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衡

封衡

封衡(116?-220年),字君達,號青牛道士,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東漢末年道士,著名醫學家。

幼年時期,成為道士,專心研習醫學,在渭源縣鳥鼠山修行採藥。後隨長樂道人魯女生學習《五嶽真形圖》。建安二十一年,曾受到曹操招攬,不受封官贈金。精通老莊之學,善醫藥、針灸,著有《容成養氣術》、《靈寶衛生經》、《隱形法》,為地方歷史醫學和養性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基本介紹

  • 本名:封衡
  • 字號:字君達
    號青牛道士
  • 所處時代東漢末年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
  • 出生時間:116年
  • 去世時間:220年
  • 主要作品:《容成養氣術》《靈寶衛生經》《隱形法》
  • 主要成就:東漢名醫
人物簡介,人物活動,

人物簡介

封衡, 字君達,號青牛道士,東漢末年著名醫藥學家。生於公元116年左右,隴西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人。
封衡

人物活動

早在幼年時期,封衡就入道家門,同時立下為民解除病痛的鴻鵠之志,專心研習醫學。我國有關醫藥文獻記載了封衡刻苦學醫的過程,曾在渭源縣鳥鼠山一帶採藥。鳥鼠山, 山雖不高, 卻蒼翠秀麗, 史載山中 “鳥鼠同穴,鼠深而鳥淺, 各自繁衍生息, 不相侵害, 故名。山腰有三眼清泉成一個倒立 “ 品” 字形, 名“品字泉 ”。《水經注》有 “鳥民同穴之山, 渭水出焉”的記載。渭水是黃河最長的支流, 孕育了燦爛的黃河民族文化, 是我國豐富的中藥材產地。封衡就在這幽靜清雅, 崢嶸萬狀的山中學道習醫,踏晨露上山採藥, 披星月崖洞研醫, 精心研製丹、丸、散等奇效良藥。有疾求醫者, 即取腰間竹管內的藥物治療, 藥到疾除, 不取任何報酬。他高明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 贏得當地漢羌各族人民的愛戴和崇敬, 譽為 “神醫”。
封衡後來探訪到長樂道人魯女生在嵩山得到玉女所授《五嶽真形圖》和修煉之訣。於是便去尋訪魯女生。魯女生隱居在華山,封衡找到了他,跟從魯女生好多年。魯女生觀察,測試了很久,才問其來意。封衡請求魯女生收己為徒,並傳授《五嶽真形圖》。魯女生見封衡心誠,又是有緣之人,便給他傳授了《五嶽圖》,詳細告知他修煉之訣,和修煉中各階段的注意事項。封衡得到魯女生傳授後,又歸隱鳥鼠山修行。封衡幼得師傳,修煉於此,服黃精50餘年,經常入山採藥,煉製丸藥,施捨世人。有時遇到病死之人,如倘未僵硬,便從腰間掏出個小小竹筒來,傾出數粒丹丸,讓家人灌服,死人很快便復活病癒。有時也不施藥,用一根金針刺入穴位,病疾應手便愈。名聲傳得大了,求藥人常常蜂擁而來。有時,封衡隱而不見,只留下空屋冷灶。有時,卻與求藥者不期而遇,隨手施救。
漢獻帝建安二十一年(216 年) , 曹操廣召天下名醫, 封衡與華佗左慈等 16 人應召。曹操見封衡童顏鶴髮,腰懸藥管, 跨下青牛, 神采非凡,即向他問養性之法。封衡答道 :“身體勿過於疲勞,飯食要去肥膩,少吃酸鹼;減少思慮,不以喜怒傷神;除嗜欲, 遠色情;春夏易池瀉,秋冬宜閉藏。” ②並向曹操傳授了氣功養身術。曹操依法習練,收效顯著,大喜。乃召見封衡, 欲留朝中任職, 衡堅辭不受;又以重金相贈,封衡亦委婉謝絕, 就跨青牛飄然而去。曹操嘆曰 :“封衡乃神醫也 !”封衡與皇甫謐③交誼甚篤,皇甫謐曾問封衡, 為何堅辭不受曹操封官、贈金?封衡淡淡一笑, 說 :“衡志在醫術, 心在民眾。濟世醫疾, 解除民苦,衡平生足矣。豈能為名利而動心乎?”其道德醫風可見一斑。
封衡精於老莊之學, 掌握了一套不同凡響的養性之道。善醫藥、針灸, 常騎青牛深山採藥, 雲遊四海, 為民療疾。著有《容成養氣術》、《靈寶衛生經》、《墨隱形法》,曾為地方歷史醫學和養性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據傳, 封衡活百多歲而卒。
注釋:
①“醫藥文化傳古今,先賢詩人盛世逢。華佗葛洪李時珍 , 甫謐李果秦越人。仲景錢乙付青主,隴上醫聖是封衡” ( 摘自隴西中華民醫館 “十大名醫”)
②見《隴西縣誌》646 頁 “封衡” 。
皇甫謐 (215-282) 幼名靜, 宇士安,號玄晏先生, 安定郡朝那 ( 今甘肅靈台 ) 人。魏晉時期傑出的醫學家、史學家和文學家。從坦席學儒, 魏武帝屢下詔征, 皆稱病示就, 終身不仕。中年患風痹, 乃鑽研醫學, 專心著作, 著有針灸學專著《針灸甲乙經》, 總結了晉以前的針灸學成就。史學著作有《帝王世紀》、《高士傳》、《烈女傳》、《玄晏春秋》等, 成為名望頗重的一代學者。 ( 摘自《針灸甲乙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