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罕腦兒

察罕腦兒

察罕腦兒行宮建於1261年,是保存較為完整的元代行宮遺址,集中代表了元朝行宮的建制和歷史作用,為研究元代經濟、歷史及“兩都巡幸制”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沽源縣小宏城子附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察罕腦兒
  • 建立時間:1261年
  • 類別:元代行宮遺址
  • 代表:元朝行宮的建制和歷史作用
定義,歷史,

定義

察罕腦兒行宮建於1261年,是保存較為完整的元代行宮遺址,集中代表了元朝行宮的建制和歷史作用,為研究元代經濟、歷史及“兩都巡幸制”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沽源縣小宏城子附近。
沽源縣文保所所長白雲輝介紹說,元朝實行“兩都巡幸制”後,在上都東西兩側建立兩座行宮,一座位於多倫白城子,稱為“東涼亭”,一座位於沽源縣小宏城子村的察罕腦兒行宮,也叫“西涼亭”。在元朝近百年的歷史中,每年春秋時節,元朝皇帝都會率領官員在察罕腦兒停駐,舉行狩獵活動、召見臣工、宴請宗王等,察罕腦兒行宮成為元朝政治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河北省文物保護中心對小宏城遺址勘探,察罕腦兒行宮遺址範圍得以基本確定。經過勘探,文物工作者以行宮為中心發現了2到3公里範圍的元代遺址,包括行宮內的12座建築物遺址,其中,察罕腦兒行宮東西長330米,南北長360米。還在行宮外圍發現了當時專為行宮設定的管理機構——雲需總管府等3座行宮附屬建築。此外,還發現了漢白玉螭首、漢白玉雕花角柱、高80多厘米的漢白玉柱礎及彩色琉璃等建築構件。

歷史

關於元代察罕腦兒行宮(西涼亭)、明安驛故址,1975年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分別標記在今河北省沽源縣囫圇淖北岸及其東閃電河(灤河上源)西畔。之後,南京大學陳得芝同志在《元察罕腦兒行宮今地考》(見《歷史研究》1980年第一期)一文中,又做了詳細考證,指出即河北省沽源縣(原文誤作張北縣)境的大紅城、小紅城二古城遺址。二著糾正了前人錯誤說法,將二故址考定在閃電河流域是正確的,但在具體地理位置的確定上,似乎有些不妥。筆者認為,察罕腦兒行宮和明安驛是元代兩都交通要地,準確無誤地搞清它們的地理位置,對我們研究元代政治、交通,特別是驛站設定規制有一定的意義,尤其是二故址行將毀跡(閃電河流域一系列古城被當地人挖掘嚴重,有的已形跡不辨),及時地弄清它們,給後人留一份滿意的資料,無疑更是必要的。為此,筆者做了一些實地調查,以期辨誤,如有不妥之處,敬祈同志們教正。

大紅城古城不是察罕腦兒行宮故址。
該城位於囫圇淖北岸一片起伏不平的丘陵地南緣上,這片地南北長約十里,東西寬約三里,西南還與一道長約十數里的無名山樑銜接。這地勢跟《馬可?波羅行記》(馮承鈞譯)說察罕腦兒行宮“周圍平原”的記載完全不符。
周伯琦《扈從北行前記》說:“察罕腦兒……其地有水濼……其地有行宮曰享嘉殿,闕庭如上京而殺焉,置雲需總管府秩三品以掌之。沙井水甚甘潔,釀酒以供上用。居人可二百餘家。又作土屋養膺……此去納體曰鄭谷店,曰明安驛……”測大紅城103米,寬95米,占地面積9785平方米,殘牆高約二米,城內僅靠南牆有兩處八米長五米寬的房舍遺蹟,不可能是宮殿或官署遺址。如果說總管府廨舍、釀酒作坊、民舍等是設在城外的,但遍查古城周圍,概無任何建築痕跡。
《金幼孜北征後錄》:“經元西涼亭,四面石牆未廢……”,而大紅城四周殘牆純系土質夯築。
就城內遺物看,只有少量泥質灰色陶器殘片和殘斷磚瓦,不見琉璃瓦等華麗的裝飾物,這跟周伯琦《立秋日書事二首》中描繪行宮“金碧出微茫”的記載也不合,其筒瓦表面布有突出的斜紋,這在筆者考察的元代獨石至開平一段驛路上的所有驛站遺址中都沒有發現,說明大紅城不屬於元代遺址,也不會是察罕腦兒行宮故址。

