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張嘎(孫立軍執導動畫電影)

小兵張嘎(孫立軍執導動畫電影)

動畫影片《小兵張嘎》是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北京電視台等聯合攝製的動畫電影,由反映抗戰的愛國主義現實題材電影《小兵張嘎》改編而成。影片講述的是1943年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國華北、華東等地異常激烈的戰鬥。本片榮獲2005年第11屆中國政府華表獎優秀卡通片獎。

基本介紹

  • 導演:孫立軍
  • 主演:孫立軍,姜昆
  • 出品公司:北京紫禁城影業有限公司等
  • 對白語言國語
  • imdb編碼:彩色
  • 中文名:小兵張嘎
  • 外文名:The Litter Solider ZhangGa
  • 出品時間:2005年
  • 製片地區:中國
  • 類型:戰爭;歷史;動畫
  • 片長:102分鐘
  • 上映時間:2005年
  • 色彩:彩色
  • 主要獎項:2005年第11屆中國政府華表獎優秀卡通片獎
電影視頻,影片劇情,幕後,

影片劇情

動畫影片《小兵張嘎》故事發生在白洋淀,它連線著大運河,是日軍大量的糧食、物資,尤其是保障重要戰略物資的大規模轉移運輸的關鍵所在。八路軍游擊隊偵察到日軍大量武器在近日將途徑此處運輸到戰鬥激烈的南方戰場,游擊隊接到上面的命令,要求他們毀掉這些軍火。但是派去火車站偵察的老鐘被敵人發現,逃到了鬼不靈村。這時,嚮往成為革命英雄的熱情少年張嘎營救了老鐘,隨後日軍掃蕩村子,不僅嘎子的奶奶被殺,老鐘也被俘虜。嘎子帶著仇恨以及對戰鬥生涯的嚮往,去尋找游擊隊,終於巧遇羅金保,如願進入雁翎隊,成為夢寐以求的小偵察員。

