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學農學院

寧夏大學農學院

寧夏大學農學院創建與1958年,其前身為寧夏大學農學系、畜牧系和林學系,後獨立辦學30餘載,2002年與寧夏大學重新合併辦學(合併前一直在寧夏永寧縣王太村辦學),調整組建了寧夏大學農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夏大學農學院
  • 英文名:School of Agriculture Ningxia University
  • 創辦時間:1958年
  • 所屬地區:寧夏 銀川
  • 類別:公立
  • 學校類型:理工
  • 主要院系:農學、園林、動物科學、食品科學
  • 知名校友何建國
  • 現任院長曹兵
  • 屬於寧夏大學
教學情況,科研成果,對外合作,現任領導,優秀校友,專業培養,地圖信息,

教學情況

建院以來,學院已成為國家培養各類高級農業科技和管理人才8500餘人,包括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大常委副主任余今曉、自治區政協副主任金曉昀、自治區人民政府秘書長容健、寧夏農科院院長許新博士、原自治區農業廳廳長崔永慶等為代表的領導幹部;以中國農科院首席科學家杜立新博士、中國農業大學“長江學者”夏國良博士、著名水稻育種專家王興盛研究員等為代表的有突出貢獻的學者。學院目前有在校研究生70多人、本科生1400名、在籍成人教育各類學員2500多名。
寧夏大學農學院
建院以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校黨政的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學院不斷適應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銳意改革、勇於創新、不斷開拓,全面推薦素質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不斷提高,學科建設、科學研究與隊伍培養成效顯著。

科研成果

2008年來,該院主持完成的科學研究、科技推廣和教學改革項目達350餘項,取得研究成果148項,其中49項成果獲國家及自治區科技進步獎和教學成果獎,出版研究專著65部,發表學術論文1000餘篇,其中多篇被SCI,EI收錄。這些成果的取得不僅為寧夏農業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也有利的促進了我國農業科學研究與高等農業教育的發展。
農學院團委“大手牽小手”獻愛心行動農學院團委“大手牽小手”獻愛心行動

對外合作

學院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與多所國內重點農業院校及美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的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了人才培養、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
面對新的發展機遇,在校黨政的統一領導下,該校“尚德、勤學、求是、創新”,以人為本、堅持基礎,面向“三農”、勇於實踐,突出特色、樹立品牌,以熱情飽滿的姿態開創學院改革、建設與發展的新局面。

現任領導

書 記:劉成敏
院 長:曹 兵
副 書 記:李文華 葛志軍
副 院 長:馬紅彬 馬紅彬 李培富 蔡正雲

優秀校友

蘇文浩,現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UCD)博士後研究員,曾任英國伯明罕大學訪問學者,博士畢業於愛爾蘭國立都柏林大學(UCD)生物系統與食品工程學院。2018年獲國際食品特性大會最佳論文獎。
蘇文浩博士受邀參加青島大學首屆國際青年學者嶗山論壇蘇文浩博士受邀參加青島大學首屆國際青年學者嶗山論壇

