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午年楚聲遺韻

尋午年楚聲遺韻

《尋午年楚聲遺韻》是2005年1月1日巴蜀書社出版的圖書。本書介紹了有關中國傳統的音樂研究心得,重點在南方各族民歌音樂及基本原理方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尋午年楚聲遺韻
  • 出版社:巴蜀書社
  • 平裝:543頁
  • 開本: 32開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 第1版 (2005年1月1日)
ISBN: 7806596739
條形碼: 9787806596739
尺寸: 20.3 x 14.2 x 2 cm
重量: 481 g

內容簡介

全書內容豐富,頗有新意。述及採風經驗、報告奇異的民族音樂風情和初萌的研究思路;論及苗歌音樂之特質與風格模式,指出婚俗是保存苗歌特質的最後堡壘,顯露了音樂文化學的研究思路;以三大體系的劃分梳理南方諸族音樂的特色,俾能巨觀簡明把握其整體特徵;涉及楚聲遺存的現象和特徵,從活的音樂中理解楚聲神韻;論及中國民歌音調的深層結構,提出“核腔”概念及分析法,動態地認識民歌旋律的本質及生成原理。此外尚有長江音樂、數列音樂、道教音樂、印度音樂、中日音樂等專題論述。全書先實踐,後理論,由淺入深,由點到面的編排,反映了一個執著於中國音樂研究的學者的步驟。

作者簡介

蒲亨強,男,1952年生於重慶,長期在高校從事中國傳統音樂與中國宗教音樂的教學研究工作。現為教育部高校藝術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傳統音樂理論博士。已發表《武當山道教音樂研究》《神聖禮樂——正統道教科儀音樂研究》等專著4部,合著《道教大辭典》《武當山志》《中國古典名曲鑑賞大觀》等6部,論文百餘篇。主持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4項,曾獲省部級一等獎2項。

目錄

自序
一 田野考察的歷程
土家族“土語民歌”述略
綦江苗歌及其民俗特點
川鄂湘黔漢土苗音樂採風錄
武當山呂家河“民歌村”考察
二 民歌音調及色彩研究
“DO MI SOL”三音列新論
論民歌的基礎結構——核腔
論核腔對民歌調式的影響
關於核腔問題的商討——答施王偉先生
民歌地方色彩辨析
三 南方各族民歌及其體系的研究
山地明珠——華南諸民族的音樂
苗族婚禮歌
苗族民歌特質研究
論苗族民歌的三種風格模式——以雜居區苗歌形態為例
苗族婚俗對苗歌特質之影響
苗謠畲三族民歌音調之比較
四 楚聲研究
尋千年楚聲遺韻
荊楚遺音 奇卓不群
楚苗音樂特異終止式研究
五 長江音樂文化研究
藏族旋律特色及其複合風格
長江音樂文化體系論
六 其它專題研究及譯文、綜述
數列結構是怎樣來的——蘇南吹打結構特點透視
音樂與宗教
道教音樂特徵簡論
道教音樂養生功能論略
道教樂神——西王母考略
中日旋律局部相似現象初探
音樂起源論
印度音樂
交流與碰撞——“中國傳統音樂前沿課題研討會”述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