌海境內段長59公里,太和區內段長25公里。
小凌河
小凌河流域面積5 47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3.98億立方米/年,年最小流量為0.55億噸。它接納了錦州市城市區域的全部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小凌河地表水是沿岸地下水的補給源之一。
小凌河屬山溪性河流,上、中游多荒山丘陵而且植被很差,水土流失嚴重。小凌河有許多支流,大雨時眾水猛集,極易泛濫。小凌河封凍期約80天。冰厚時可人行。

主要支流

大車戶溝河

發源於六家子的前魏營子,北流至大車戶溝入主河道長約5公里,中下游常年有水。

黑牛營子河

發源自黑牛營子南,東流2.5公里進入主河道。

滾龍河

亦稱小凌河(北源)發源於單家店的下抬頭溝,南流16.4公里,至羊山,繞過團山子與南源匯合。流域面積277平方公里。

四台營子河

發源於王營子的過梁溝,北流7.5公里,於羊山的水泉溝進入主河道,流域面積123平方公里。

根德營子河

葫蘆島境內的山嘴子,經橫山子流入朝陽縣境內,北流14.6公里,在斑營子附近注入小凌河,流域面積126平方公里。在橫山子附近修建有一小型水庫。

五十家子河

廣泛匯集西營子一帶松嶺南坡雨水,於二十家子進入小凌河,五十家子以下,一般有小量常年流水,總匯水面積106平方公里。

良圖溝河

發源於北票的巴圖營子,南流至小二十家子附近進入朝陽縣境,接納大馬廠、上良圖溝、大四家子等溝岔流水,於松嶺門匯入小凌河。南流29.5公里,是小凌河的較大支流。

北小河

是義縣西南部和凌海西北部的重要河流。源頭在義縣西境石塔山南麓的岑.溝。東南流經三寶屯、舊燒鍋,左受柳樹溝水。轉南,左受地藏寺水。又南經帽山(海拔334.9米)西麓,右受靰鞡草溝之水。又轉西南,經水家溝西北,流入楊樹溝,故稱楊樹溝河,是地藏寺鄉的唯一河流。但因雨後乾涸,故俗稱地乾河。又南經韋家房身之東,至鐵匠屯,左受大廟河,右受牛樣子溝水。又南流入留龍溝鄉。轉西南至馮家屯,左受小嶺子河。又南經寶泉溝之西,轉西又西北,經許家屯南,又西流入凌海沈家台鎮境,被稱為“北小河”。西北流,右受拉拉屯水,至宋家屯西南,又折向東南,至馬杖子東南,右受湯池河。南流經張槓屯之西,轉西南,穿錦赤公路,至大二道河子屯東南,故亦稱二道河子。左受王九溝水,右受雷家溝水。又曲折而南,穿過山峽,流入班吉塔鎮境。經劉家店之東,轉東南,右受羊草溝水。又東南而東,左受瓜賈寺水,經郭大屯東南,左受雙塔子水。轉西南經白善屯西北,至小寺之南,右受宋家溝水。至火神廟屯,南抵于山,沿山開渠,左向東流,灌溉鴿子洞等地。本河仍向西南,至朝陽寺山(海拔297.2米)東南麓轉南,至地藏寺屯東北,轉東南流入小凌河。全長約44公里,義縣境內段長23公里,凌海境內段長21公里。支流較多,形成樹枝狀水系。

女兒河

蒙古語稱“鄂欽河”或稱“烏馨河”。古稱“屠河”“徒河”源頭在興城縣藥王廟鄉西南側張茂山(海拔696.7米)東北麓。北流穿魏塔鐵路,轉東北,左受五股泉水。經杜家屯之南,左受北廟溝、李快溝之水。至蓋家窩棚之南,右受藥王廟、徐家屯等水。又東流,左受何家屯水。至中盤嶺北,折而向北,經壓兒山西、裴家屯東。又轉東北,經塔底下之南,穿過公路,經立興店之西,右受宗家溝水。計行興城縣地約20公里,寬約30米。平均流量1.5立方米/秒,迅期流量70立方米/秒。東北流入錦西境,至冷屯以東,左受金家河。又東流北轉,右受啞鹿溝水,左受柳荊溝水。又經雞皮嶺西北,轉而向東,左受香爐山河。經火屯之南,東流北轉,經水口子,左受簡屯河又經望寶山之東、戴機房西北,至四家子以東,右受上邊水。在夾山屯北穿過縣道,北流經佟家屯東,左受長木溝水。又東北,左受閻家溝水。又曲向東北,經磚瓦房、砟子窯、三股哨等地,左受涼水井子河。又東流,右受龍王廟河。又東流,經鋼屯之北,曲向東北,右受鋼屯東河,左受塔子溝水。又東北經安昌峴東南、小田屯西北、小曹屯、河南屯之東,左受三家子河。東北流入烏金塘水庫,右受倒流河,左受八道河。出庫後,東北而東,經筆架山之北、高家屯之南,左受南票河。又東至黃土坎東南,穿過南票路萬家屯橋,左受松樹溝水。又曲向東南,成為虹螺峴鎮與台集屯鄉的天然邊界。經英房子、邊壕子等地,又東成為金星鄉北界。曲流而東,經臥佛寺、花亭子、於家窩鋪之北,又東流成為葫蘆島市與太和區之界,左受湯河。至高台子以東,穿過錦州鋼屯公路。經小馬廠、金廠堡之南,東流至瀋山鐵路。女兒河在葫蘆島內段長98.6公里,葫蘆島與太和區共同邊界段長約9公里。在葫蘆島的流域面積為1271平方公里,最大洪峰為50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為0.2立方米/秒,年輸水量1.9045億立方米。河中原產穿晴鯽魚,清代曾列為貢品。河穿鐵路橋進入太和區境,右受虹螺峴河,沿大架山北麓流向東北。經溫家屯、小平山(海拔33.9米)之南,右受松山河。又東經小石山(海拔54米)之北、水源地之南,穿過女兒河橋,沿南山北麓東流,經馬群溝之北,至劉家屯東南,再穿女兒河大橋,又東流至劉北屯之北,匯入小凌河。全長142.6公里,太和區內段長約15公里。
女兒河流域面積1510平方公里,在邊沿子、烏金塘、小寺等地設有雨量、水文等站。1959年大水徑流量為8720立方米/秒,1970年曾斷流,平均徑流量為4.85立方米/秒。烏金塘以下的流量在常水期和枯水期受水庫放水的影響,多年平均輸水量為1.9億立方米。在四家子、方屯、鋼屯、郭家園子、火台子、臥佛寺、薛西、薛東等地建有提水站。在大架山西麓提水向南,灌溉管家屯、柏家屯等地。
女兒河下游坡緩,泄洪能力差,槽身不穩,易於漫溢。右岸自金星屯至高台子,左岸自高台子至瀋山鐵路築有河堤抗禦洪水。下遊河床寬約150米,水寬約20米,洪峰大,退水快,枯水期長,平時各道口可通車。