專業培養

園林專業本科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生態學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能在城市建設、園林、林業部門、花卉企業等從事風景區、森林公園、城鎮各類園林綠地的規劃、設計、施工、園林植物繁育栽培、養護及管理和教學與科研工作,具有教高素質﹑較強就業能力和發展潛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目標體系的構成要素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園林植物與栽培、園林設計與園林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自然生態環境保護開發和人工生態環境營造的理論與方法,加強實踐環節,培養具有較強就業能力與發展潛力的複合型人才。
經過本專業的學習,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備紮實的數學、化學等基本理論知識;
2、掌握園林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3、具備一定的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知識及藝術修養,具有獨立工作能力和抽象思維、創造思維能力及綜合能力與領導能力;
4、具有一定的繪畫技法及風景園林表現技法,能套用藝術理論及設計理論對植物材料、自然景觀進行藝術設計的基本能力和園林植物栽培繁育的能力;
5、掌握風景名勝區規劃、森林公園規劃、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各類園林綠地規劃設計、園林建築設計、園林工程設計、園林植物造景設計方法、園林植物栽培、繁育及養護管理的技術;
6、了解國內外園林學科的理論前沿、套用前景及發展動態;
7、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8、有較強的調查研究與決策、組織與管理、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具有獨立獲取知識、信息處理和創新的基本能力;
9、 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套用能力,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
三﹑主幹學科
園林設計、園林工程施工管理、園林植物。
四﹑學位課程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大學英語、植物學、植物生理學、生物化學、園林樹木學花卉學園林樹木栽培學、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工程與施工管理、。
五﹑授予學位
農學學士。
六﹑學制、學習年限與畢業學分要求
學制四年,學習年限:3-6年,畢業總學分:169學分。
食品工程
學 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一、培養目標:
食品工程專業是我國重點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食品科學及食品工程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基礎生物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工程學、食品生產技術管理、產品開發、品質控制、食品工程設計和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有創新精神的食品科學與工程領域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二、目標體系的構成要素: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食品化學、生物學、食品科學及食品工程學的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食品生產技術管理、食品工程設計等方面的基本訓練,以具備食品保藏、加工和資源綜合利用方面的基本能力、從而能夠在食品工業領域內從事食品生產技術管理、品質控制、產品開發、科學研究及工程設計等方面的工作。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備紮實的數學、物理、化學等基本理論知識。
2、掌握生物化學、食品化學、微生物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及實驗技術。
3、掌握食品分析、檢測的方法。
4、具備工藝設計、設備選用、食品生產管理和技術分析的能力。
5、熟悉食品工業發展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
6、了解食品儲運、加工、保藏及資源綜合利用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7、掌握計算機基礎理論及套用的基本技能。
8、熟練套用一門外語翻譯外文資料。
9、掌握科技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三、主幹學科:
生物學、化學、食品科學與工程。
四、學位課程:
有機化學、無機及分析化學、現代微生物學、生物化學、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學、食品保藏原理、食品分析、食品機械與設備、果蔬貯藏加工學。
五、授予學位 工學學士
六、學制與學習年限與畢業學分要求
學制四年。學習年限最短為三年,最長為六年。
食品安全
學 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化學、生物學、食品科學、營養衛生學及企業管理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原輔料生產、流通和消費領域從事食品分析檢測、質量控制、安全評價、企業經營管理和研究開發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技術人才。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
科技工作者。
二、目標體系的構成要素: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化學、生物學、食品分析檢測、食品法規與標準、食品質量管理、食品安全檢測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食品營養基本知識和測試技術、食品質量控制等方面的技術訓練,具有在食品生產、流通及消費領域從事分析檢測、質量管理、安全評價、科學研究及企業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掌握食品化學、生物化學、食品微生物學的基本理論與實驗技術,掌握食品檢測、食品毒理學的分析方法,掌握食品營養與功能成分及安全性檢驗的基本方法,具有在食品企業、市場和質檢機構從事分析檢驗和質量評價的能力;熟悉食品工業發展的方針、政策,熟悉食品質量法規與標準,具有在食品質量管理、衛生監督及國際貿易機構中從事檢驗工作的能力;了解國內外食品質量及安全領域的發展動態;通過《專業技能訓練》和《科研技能訓練》。
三、主幹學科:
化學、生物學、食品質量檢測技術、食品營養與衛生、食品安全控制技術、食品毒理學。
四、學位課程:
生物化學、食品化學、食品毒理學、食品質量管理學、食品質量檢測技術、食品安全控制技術
五、授予學位 工學學士
六、學制與學習年限與畢業學分要求
學制四年。學習年限最短為三年,最長為六年
生物工程 學 制: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一、培養目標:
微生物工程專業是我國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生物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專業是通過現代工程技術手段開發並利用生物(微生物和動植物細胞等)的特殊功能,生產人們所需的物質或直接套用於工業化生產的學科體系;是將傳統的發酵與現代的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等新技術相結合併發展起來的,培養在生物工程領域從事生產技術管理、品質控制、產品開發、科學研究、工程設計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二、目標體系的構成要素:
