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疼痛學

實用疼痛學

《實用疼痛學》組織了與疼痛相關學科一線工作的醫教研專家、教授們,撰寫了各自頗有專長的章節,匯成此書,旨在為從事疼痛科工作的醫師們以及骨科、麻醉科、神經內科、康復科和那些關注疼痛學界的同仁們、擬步人疼痛科工作的有志青年們。

基本介紹

  • 書名:實用疼痛學
  • 作者:劉延青 崔健君
  •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 頁數:953頁
  • 開本:16
  • 品牌:人民衛生出版社
  • 外文名:Practice of Pain Medicine
  • 類型:醫學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17171427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實用疼痛學》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劉延青,1957年生,內蒙古烏蘭察布市人。1982年畢業於內蒙古醫學院醫療系。職稱:主任醫師。現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疼痛科主任、北京醫學會疼痛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疼痛學會常委兼微創介入治療學組組長、中國疼痛醫學雜誌常務編委、中華疼痛學會第二臨床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鑑定專家、衛生部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委員。崔健君教授,中國醫科大學盛京醫院疼痛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兼任中華醫用衝擊波學會會長、中華醫學會疼痛學分會顧問、《中國疼痛醫學雜誌》顧問。榮獲“中國疼痛醫學十大突出貢獻專家”、“中國麻醉學貢獻獎”、“韓濟生疼痛醫學終身成就獎”稱號、享有國務院突出貢獻專家政府津貼,是我國疼痛科主要開創者之一。

1959年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後留校在盛京醫院從事臨床麻醉和疼痛學醫教研、建科、發展工作,已培養眾多學、碩、博士,學子遍布海內外。主(合)撰論文逾百篇,主(參)編專著9本11版。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有著作權、專利各一項。現仍然工作在臨床疼痛醫教研一線,奉獻不息,頗有建樹。

