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流層波導電波傳播

在某些氣象條件下,對流層中可以形成具有一定強度和厚度的準水平大尺度層結。頻率足夠高的無線電波,在適當的發射方向上,可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進入其內,如同在波導管中一樣,以異常低的衰減進行傳播。這就是對流層波導傳播。對流層波導出現的機率很小,不可能套用於可靠的通信系統,但可用於電子偵察和干擾系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對流層波導電波傳播
  • 外文名:The troposphere waveguide wave propagation
  • 出現機率:很小
  • 用途:可用於電子偵察和干擾系統
簡介,形成波導的條件,相關套用,配圖,

簡介

對流層波導的特徵部分是波導層,其折射模數M的梯度<0(M-單位/公里),折射率N的梯度公里),並且,式中ɑ和h分別為地球半徑和海拔高度。波導層可能接地或懸空。當接地時,對流層波導即波導層;k懸空時,對流層波導除波導層外還包括下墊層的全部或一部分。在下墊層中,>0(M-單位/公里)。波導的頂是波導層中折射模數達到最小值M1的點;波導的底是下墊層中折射模數達到M1值的點或地面。底部接地的波導稱為接地波導;底部離地的波導稱為懸空波導。圖中左部為波導的折射模數M隨高度h的變化和其他主要參數。其中hd為波導高度,即波導底部離地高度;D為波導厚度,即波導頂和波導底的高度差;δ為波導層厚度;和分別表示波導層和下墊層的折射模數的梯度;墹M為波導強度,即折射模數在波導層的總變化量。

形成波導的條件

形成波導的氣象條件是逆溫層和濕度的隨高度劇減。建立這個條件的大氣過程主要是:①蒸發過程(由於海面和水面的水汽蒸發而在貼近水面處形成高濕度層);②輻射冷卻過程(晴空夜晚,由於地面冷卻而形成逆溫層);③平流過程(陸地上的乾暖空氣吹向濕冷的海面);④氣流下沉過程(在高壓區,下沉氣流絕熱壓縮而增溫,並輻射於濕冷的下墊氣層上)。結合這一過程,考慮天氣形勢以及各部位的風向、下墊面的特點,並進行一定的特徵量的測量,即可對波導進行預報。總的說來,高壓形勢有利於波導。

相關套用

套用射線理論可將波導傳播概略地表示為圖中右部的發自T點的射線。當初始俯、仰角小於臨界角θ時,射線在波導中傳播;大於θ婞時,射線則會穿出波導。波導層中的某些點有多條射線通過即形成干涉區,而某些區域沒有射線通過,稱為“射電洞”。這兩個區域之間為焦斑區,其周圍電平衰減甚微。這就是主要的波導層。套用折射定律,當發射點T位於波導層底部時,臨界角θc為當發射點位於波導層的上面或下面時,臨界角θ婞分別為式中hT為相對於波導層底部的發射點高度。
對流層波導不象金屬波導管那樣有銳邊界面,其厚度D(米)也不能明確確定。因此,其臨界波長也不能明確確定。根據波動理論可近似地求得臨界波長λc為
λc≈1.9×10-4D (m)
形成對流層波導的兩個條件是:波長小於λc和射線初始俯、仰角小於θ婞。  在波導傳播情況下,能量主要沿水平方向擴散,在垂直方向上則有所限制。因此,傳輸損耗與距離成正比,而並非與距離平方成正比,波導內的信號強度可能比相同距離的自由空間內的信號強度大。實際上,對流層波導是有泄漏的,當波源在波導內時,在波導外接收信號也是可能的;在視距以外,這種泄漏信號有可能比無波導時更強。根據互易定理,波導信號當然也可以外饋。理論表明,對流層波導的泄漏,不僅產生於波導和地面的不規則性,而且也可以產生於均勻波導。波導中的基本傳輸損耗Lb可表示為
Lb=32.4+20lgf+10lgd+C1d+Lc (dB)
式中f為頻率(兆赫);d為距離(公里);C1為泄漏係數(分貝/公里);Lc為耦合損耗。當波長小於臨界波長λc時,C1是比較小的。如果發射點和接收點均位於波導內,則Lc主要來自天線與介質間的耦合損耗。

配圖

對流層波導電波傳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