百股河

明朝稱為小蛤蜊河。近代始稱百股河,是因它流經百官屯,由“百官”二字的讀音演變而成。其上游為大勝河,源頭在凌海翠岩鄉東北角的311.6高地,東南流至爛泥塘子,轉西南,經長嶺溝及上、下蘇家溝,轉東南,經老邊屯,穿過錦赤公路麻地橋,左受梯子溝水。又東南經大勝堡東北、歡喜嶺西南,左受關家溝水,右受老虎溝水。又東南經老邊牆子西南、帽兒山東北,東流穿錦赤公路橋,右受大興溝、石門溝水,左受小洞山水。轉東南,經舊燒鍋之西,又南流至保屯之東。再轉東南,經范屯之南,東流經亮甲山、營盤之北,穿錦阜公路和錦承鐵路,經楊屯西南、牛屯東北,又東南,左受二道河(大茂河)。在鄭屯之西,穿公路橋,曲向東南,經邵屯東北、姚屯之東,又東流,左受頭道河。沿紫荊山西麓南流,經百官屯西側流向西南,穿京哈公路和瀋山鐵路,經百股(西百官屯)之東,南流入小凌河。全長約28公里。平時流量很小,可以涉渡。至於汛期則時或暴漲,威脅沿岸地區。右岸金屯至姚屯之間、左岸百官屯西側各有一段河堤防禦洪水。上流在歡喜嶺附近建有小型水庫。沿岸有魯屯、鄭屯、水泉、百股等提水站,下游右岸有排水站,利用河道排泄姚屯附近窪地之水。

流域概況

小凌河是遼寧省西部較大河流之一,流域位於東經120°06′~121°21,北緯40°55~41°21′之間。小凌河西鄰六股河,南鄰興城河、連山河,北部和東部與大凌河毗鄰。小凌河發源於朝陽縣的助安喀喇山,自西北向東南流經朝陽、南票、凌海、錦州等市、縣(區),於凌海市娘娘宮鄉的龍王廟附近注入遼東灣,幹流長206km,流域面積5153km2。小凌河流域呈長方形,東西長90km,南北寬60km,地勢自西向東,由南北向中部傾斜。小凌河山河營子以上,河流穿行山谷之間,河道彎曲,兩岸植被較差,河床比降為1.27‰~1.52‰。自山河營子以下河道進入丘陵及沿海平原區,河床比降為1.13‰左右。其左岸即為大、小凌河沖積平原,右岸除有少量沿河平地外,基本屬於丘陵地帶。

治理開發

防洪工程措施

根據工程區河道特點及兩岸國民經濟發展需要,防洪工程主要包括3種型式,即堤防工程、險工護岸工程及河道清淤疏浚工程。工程措施以險工護岸措施為主,人口及耕地較為集中的鄉鎮段修建必要的防洪堤,並結合河道清淤疏浚清除擠占河道、阻礙行洪的建築及生活垃圾等,對淤積嚴重河段進行人工清淤,恢復河道行洪能力;工程措施以堤防工程為主,通過完善堤防布置,並對現有堤防整修加固,使下游平原區段堤防達標連線,並治理穩固岸坎,通過河道清淤疏浚恢復河道行洪能力。

生態工程措施

小凌河河道生態治理在控制洪水風險的基礎上突出生態建設,兼顧經濟效益,因地制宜,統一規劃、分區實施、突出重點。以生態建設及生態自然恢復為主,通過布置護岸林及退田還河生態封育等方式恢復河灘植被,防風固灘,改善河道生態。在城區段、支流入匯口、重點排污口處等主要污染源下游建設生態蓄水工程,提高生態用水保證率,淨化水質。河源地區應以水土保持為主,進行坡面、溝道治理及生態封育,涵養水源,環境保護,可考慮建立河源自然生態保護區。結合新市鎮規劃、現有交通幹線、上下游不同河段,選擇具有普遍代表性和生態恢復成果社會影響力大的河段作為試驗示範段進行重點治理。

橋樑涵洞

在錦州市內小凌河上建有七座大橋:1、小凌河西大橋。2、小凌河凌川大橋。3、小凌河南大橋。4、小凌河百股大橋。5、小凌河雲飛大橋。 6、小凌河福州街步行橋。7、小凌河寶地步行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