幕後

2006年6月9日,由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孫立軍牽頭、600多人耗費6年時間製作的中國原創動畫電影《小兵張嘎》,在完成近一年仍舊無緣影院之後,終於被當作第五屆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漫畫節的開幕影片,在校園裡舉行了簡樸的首映式,第一次有機會正式面對觀眾。
孫立軍解釋說,中國去年生產電影260部,走進影院的只有二三十部,90%的電影觀眾看不到。《小兵張嘎》去年8月榮獲了中國動畫電影的最高榮譽獎——電影華表獎,但該片卻一直卡在“發行”的問題上,發行部門給投資商的論證中說:“現在中國電影市場的行情非常不好,這個卡通片不可能收回成本。”
孫立軍告訴記者,他的製片人和投資商已經談了幾個月,但毫無進展,他只好自己又開始披掛上陣,去扮演行銷的角色。
自1999年開拍到2005年完成,6年來,《小兵張嘎》動用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眾多創作人才,創作隊伍最多時達到600餘人,劇本修改了18次,投資總額總計1200萬元。對《小兵張嘎》的重新演繹,孫立軍極為慎重。“嘎子是三代人心中的英雄,劇本改變大了觀眾不認同,我們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避免了鮮血場面和暴力鏡頭,同時加入了很多時尚創作理念。”
孫立軍最初想製作一部中國原創低齡化動畫電影,只是給孩子看,不給成年人看;內容上想做出一些突破。
孫立軍說,和華麗的迪斯尼卡通片相比,首部演繹“紅色經典”的動畫版《小兵張嘎》突出渲染中華民族的“樸素”風格。嘎子的形象“質樸”、“可愛”、“機智”、“勇敢”。奧特曼雖然有高科技的武器,也不能代替嘎子的“小米加步槍”,動畫版《小兵張嘎》對於吃著麥當勞、肯德基長大的孩子是必須補充的精神營養。
“《小兵張嘎》結束了北京沒有自產動畫電影的歷史。”孫立軍表示,花6年的時間做《小兵張嘎》,不可能是一味強調賺錢,是因為它曾經感動過很多人,包括他自己在內。孫立軍形容《小兵張嘎》的製作期有些“悲壯”,同時,他也將2004年看作是《小兵張嘎》的春天,在劇組資金最緊張的時候,北京市委宣傳部、電影局等單位伸出了援助之手;在《小兵張嘎》的聲音合成期間,於藍鄭洞天姜昆李琦等演藝界知名人士紛紛義務配音,不拿分文
《小兵張嘎》在創作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從改編、造型、場景、創作、背景、特效、三維、圖例、聲音以至於將來到發行、推廣等等,孫立軍說匯集成的文字已經有幾百萬字了,大約可以出版7本教材。剛剛出版的《使命》一書就記載了影片6年來的創作歷程,精選了16萬張畫稿中的資料,解析了動畫電影的全部創作過程。孫立軍說,他就是要給動畫產業提供一個信念,如果這樣一個不被人看好的題材都贏利了,那些商業題材應該不會不賺錢。
在孫立軍看來,《小兵張嘎》可以創兩億元的產值,但現在投資商對於是否繼續投資還處於徘徊階段,因此,從開發遊戲、光碟到建立專賣店、“小兵張嘎主題公園”到手機下載經典場景等等,他的所有夢想至今還都停留在紙上。
一路碰壁,但孫立軍看上去沒有任何失落感,“中國人要有自己的動漫,如果滿街都是米老鼠,那才是中國動漫的悲哀。”
動畫《小兵張嘎》爭創三個“第一”
國產動畫影片《小兵張嘎》公映之日作為導演的孫立軍卻很自信,他說,《小兵張嘎》已經創造了兩個“第一”――結束了北京沒有自產動畫電影的歷史;第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國產卡通片,但是最想創造第三個“第一”――國產動畫影片票房第一
“中國文化經常被‘老外’戲說,比如美國製作的動畫《花木蘭》。美式幽默與中國文化有先天距離,有那么豐富的文化背景,為什麼中國本土動畫創作不景氣?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國產卡通片特別沒市場,觀眾不愛看,做一部賠一部。2000年,我著手創作《小兵張嘎》時,就想嘎子的故事曾經深深地打動過我,希望也能打動新一代的觀眾。在北京電影學院這樣一個崇尚個性的地方,我高唱‘紅色經典’,是因為我堅信,‘紅色經典’在中國永遠有生命力,因為它與現實結合緊密。”
這部由孫立軍導演的,由北京市委宣傳部、紫禁城影業公司和民營企業共同投資的《小兵張嘎》已經完成近一年,還沒有公映。孫立軍說,這不是單純賺錢的問題,還涉及到國產動畫到底能占多少市場份額,今後人們還有沒有信心給國產原創動畫投資的問題。他說韓國的動漫曾經被日本占領,但經過韓國政府的扶持,已經緩過勁兒來,他希望我國政府能夠給予動畫行業更多支持。其實,《小兵張嘎》已經獲得了廣電總局投資50萬元的資助,去年還獲得了政府“華表獎”。但是孫立軍的內心壓力還是很大,因為就投資1200萬元的《小兵張嘎》而言,孫立軍希望可以做到兩個億的產業回報。“許多人都認為現實主義題材尤其是革命歷史題材不討市場的巧,因此,國產動畫不是神話就是傳說,現實主義題材創作成為空白。我認為,這恰恰是最大的問題――低幼化的題材缺乏感染力,缺乏創造力,缺乏有針對性的價值導向,也缺乏對市場的研究。如果做一個故事進入院線放映,故事本身必須具備影響力,題材要耳熟能詳,有文化和倫理主導,有積極意義。爺爺、爸爸才有可能帶著孩子進入電影院。”孫立軍說希望《小兵張嘎》能有這樣的市場影響。
事實上,6月份舉行的北京電影學院動漫節上,《小兵張嘎》作為開幕式影片,原定200個孩子來看的小放映廳結果來了1000多人。根據觀眾調查,85%的孩子認為“非常好”,“願意來看”;3%認為“一般”,12%認為“不錯”。這個結果,給了原本忐忑不安的孫立軍很大的鼓舞。
《小兵張嘎》是孫立軍6年前的創意,六年來,他和他的學生一共畫了15萬張畫稿,動用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600多人的創作隊伍,劇本修改了18次投資總額總計1200萬元。對《小兵張嘎》的重新演繹,孫立軍說“嘎子是三代人心中的英雄,劇本改變太大了,觀眾不認同;沒有創新,影片勢必缺乏審美新鮮感。於是,力圖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避免了暴力鏡頭,同時加入時尚創作理念”。當然,“華表獎”授予《小兵張嘎》的理由之一,也是作品實現了“創新”。
首先是結構創新。在保留小說《小兵張嘎》原來經典段落的基礎上再延展。比如原來劇中高潮是嘎子扔炸藥包炸炮樓,現在改成燒火車,把鐵道游擊隊里的情節引進。嘎子的形象更符合現代審美習慣,突出小英雄的頑皮、吃苦耐勞和節約等個性。在人物關係上,增加了反派人物牛隊長,藉助姜昆黃磊等配音演繹矛盾衝突。同時,表演也有突破。與傳統國產卡通片表演程式化不同,《小兵張嘎》注重性格塑造,力圖契合人物身份。
從1989年整個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專業只有一位老師,到2006年動漫學院已有500名學生和28位老師,北影每5名學生中就有一個學動畫,年輕的院長孫立軍應該是一個能堅持的人、能創造的人。希望這一次,他的笑容也能堅持到最後。畢竟,驗兵之日就在眼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