圖書目錄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疼痛學概述
第一節疼痛學發展史
第二節疼痛的分類
一、按疼痛發生部位分類
二、按疼痛的性質分類
三、按疼痛的原因分類
四、按疼痛的持續時間分類
第三節慢性疼痛的研究現狀和進展
第四節慢性疼痛的診斷與治療原則
一、疼痛診斷的基本方法與程式
二、疼痛的治療方法
三、鎮痛藥物的治療原則
四、慢性疼痛的脊髓電刺激治療
第二章疼痛解剖學
第一節頸椎的套用解剖
一、頸部的體表標誌
二、頸椎的解剖
三、頸椎的關節
四、頭頸部的運動
五、頸部肌肉
六、頸部的分區
七、頸部血管和淋巴管
八、頸部神經
九、頸椎退行性變的解剖基礎
第二節上肢的套用解剖
一、上肢的體表標誌
二、上肢關節
三、上肢肌肉
四、上肢神經
五、上肢血管和淋巴
第三節胸椎的套用解剖
一、骨性胸廓
二、胸壁的表面解剖
三、胸壁X線解剖
四、胸壁的軟組織
五、胸壁的關節
第四節腰椎的套用解剖
一、脊柱的骨性標誌
二、腰骶、尾椎的解剖組成
三、腰骶尾的關節結構組成
四、腰背部肌肉
五、腰骶部血管
六、腰骶部神經
七、腰骶部解剖特點及腰痛
八、脊柱的曲度與運動
第五節下肢的套用解剖
一、下肢的體表標誌
二、髖關節
三、下肢肌肉
四、下肢血管及淋巴
五、下肢的神經
第三章疼痛生理學
一、疼痛的周圍神經機制
二、疼痛的中樞神經機制
第四章疼痛的神經解剖及病理機制
第一節疼痛的傳導
一、傷害感受器
二、痛覺傳導的機制
第二節疼痛的傳遞和調節
一、周圍神經
二、後根和Lissauer’s束
三、脊髓后角及脊髓水平的調節
四、脊髓上行傳導通路
五、三叉神經系統
六、丘腦
七、痛覺調控中的下行抑制系統
第三節疼痛的感知
一、第一軀體感覺區
二、第二軀體感覺區
三、前扣帶回
四、島葉
第五章慢性疼痛的神經生物學機制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慢性痛的細胞和分子機制
一、外周機制
二、中樞機制
三、其他機制
第六章疼痛藥理學
第一節麻醉性鎮痛藥
一、可待因
二、羥考酮
三、哌替啶
四、曲馬朵
五、嗎啡
六、美沙酮
七、丁丙諾啡
八、芬太尼及其衍生物
第二節非甾體抗炎藥
一、布洛芬
二、雙氯芬酸鈉
三、氯諾昔康
四、酮洛酸
五、阿司匹林
六、吲哚美辛
七、吡羅昔康
八、美洛昔康
九、塞來昔布
十、氟比洛芬酯
第三節抗抑鬱、抗癲癇與抗焦慮藥
一、抗抑鬱藥
二、抗癲癇藥
三、抗焦慮藥
第四節糖皮質激素類藥
一、地塞米松
二、甲潑尼松龍
三、利美達松
四、得寶松
五、潑尼松龍
六、曲安奈德
第五節局部麻醉藥
一、利多卡因
二、布比卡因
三、左旋布比卡因
四、羅哌卡因
第六節中樞性抗肌痙攣藥
一、巴氯芬
一、乙哌立松
三、替扎尼定
四、A型肉毒菌素
五、氯唑沙宗
第七節神經破壞藥
一、乙醇
二、苯酚
三、阿黴素
第八節其他藥物
一、可樂定
二、氯胺酮
三、維生素
四、高烏甲素
五、神經妥樂平
六、鈣磷代謝調節藥
七、硫酸氨基葡萄糖
八、辣椒鹼
第七章疼痛心理學
第一節概述
一、疼痛心理學的產生
二、疼痛感覺的特異性
三、痛覺形成的心理過程
四、痛覺的測量
第二節影響疼痛的社會心理因素
一、影響疼痛的社會因素
二、影響疼痛的心理因素
第三節慢性疼痛患者常見的心理問題
第四節常見心理因素相關性疼痛
第八章疼痛的測量與評估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疼痛間接評估法
一、視覺模擬評分法
二、口述描繪評分法
三、數字評分法
四、疼痛問卷表
五、行為疼痛測定法
第三節疼痛直接評估法
一、痛閾測定
二、生理生化指標
第四節小兒疼痛的評估
一、自我評測
二、行為評測
三、生理學的評測
四、複合評測
五、各種年齡段兒童的疼痛評估
第九章疼痛的影像學檢查
第一節X射線檢查
一、透視
二、X線平片
三、X線造影
四、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與腦血管造影
五、中樞神經系統基本病變x線表現
第二節CT檢查
一、概述
二、CT檢查方法
三、顱腦CT
四、脊柱CT
五、四肢及軟組織CT
六、胸部CT檢查
七、腹部CT檢查
八、中樞神經系統基本病變CT表現
第三節MRI檢查
一、MRI圖像特點
二、MRI檢查技術及其套用
三、MRI的優點和限度
四、MRI技術進展
五、顱腦MRI檢查
六、脊柱MRI檢查
七、骨骼、關節和軟組織MRI檢查
八、胸部MRI檢查
九、腹部MRI檢查
十、中樞神經系統基本病變MRI表現
第四節超音波檢查
一、引起腹部疼痛常見疾病的超聲診斷
二、四肢靜脈血栓性疾病的超聲診斷
三、頸部及四肢動脈系統常見疾病的超聲診斷
第五節核醫學檢查
一、核醫學影像檢查
二、非影像功能檢查
三、體外免疫分析檢查
第六節紅外熱成像檢查
一、紅外熱成像原理與檢查方法
二、醫用紅外熱成像技術的國內外發展動態
三、紅外熱像的檢查方法
四、紅外熱圖診斷分析
五、正常人體熱圖
六、干擾熱圖分析
七、病理熱圖分析
第十章脊椎造影術
第一節椎間盤造影術
一、總論
二、頸椎間盤造影術
三、胸椎間盤造影術
四、腰椎間盤造影術
五、椎間盤造影結果的評判
六、術後短期隨訪及出院後的觀察
第二節硬膜外造影術
一、概述
二、適應證
三、禁忌證
四、操作方法
五、常見併發症
六、併發症的預防處理
七、注意事項
八、硬膜外造影術的臨床套用
第三節脊髓造影
一、概述
二、適應證
三、禁忌證
四、操作方法
五、併發症
六、併發症的預防處理
七、注意事項
八、脊髓造影術的臨床套用
第十一章神經電生理檢查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常用的檢測方法和意義
