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動力性腸梗阻

小兒動力性腸梗阻系因腸管神經功能異常引起的腸管蠕動功能紊亂而產生的腸梗阻,也稱之為麻痹性腸梗阻或假性腸梗阻,小兒發病率較成人高。因機械性腸梗阻與動力性腸梗阻處理原則上有很大區別,故須掌握小兒動力性腸梗阻的基本特點,以得到早期正確的處理。

基本介紹

  • 別稱:麻痹性腸梗阻、假性腸梗阻
  • 英文名稱:dynamic ileus
  • 就診科室:普通外科
  • 多發群體:小兒
  • 常見症狀:腹痛、腹脹、嘔吐及不排便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1.繼發性
並發於其他疾患,小兒尤其是小嬰兒,多種重症疾病均可引起腸麻痹,如腸炎、敗血症、肺炎等,腸麻痹的發生機制是由於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所致,交感神經對腸道的作用為抑制性,故受到抑制後腸蠕動消失,正常蠕動時腸道內的氣體及液體隨時被吸收或向下推進,所以小腸平時不含氣體,發生腸麻痹後,腸蠕動停止,吸收功能受到障礙,氣體液體滯留,使腸袢脹大,進一步喪失動力,形成了惡性循環。
2.原發性(特發性)
無明顯誘因的腸管動力異常,部分患兒生後即出現症狀,有的至少年或青年期才出現症狀,腸梗阻的症狀可持續或反覆發作,診斷和治療均較困難,病死率高,若為一段腸管動力異常,可切除或曠置該段腸管,患兒可逐漸恢復。

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為慢性,反覆發作或持續性,有陣發性加劇的腸梗阻綜合徵,而沒有腸內外的梗阻,該病症狀可在任何年齡出現,年齡越小,症狀越重,持續時間越長。
1.繼發性動力性腸梗阻
臨床表現多較危重,以腹痛、腹脹、嘔吐及不排便為主,起病時的症狀則根據引起腸麻痹的病因而異,麻痹形成後就有全腹膨脹,腸鳴音稀少或消失,嬰兒可因腹脹引起呼吸困難,早期多無嘔吐,腹脹加重後則出現嘔吐,內含大便樣物,排便次數減少,直至不能排氣排便。
2.原發性動力性腸梗阻
臨床主要表現為亞急性、慢性、反覆發作性,或呈持續性有陣發性加劇的腸梗阻綜合徵,嘔吐、腹脹、便秘為其主要症狀,時輕時重,輕時嘔吐症狀減輕,少量排氣排便,但腹脹很難消失,患兒由於長期營養吸收不良,均較消瘦發育矮小,腹部外形膨隆,腸鳴微弱或消失。

檢查

除三大常規外,血生化檢查注意有無電解質紊亂,應常規做血鈉、鉀、氯、鈣和血pH檢查,必要時做甲狀腺功能測定,以明確有無甲低等。
1.X線檢查
胃腸鋇餐透視是除外機械性腸梗阻的重要手段,動力性腸梗阻,可見近段腸管擴張及鋇劑停滯不前的現象。攝立位及臥位平片可見小腸及結腸均勻擴張充氣,有液平面,如果不能決定充氣腸袢是否為結腸,則可用少量鋇劑低壓灌腸,如證實結腸充氣擴張,則腸麻痹的診斷可以確定。
2.特殊檢查
消化道測壓及胃腸電圖檢查是診斷動力性腸梗阻的有效方法,直腸測壓或取活檢除外先天性巨結腸。

診斷

1.病史
(1)有無腹部創傷,腹膜炎及藥物中毒史  一般腹部外傷,腹膜後血腫可刺激腹膜後自主神經產生腸麻痹梗阻,腹部手術尤其是伴有腹膜炎者,手術後1~2天內多處於腸麻痹階段,手術愈複雜,腹膜反應愈嚴重,麻痹時間則愈長,可出現腸梗阻症狀。
(2)有無全身性疾患  如肺炎、敗血症、神經系統感染、腸炎等。
(3)先天性  腸梗阻症狀是否自生後即開始。
2.X線診斷
X線檢查對診斷幫助很大,攝立位及臥位平片可見小腸及結腸均勻擴張充氣,有液平面,如果不能決定充氣腸袢是否為結腸,則可用少量鋇劑低壓灌腸,如證實結腸充氣擴張,則腸麻痹的診斷可以確定,鋇餐透視可見鋇劑停滯不前。
3.特殊檢查
血生化檢查有無電解質紊亂,如血鈉、鉀、氯、二氧化碳結合力、血鈣、血漿蛋白等,甲狀腺功能測定有無低下,直腸測壓取活檢除外先天性巨結腸。

治療

1.繼發性腸梗阻
應針對原發病給予治療。一般均採用非手術療法如禁食、胃腸減壓;腎囊封閉可以預防嚴重腹脹。
2.無機械性腸梗阻
可套用新斯的明促進腸蠕動。肛管排氣,小量2%肥皂水或小量3%鹽水灌腸等刺激結腸活動,也有助於減輕腹脹。靜脈營養對各類動力性腸梗阻患兒非常重要。
3.假性腸梗阻
患兒胃腸道運動可以隨營養狀況的好轉而改善,隨著營養不良的發展而惡化。營養支持的目的是使患兒能夠正常發育,減少併發症,儘可能的緩解症狀。某些患兒需部分或全部胃腸外營養。
4.其他
如懷疑腹腔內有外科情況,或經非手術療法腹脹仍不改善,並且結腸已完全空癟時,則應考慮剖腹探查。根據患兒情況及手術當時所見,給以腹腔引流、腸系膜封閉或腸減壓、腸造瘺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