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姓

尋姓

尋姓是源自於中國的一個姓氏。尋,出自姒姓。夏後(氏)同姓諸侯,曰:斟鄩氏,後為寒浞所滅,子孫因為尋氏”。正因亡國,便去邑為尋氏。《尋氏族譜》記載:“自羿、浞相繼為亂,子孫失官。有以斟為氏者,有以灌為氏者,有以鄩為氏者。後去邑為尋氏。

目前,尋姓在全國的總人數大概有8萬左右,分布在各個地市,山東和湖南是尋姓人數最多的省份,“山東全省尋姓總人數超過12000人,其中金鄉縣尋姓人占全省尋姓人口的1/3還多,是探索研究山東尋姓族史的重點地區,另外梁山、汶上和費縣是山東尋姓很密集的地區,其餘散居在曲阜、單縣、榮成、濟寧、濰坊、濟南等地的尋姓人大概有4000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尋姓
  • 性質:源自於中國的一個姓氏
  • 姓氏源流:《古今姓氏書辯證》
  • 遷徙分布:尋開基地點并州(今太原)
  • 著名人物:尋曾、尋相尋祥甫尋淮洲
姓氏源流,遷徙分布,歷史名人,社港尋氏,山東尋姓,姓氏分布,人口分布,

姓氏源流

斟鄩氏,以國為氏。南宋·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辯證》云:“尋,出自姒姓。夏後(氏)同姓諸侯,曰:斟鄩氏,後為寒浞所滅,子孫因為尋氏”。正因亡國,便去邑為尋氏。《尋氏族譜》記載:“自羿、浞相繼為亂,子孫失官。有以斟為氏者,有以灌為氏者,有以鄩為氏者。後去邑為尋氏。參之樂府於音葉征”。
夏朝從“太康失國”,“羿、浞代夏”到“少康中興”的四十多年中,斟鄩氏曾兩度失國。先是在河南洛陽被后羿所滅;後是在山東濰坊被寒浞之子澆所滅。其後代有以斟為氏者;有以灌為氏者;有以鄩為氏者,後去邑為尋氏。《史記·集解》徐廣曰:“斟鄩氏,一作斟氏,鄩氏”。
西周有大夫鄩肸、鄩羅。欽定《四庫全書·姓氏譜纂》記載:“斟,斟鄩氏後。漢朝有斟尚,下邽人,四門博士,斟鄩氏後也”。嘉慶七年《元和姓纂》記載:“斟,夏諸侯,斟灌、斟尋氏後,以國為姓”。
《世本》云:“斟氏,夏同姓諸侯斟鄩氏之後,以國為氏;鄩氏,斟鄩氏之後;尋氏古斟鄩氏之後”。
《萬姓統譜》記載:“尋,河南古斟鄩之後,封於尋,與夏同姓。”西晉有御史大夫尋曾。斟鄩國滅亡後,後人將鄩氏的“鄩”字去掉“邑”旁後變成 “尋”,以氏為姓,作為本族新的血緣徽志。
“邑”字,據《說文解字》講:“邑即’ 阝’(今也叫右耳旁)”,在漢字結構理論中,代表著國都、城市、土地、國家。“去邑為尋氏”即表示他們是失去了國家的“尋國人”。從此尋姓便脫穎而出,形成獨立姓而流傳至今。

遷徙分布

尋開基地點并州(今太原)。其子孫一支遷山西榮河,一支遷往山東粱山縣黑戶廟鄉尋那裡村,一支遷安徽嘉山(明光市)和江蘇盱眙附近,一支遷江西吉水”。為山西、安徽、山東、江西、湖南尋姓祖先。
山東金鄉輩分尋貴系:昌玉文克廣之子言(延)傳 。 (昌為17世)
山東梁山汶上輩分:尋富系 學百德尚儉 萬年長如豐,“百”字是19世,2014年已有第26代如字輩人
湖南瀏陽輩分:(二世起)志達思顏孟 名賢代繼醇 英才逢盛世 道學本先民 孝友傳家澤 詩書啟後人 用能承祖緒 餘慶自長新
95年六修家譜時已經發展到最低派為“詩”字輩,第二十六代。又新增二十派是:前績昭日月、群豪貫古今、神州輝煌史、奉獻報國心
山東費縣輩分:(第九代起)思大,嘉春三復克,希化玉景懷,興明增慶廣,中道有之方,宗德延世澤,新緒繼盛昌。
安徽明光輩分:一德自 雙良果文護 仕本鐘林秀 英華翠滿庭 金玉和鳴後 堯天舜世長。
江蘇淮安市盱眙輩分:世德其昌 國家之強 貽善來本 克寶延長
雲南宣威輩分:文天開應日 國大自逢良 太(泰)昌盛世順 倫定必元方
山東曲阜輩分:德士丙建康樂萬年
銅川堡子上和張彎子輩分: 從康熙年代排起,傳承今已經發展到13世。祖聖乃榮典 克益玉(生)文(振) 建功立業 增創博愛