第三節神經根病電生理診斷
第四節誘發電位檢查
一、瞬目反射
二、頜骨反射
三、三叉神經誘發電位
第十二章神經阻滯術
第一節發展歷史
一、局部麻醉藥的發展歷史
二、國外神經阻滯方法的發展歷史
三、我國神經阻滯術的發展歷史
第二節作用機制和特點
一、神經阻滯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二、神經阻滯的作用機制
三、神經阻滯的特點
第三節分類及注意事項
一、神經阻滯的分類
二、注意事項
三、不良反應及對策
第四節使用藥物
一、局部麻醉藥
二、皮質類固醇製劑
三、維生素B12
四、神經毀損藥物
第五節診斷性神經阻滯
第十三章選擇性脊神經根阻滯術
第一節概述
一、發展歷史及意義
二、選擇性脊神經阻滯術的病例選擇
三、所需藥物與儀器設備
第二節選擇性頸脊神經根阻滯術
一、適應證
二、操作方法
第三節選擇性胸脊神經根阻滯術
一、適應證
二、操作方法
第四節選擇性腰骶脊神經根阻滯術
一、適應證
二、操作方法
三、針尖到目標位置的判斷
四、注意事項及術後可能併發症
五、典型病例
第十四章神經電刺激術
第一節周圍神經電刺激
第二節脊髓電刺激術
一、概述
二、適應證
三、手術方法
四、療效和併發症
第三節腦深部電刺激術
第四節運動皮層電刺激術
第十五章射頻熱凝和脈衝射頻技術
第一節射頻熱凝的物理學基礎
一、發展歷史
二、原理
三、物理學概念
四、射頻毀損的醫學基礎
五、射頻治療套用的相關模式
第二節標準射頻損毀模式
第三節脈衝射頻模式
第四節雙極射頻模式
第五節射頻纖維環成形術
一、分類
二、方法
第六節射頻熱凝臨床套用狀況
一、射頻損毀術的優勢
二、射頻熱凝療法在疼痛疾病中的套用
三、射頻熱凝療法的現狀和未來
第十六章雙極射頻和雙極水冷射頻技術
第一節雙極射頻
第二節雙極水冷射頻
一、工作原理
二、設備及技術參數
三、病人選擇條件
四、手術操作步驟
第十七章低溫等離子髓核成形術
第一節概述
一、發展史
二、低溫等離子髓核成形術基本原理
三、低溫等離子髓核成形術的實驗研究
第二節治療方法
一、適應證
二、禁忌證
三、手術方法
四、術中注意事項
第三節術後療效評價
第四節併發症
第十八章經皮雷射椎間盤減壓術
一、概述
二、治療機制
三、基礎研究
四、治療方法
五、PLDD圍手術期護理
六、臨床療效評價
七、術後的併發症與處理
第十九章臭氧注射治療
第一節臭氧的理化特性及生物學效應
第二節臭氧的臨床套用
一、治療椎間盤突出症
二、治療骨性關節炎
三、治療軟組織疼痛疾病
四、神經病理性疼痛的套用
第三節臭氧治療的安全性
第二十章化學髓核溶解術
第一節膠原酶髓核溶解術
一、概述
二、治療機制
三、治療方法
四、併發症和不良反應
五、有關穿刺置管的問題
六、臨床療效
七、關於注射膠原酶是否會造成術後粘連的問題
第二節臭氧髓核溶解術
一、治療原理
二、毒、副作用
三、治療方法和臨床療效
第二十一章椎間盤髓核旋切術
第一節椎間盤突出的經皮切吸術
一、原理
二、設備
三、適應證與禁忌證
四、手術方法
五、併發症及處理
六、術後康復及療效
第二節腰椎間盤突出的微切治療
一、原理
二、設備構造及特點
三、適應證及禁忌證
四、手術方法
五、併發症及處理
六、術後康復
七、療效及相關因素
第二十二章經皮椎體成形術
第一節椎體成形術概念及發展歷史
第二節PVP和PKP的治療原理
第三節適應證及禁忌證
一、適應證
二、禁忌證
第四節PVP和PKP的臨床療效以及併發症
第五節頸椎體成形術
一、麻醉與手術體位
二、穿刺進針點的選擇
三、影像學導向方法
四、操作步驟
五、併發症及處理
六、術後康復術後處理
七、療效及相關因素
第六節胸腰椎體成形術
一、術前準備
二、穿刺針及路徑的選擇
三、PVP的操作步驟
四、PKP的操作步驟
五、手術操作技術要點
六、併發症的預防及處理
第二十三章硬膜外腔鏡技術
第一節概述
一、發展簡史
二、作用機制
第二節硬膜外腔鏡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第三節硬膜外腔鏡操作技術和步驟
第四節併發症及注意事項
第五節案例分析
第二十四章功能神經外科疼痛治療技術
第一節脊髓前外側束切斷術
第二節脊髓背根人髓區切開術
第三節脊髓後正中點狀切開術治療頑固性內臟痛
第四節腦深部核團和痛覺傳導束毀損術
一、丘腦感覺核團毀損術
二、中腦脊丘束和三叉丘束毀損術
第五節扣帶回前部切開術
第六節周圍神經減壓術治療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
第二十五章疼痛的物理治療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靜電場療法
第三節低頻電療法
第四節中頻電療法
第五節高頻電療法
第六節光學療法
一、概述
二、臨床常用的光學療法
第七節超音波療法
第八節磁場療法
第九節熱療法與冷療法
第二十六章中醫疼痛治療
第一節中醫對疼痛的認識
一、中醫治療疼痛歷史
二、中醫對疼痛的認識
第二節疼痛的中醫診斷方法
一、四診
二、辨證一認識疼痛的方法
第三節疼痛的中醫治療原則
一、整體與局部合參
二、急則治標,緩則治本
三、祛邪以通,扶正以榮
四、治痛與治神相結合
第四節中醫治療疼痛方法
一、藥物療法
二、針刺療法
三、灸法
四、拔罐療法
五、刮痧療法
六、推拿療法
七、針刀療法
第二十七章慢性疼痛的心理學治療
第一節概述
一、心理治療的原則
二、常用心理測定方法
第二節常用心理治療方法
第三節藥物在疼痛患者心理治療中的套用
……
第二篇 各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