本專業主要學習生物技術和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生物技術與工程實驗技能、工程實踐、計算機套用、科學研究、工程設計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除掌握公共基礎理論課與知識外,本專業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與能力:
1. 掌握化學工程、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生物技術與工程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 掌握微生物育種、生物細胞(包括微生物細胞與動植物細胞)大規模培養及其代謝產物生產的基本技術;
3. 具備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生產技術管理、品質控制、產品開發、科學研究和工程設計的基本能力;
4. 熟悉生物工程領域的相關方針、政策和法規;
5. 了解生物工程學的理論前沿,解生物工業的發展動態,了解有關生物產品的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備的最新進展,生物產品的套用前景與行銷策略;
6. 了解食品工程、製藥工程、機械設計製造、自動化和信息技術等相關專業的基本知識;
7. 掌握文獻檢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8. 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三、主幹學科:
生物學、化學、食品科學與工程。
四、學位課程:
現代微生物學、食品工程原理、現代工業發酵調控學、生物工程設備、發酵工藝學、大學英語、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生化分離工程、生化工程、微生物遺傳育種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
五、授予學位 工學學士
六、學制與學習年限與畢業學分要求
學制四年。學習年限最短為三年,最長為六年。
農學院植物生產類(植物保護專業)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備植物保護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繼續攻讀碩士和相關專業博士學位,能夠獨立在農業及其相關部門從事植物保護和相關領域的技術與設計、推廣與開發、經營與管理、教學與科研工作,具有較高綜合素質、較強就業能力和發展潛力的合格人才。
二、目標體系的構成要素
本專業人才培養注重基礎理論,加強實踐性環節,培養具有較強就業能力和發展潛力的複合型人才。所培養的人才具有知識面廣、實踐性強、創新性強的特點。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農業生物科學、生物技術、植物病理學、昆蟲學和植物保護學有關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得到有害生物綜合治理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生物災害診斷、預測和綜合治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經過本專業學習,畢業生應達到以下幾方面要求:
1、具備紮實的數學、物理、化學等基本理論知識;
2、掌握生物學和農業科學的基本理論知識;
3、掌握識別、鑑定和調查植物有害生物的方法與技能;
4.掌握植物有害生物的生物學性狀、傳播規律,具備有害生物災變預測和指導防治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5、具備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基本知識,了解農業生產和植物保護學科的科學前沿和發展趨勢;
6、熟悉與農業生產和植物保護相關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
7、掌握科技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獨立工作和創新能力;
8、有較強的調查研究決策、組織與管理、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具有獨立獲取知識、信息處理和創新的基本能力;
9、具備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且能在植物保護科學研究方面套用。
三、主幹學科
農業昆蟲學 農業植物病理學 植物化學保護
四、學位課程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大學英語、有機化學、植物生理學、生物化學、普通昆蟲學、普通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學、農業植物病理學、植物化學保護。
五、授予學位
授予農學學士。
農學院植物生產類(農學專業-農村發展與管理方向)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方向)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掌握農村區域發展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新農村建設與發展的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複合型、套用型高級管理人才,同時具有較強的就業能力和發展潛力的合格人才。
二、目標體系的構成要素
本專業(方向)人才培養結合寧夏優勢特色農業生產,注重基礎理論,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培養具有較強就業能力和發展潛力的複合型、套用型人才。所培養的人才具有知識面廣、實踐性強、創新性強的特點。
經過本專業(方向)學習,畢業生應達到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1、具備紮實的數學、化學等基本理論知識;
2、掌握生物學科和農業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
3、掌握農業、林業、水利等涉農專業課程與農村基層管理、農村政策研究、新農村建設等相關課程;
4、具備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基本知識,了解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前沿與發展趨勢;
5、熟悉農業生產、農村工作的有關方針、政策和法規以及農業經濟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論和知識;
6、掌握科技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7、有較強的調查研究與決策、組織與管理、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以及獨立獲取知識、信息處理和創新的基本能力。
8、具備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
三、主幹學科
作物學 林學 畜牧學農村社會學 土地管理學
四、學位課程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大學英語、高等數學、作物學概論、土壤與肥料學、統計學原理、土地管理學、農村社會學
五、授予學位
授予農學學士學位。

地圖信息

地址:賀蘭山西路489號寧夏大學A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