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理性(道德哲學和政治哲學中的概念)

實踐理性(道德哲學和政治哲學中的概念)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實踐理性,全稱“純粹實踐理性”。德國康德用語,離開自然界的必然性而指導人的道德行為的主觀思維能力。與"純粹理論理性”相對。是純粹理性的一個方面。他認為實踐理性以先天的道德規律,採取命令的形式和決定性的意志(善良意志),達到區別善惡,走向至善。實踐理性的原則是自由,它與自然界的必然性有別。道德的實踐應是自律的,道德的行為應著重於動機而不著重於效果。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與幸福經常不能兩全,有道德的人不一定得到幸福,幸福的人不一定有道德,因而要設定靈魂不死與上帝存在,以保證今生不能得到幸福的人可以在來生得到幸福,罪人可以得到懲罰。認為這個王國是一切理性者都依據於普遍的道德規律行事,他們雖然有個別的差異和私自的目的,但都可以在共同的道德基礎上有一個共同的目的王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實踐理性
  • 外文名:PRAKTISCHE Vernunft
  • 運用範圍:哲學、倫理學、法學、科學等
人類理性有兩種功能,一是認識功能,一是意志功能,康德稱前者為理論理性,稱後者為實踐理性。在近代哲學中,康德是把實踐範疇引入哲學的第一人,不過他所說的實踐還只限於倫理學的範圍。在康德哲學中,實踐理性還是用來解決休謨懷疑論、為形上學劃定範圍和開闢科學道路的工具。 實踐理性是自由的領域。
麥考米克認為,實踐理性是人們運用理性決定在特定情勢下如何行動才算正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