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前道

寧前道

”寧前“:明朝遼薊的一個地區,大致包括: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當時袁崇煥負責這個道,所以自稱寧前道。

繼任兵部尚書高第盡撤錦州、右屯、大凌河守軍及軍事裝備至關內之際,時任寧前道的袁崇煥表示“寧前道當與寧、前為存亡,如撤寧前兵,寧前道必不入,獨臥孤城以當虜而。“

《大明會典》:寧前兵備一員。春夏、駐札寧遠。秋冬、駐札前屯。東至寧遠(土答)山所、西至前屯中前所、抵關所轄、寧前二衛、城堡驛所、共三十二處。兼管屯田、馬政。
袁崇煥袁崇煥
《明史》記載:
“崇煥之東巡也,請即復錦州、右屯諸城,承宗以為時未可,乃止。至五年夏,承宗與崇煥計,遣將分據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繕城郭居之。自是寧遠且為內地,開疆復二百里。十月,承宗罷,高第來代,謂關外必不可守,令盡撤錦、右諸城守具,移其將士於關內。督屯通判金啟倧上書崇煥曰:“錦、右、大凌三城皆前鋒要地。倘收兵退,既安之民庶復播遷,已得之封疆再淪沒,關內外堪幾次退守耶!”崇煥亦力爭不可,言:“兵法有進無退。三城已復,安可輕撤?錦、右動搖,則寧、前震驚,關門亦失保障。今但擇良將守之,必無他慮。”第意堅,且欲並撤寧、前二城。崇煥曰:“我寧前道也,官此當死此,我必不去。”第無以難,乃撤錦州、右屯、大、小凌河及松山、杏山、塔山守具,盡驅屯兵入關,委棄米粟十餘萬,而死亡載途,哭聲震野,民怨而軍益不振。崇煥遂乞終制,不許。十二月進按察使,視事如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