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閭(秦朝歷史人物)

將閭(秦朝歷史人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公子將閭(?-前209年),中國秦朝始皇帝、二世皇帝時代的公子。嬴姓秦氏。秦始皇之子。始皇帝死後、幼子胡亥即位為二世皇帝,趙高為郎中令,專權跋扈,公子將閭兄弟三人被逮捕到宮殿問罪。二世派使者諭令將閭:“公子不臣,罪當死,吏依法辦事。”將閭回答:“闕廷之禮,吾未嘗敢不從賓贊也;廊廟之位,吾未嘗敢失節也;受命應對,吾未嘗敢失辭也。何謂不臣?願聞我的罪名再死。”使者說:“臣不得與謀,只是奉書從事。”將閭仰天大呼喊天三次:“天乎!吾無罪!”兄弟三人都流淚,拔劍自殺。

基本介紹

  • 本名:將閭
  • 所處時代秦朝
  • 民族族群華夏族
  • 出生地:鹹陽
  • 去世時間:前209年
典籍記載,原文,注釋,原文翻譯,

典籍記載

原文

將閭葂見季徹曰①:“魯君謂葂也曰:‘請受教。’辭不獲命②,既已告矣,未知中否③,請嘗薦之④。吾謂魯君曰:‘必服恭儉⑤,拔出公忠之屬而無阿私⑥,民孰敢不輯⑦!’”季徹局局然笑曰⑧:“若夫子之言,於帝王之德猶螳蜋之怒臂以當車軼⑨,則必不勝任矣。且若是,則其自為處危⑩,其觀台(11),多物將往,投跡者眾。”
將閭葂覤覤然驚曰(12);“葂也汒若於夫子之所言矣(13)。雖然,願先生之言其風也(14)。”季徹曰:“大聖之治天下也,搖盪民心(15),使之成教易俗(16),舉滅其賊心而皆進其獨志(17),若性之自為,而民不知其所由然(18)。若然者,豈兄堯舜之教民(19),溟涬然弟之哉(20)?欲同乎德而心居矣(21)。”

注釋

①將閭葂(miǎn)、季徹:均為人名。
獲命:獲得允諾。
③中(zhòng)否:行還是不行,說對了還是沒說對。今天方言中還有這種表達法。
④薦:進獻;這是對對方表示尊敬,意思同於陳述、說給你聽。
⑤服:親身實踐。
⑥拔:舉薦,提拔。公忠之屬:公正、忠誠之類的人。阿:偏私
⑦輯:和睦。
⑧局局然:俯身而笑的樣子。
⑨軼(zhè):通作“轍”,車輪印。“車軼”這裡代指車輪。
⑩自為處危:讓自己處於高危的境地。
⑪觀(guàn)台:宮廷前面的觀樓和高台。本句斷句歷來頗多分歧,這裡未從舊注。
⑫覤覤(xī)然:吃驚的樣子。
⑬汒(máng):同於“茫”,“汒若”亦即茫然。
⑭風(fán):凡;“言其風”意思就是說個大概。
⑯搖盪:即遙盪,放縱自由的意思。
⑯成教易俗:即成於教易於俗,在教化方面有所成,在陋俗方面有所改。
⑰賊心:傷害他人之心。獨志:自我教化的心志。
⑱所由然:為什麼這樣。
⑲兄:這裡用如動詞並具有意謂性含意,相當於尊崇、重視、看重的意思。
溟涬(xìng)然:元氣未分時渾渾沌沌的樣子。弟:用法跟上句之“兄”字相同,意義與“兄”相反。
(21) 居:心思安定,不競逐於外。

原文翻譯

將閭葂拜見季徹說:“魯國國君對我說:‘請讓我接受你的指教。’我一再推辭可是魯君卻不答應,我已經對他說了,不知道對還是不對,請讓我試著說給你聽。我對魯國國君說:‘你必須躬身實行恭敬和節儉,選拔出公正、忠誠的臣子管理政務而沒有偏護與私心,這樣百姓誰敢不和睦!’”季徹聽了後俯身大笑說:“像你說的這些話,對於帝王的準則,恐怕就像是螳螂奮起臂膀企圖阻擋車輪一樣,必定不能勝任。況且像這樣,那一定會把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就像那高高的觀樓和亭台,眾多事物必將歸往,投向那裡的人也必然很多。”
將閭葂吃驚地說:“我對於先生的談話實在感到茫然。雖然這樣,還是希望先生談談大概。”季徹說:“偉大的聖人治理天下,讓民心縱放自由不受拘束,使他們在教化方面各有所成,在陋習方面各有所改,完全消除傷害他人的用心而增進自我教化的思想,就像本性在驅使他們活動,而人們並不知道為什麼會是這樣。像這樣,難道還用得著尊崇堯舜對人民的教化,而看輕渾沌不分的狀態嗎?希望能同於天然自得而心境安定哩!”
------------------------------------------------------
公子將閭昆弟三人囚於內宮,議其罪獨後。二世使使令將閭曰:“公子不臣,罪當死!吏致法焉。”將閭曰:“闕廷之禮,吾未嘗敢不從賓贊也,廊廟之位,吾未嘗敢失節也,受命應對,吾未嘗敢失辭也,何謂不臣?願聞罪而死!”使者曰:“臣不得與謀,奉書從事。”將閭乃仰天大呼“天”者三,曰:“吾無罪!”昆弟三人皆流涕,拔劍自殺。宗室振恐。公子高欲奔,恐收族,乃上書曰:“先帝無恙時,臣入則賜食,出則乘輿,御府之衣,臣得賜之,中廄之寶馬,臣得賜之。臣當從死而不能,為人子不孝,為人臣不忠。不孝不忠者,無名以立於世,臣請從死,願葬驪山之足。唯上幸哀憐之!”書上,二世大說,召趙高而示之,曰:“此可謂急乎?”趙高曰:“人臣當憂死而不暇,何變之得謀!”二世可其書,賜錢十萬以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