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煤田地質局

寧夏煤田地質局

寧夏回族自治區煤田地質局成立於1956年,是隸屬於自治區國資委管理的區內煤炭地質勘查資質級別最高、種類最全的綜合性地質勘查隊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夏煤田地質局
  • 成立時間:1956年
  • 隸屬:寧夏回族自治區國資委
  • 總部地址:寧夏銀川市金鳳區新昌東路158號
人員,成果,領導集體,

人員

現有職工1190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426人。主要承擔全區煤炭工業地質勘查的規劃、設計、立項、勘查、報告編制、評審等技術管理工作和區內煤炭、煤炭製品生產銷售中的質量檢驗監督等工作。

成果

50多年來,自治區煤田地質局完成勘探面積9100多平方公里,累計鑽探進尺230多萬米,提交各類地質報告300餘件,探明煤炭資源/儲量314.5億噸,居全國第六位,預測2000米以淺煤炭資源量1721億噸,居全國第五位,奠定了寧夏資源大省的地位,累計探明水資源量9億立方米。勘探建成了石嘴山、石炭井、汝箕溝、呼嚕斯太、寧東、王窪、炭山等重點煤礦。完成的《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煤田碎石井勘探區詳查地質報告》獲第三次全國煤田優秀地質報告獎;完成的《鄂爾多斯盆地聚煤規律及煤炭資源評價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3年以來,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建設的總體部署,積極參與“一號工程”建設,完成了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建設煤炭資源勘查總體規劃,承擔了基地建設全部地質技術工作和資源勘查任務。完成項目報告88個,完成鑽探進尺40萬米,產值7.2億元,探明煤炭資源量186.72億噸。其中,《寧夏寧東煤田鴛鴦湖礦區梅花井井田勘探報告》榮獲國土資源部特大型優秀地質找礦項目一等獎、《寧夏寧東煤田鴛鴦湖礦區清水營井田勘探報告》榮獲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煤炭工業第十三屆優質地質報告一等獎。在承擔自治區“一號工程”勘探任務的同時,進一步開展“攻深找盲”工作,在陶樂紅墩子勘查區提交新增探明煤炭資源量20億噸,在候家河勘查區提交新增遠景煤炭資源量190多億噸。在1993年和2005年先後兩次獲“全國煤炭工業地質勘查功勳單位”稱號。
自治區煤田地質局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胡錦濤總書記“又好又快地建設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講話精神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寧夏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為指導,以為寧夏跨越式發展提供煤炭資源保障為己任,以《寧夏煤炭資源潛力評價》、《寧夏煤炭資源利用現狀調查》等綜合研究項目為基礎,加大“功深找盲”力度,力爭在“十一五”期間,為全區新增煤炭資源量30~50億噸,為實現寧夏跨越式發展提供重要的煤炭資源保障。

領導集體

局 長:劉自儉(中)
寧夏煤田地質局
黨委書記:熊 虎(左三)
黨委副書記:曹生賢(右三)
副局長:李曉洪(右二);
總工程師、副局長:
李新安(左二)副 局 長:
張繼紅(左一)
紀委書記、工會主席:張月明 (右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