歷史名人

尋曾:(生卒年代待考),字子貢,西晉惠帝時御史大夫。
尋相:(生卒年代待考),隋末山西太原府人,唐大將軍。曾隨隋末劉武周起義,以將略著時。
尋祥甫:誥封榮祿大夫,後唐同光二年甲申二月初二日,由江右吉安府吉水縣新江鄉十字路楓梓神,徙居湖南長沙府瀏陽縣北鄉玉田灣。為湖南尋姓祖先,遷瀏始祖。
尋鑾煒:號管香。山西人,清鹹豐壬子科進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授職編修,國使館協修,功臣館纂修。鹹豐八年戊午科湖南鄉試正考官,(接譜注:既撤棘,我先輩晉謁行轅,殷勤接洽,欣作譜序。贈百氏其昌匾額,領去族譜一冊)為瀏陽《尋氏四修族譜》譜序。尋掌江南道監察御使,貴州道監察御使,山東道監察御使,禮科給事中任陝西潼關道。著作有《榮河縣誌》(1--2)共800頁。
尋淮洲:紅軍第7軍團軍團長。並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
尋先仰:瀏陽社港人,長征老幹部。曾任西北兵工委員會主任。湖南省高等法院副院長。《尋氏索源》 所謂四野後勤部長和湖南高院院長的記載有誤,湖南高院的院長長期由起義的曹伯聞擔任。
尋寰中: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黨的十七大代表。

社港尋氏

譜載尋氏自有夏斟鄩氏受封諸侯,子孫襲尋為氏。始祖祥甫公,後唐同光2年(924)由江西吉水縣新江鄉因世亂遷湘,開基於瀏陽縣蓮溪鄉玉田灣。傳若干世,至元末衍為忠一等八房。惟忠六公世居玉田,衍為志和、志傑、志善、志禮、志益五房,分支遷瀏邑東鄉、南鄉、華容、萬載、湘陰、長沙、蒲圻、新田、平江等處。族譜始修不詳,續修於清乾隆60年(1795),道光28年(1848)三修,光緒8年(1882)四修,民國9年(1920)五修,1995年六修。族人聚居於社港市等處。至1948年,男女丁口約12000餘人。同治元年(1862)建宗祠於社港市,1930年毀於火,1937年重修。今山西榮河、山東金鄉、安徽盱眙、江西吉安亦有尋姓,莫不由瀏遷去。該族名人尋淮洲,曾任紅軍軍團長。尋先仰,曾任四野後勤部長。派行:(自第二世始)志達思顏孟,名賢代繼醇,英才逢盛世,道學本先民,孝友傳家澤,詩書啟後人,用能承祖緒,餘慶自長新。

山東尋姓

聚集在金鄉、梁山和汶上一帶的同姓人都尊奉尋恭讓為自己的先祖,是在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年或1408年)由山西蒲州首先遷到山東梁山的。“尋恭讓遷至山東後居住在汶邑西北黑虎廟,生有兩個兒子,長子叫尋富,次子名尋貴。後來,始祖帶著次子遷往金鄉縣,始祖母和長子則一直留居在汶邑。根據《金鄉縣誌》記載,宣德庚戊(公元1430年),長子傳梁山、汶上一支,次子傳金鄉一支。”
聚集在費縣一帶的尋姓大概屬於另一支脈,距今也有500多年的歷史了。元末明初的軍閥混戰,使山東、河南等地成為重災區,致使當地人口銳減、土地荒蕪。為迅速發展生產,增加國庫收入,明政府自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實行屯田制(軍屯,民屯,商屯),推行“移民就寬”政策,把地狹人多的民眾遷往地曠人稀的土地上耕種,山西是重要的遷出地,而山東是重要的遷入地。“費縣尋氏族中人大多會講這樣一個故事:明朝初期,因連年戰爭,臨沂七署雞犬不鳴,荒無人煙。我們的祖先和眾多百姓一起被朝廷集合在洪洞縣喜鵲窩村的一棵大槐樹下,扶老攜幼,離鄉背井,來到費縣的石灰埠……“到2006年底,分布在費縣方城鎮石灰埠村尋姓有2800多人。”
在東北三省也有部分尋姓人,多分布在黑龍江的穆稜、呼蘭、密山、甘南,吉林省的樺甸、蛟河、柳河,遼寧省的開源、大連三十里堡等地,“他們大都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到解放初期為躲避戰亂從山東遷過去的。現在在台北也有幾戶同姓人,他們祖籍就是費縣的,改革開放後曾多次回鄉探親拜祖。”

姓氏分布

山東的濟南、金鄉、梁山、汶上、費縣、曲阜、單縣、萃縣、榮成、濟寧、濰坊等地均有尋姓人居住,其中,金鄉、梁山、汶山、費縣是省內尋姓最多最密集的地區。全國範圍內尋姓主要分布於湖南的瀏陽,山西的萬榮縣,安徽的明光,江蘇的盱眙、陝西的藍田、銅川等地。另外,在黑龍江、遼寧、吉林、浙江、廣西、雲南、台灣、香港等各地均有尋姓人分布,其中以湖南瀏陽、山東為最多。

人口分布

目前,尋姓在全國的總人數大概有8萬左右,分布在各個地市,山東和湖南是尋姓人數最多的省份,“山東全省尋姓總人數超過12000人,其中金鄉縣尋姓人占全省尋姓人口的1/3還多,是探索研究山東尋姓族史的重點地區,另外梁山、汶山和費縣是山東尋姓很密集的地區,其餘散居在曲阜、單縣、榮成、濟寧、濰坊、濟南等地的尋姓人大概有4000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