那察罕腦兒行宮在哪兒呢?筆者認為應是小紅城古城。
該城位於大紅城東三餘里、閃電河西八百餘米的大草灘上,四周垣牆殘高約二米,南北長346米,東西寬308米,占地面積106588平方米,為大紅城古城面積的四倍還多,城中央有一高出地面約1.5米呈偏十字形土台基,占地面積1500多平方米(早先上鋪方磚,現已全部拆取),土台四側規則地布列十處小台,大小台上滿布磚石瓦礫,間或有黃、綠、蘭釉琉璃瓦、瓦當、滴水殘片以及漢白玉碎塊(大台尤多)。城內特別是大台基處先後出土漢白玉質柱基、旗桿、插座、螭首(現均存當地社員家),完整精美的瓷器,雲龍飾紋斗狀銅質酒具,一端燒焦的紅漆松木斷柱等物。該城東、西、南三向開門,從門址大量磚瓦判斷,三門皆有門樓。南門到中央大台鋪有方磚道(現大部拆除,寬度不可考)。東門正東五十米處又有一小城,殘高約半米,南北長115米,東西寬90米,南向一門。城中央有一正兩廂三處房舍遺址,上面遺物與大城台基同。先後出土線軸狀鐵柱兩個,重達36斤鐵磚數十塊。大小二城外的南、北、西部皆有建築遺址,其中北部和東北部尤多,占地面積約三十萬平方米,有的布局齊整可見。遺址上遍布磚石瓦礫(琉璃瓦少見),瓷器殘片。先後出土過完整大缸、瓷罐、鐵鍋、銅權等物。筆者還目睹當地社員掘出一長丈余衝壓製成表面漆鍍的龍形銅片。不難看出,小紅城古城建制規模宏大,當是行宮遺址。
它屬何代遺址?據孫嘉淦《請於開平、興和添駐滿兵奏札》言:“臣查獨石口外,北行三十餘里即系平原曠野,土木肥腴,再行五十餘里為紅城子(即小城子),垣牆猶在”。顯然乾隆以前的紅城子面目與今同。嘉慶以後,清政府財力大困,就連木蘭圍場那樣的地方清帝後也很少去游幸,更不會在此建行宮。
明代也沒有在此立行宮。《金幼孜北征後錄》詳記明成祖北征後沿閃電河谷道南還,從未記載此有有行宮。當時小紅城所在的壩上高原一帶為明“北邊外屏”,成祖死後,韃靼等蒙古諸部對其爭奪日趨激烈,到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終於迫使明政府棄而不守。小紅城子處於這樣一個危險地域,,明帝斷然不會在此立行宮。
據《金史?地理志》記,金帝在涼陘(今小紅城東二十餘里的大馬群山,遼稱炭山)倒建有景明離宮。但從金人趙《涼陘》詩中“巍巍景明宮,五雲涌蓬萊”看,景明離宮應該襟山帶水,小紅城平疇曠野,離最近的囫圇淖還有三里,而且站在小紅城也望不見水(丘陵地從中阻隔)。
是遼代蕭太后的“炭山涼殿”,或者遼景宗的“新涼殿”嗎?也不是。《遼史?地理志》說二殿制度卑陋,“唯松棚數徑而已”,遠不能跟小紅城的規模比擬。遼以前更沒有建行宮的
可能。此城當為元代遺址,而且就是察罕腦兒行宮故址。
據元人文獻記載,察罕腦兒行宮臨近白海(即今囫圇淖),考囫圇淖七里之內只有公雞淖旱崗,大紅城和小紅城三處古建築遺蹟,前者只有零星片瓦,占地面積不足八萬平方米,也找不到垣牆的痕跡;大紅城如前述小而卑陋;唯小紅城遺物豐富,規模宏大,具備察罕腦兒地的建築規模。小紅城北四里之水泉村有一水泉(囫圇淖周圍唯此一泉),與察罕腦兒有“沙井水甚甘洌”也不無關係。
小紅城四面垣牆寬度不等,西牆最窄,殘頂寬3.5米。牆體結構內外石,中夾黃土,夯土層為15至20公分。所石牆全部用白黃色平板石和白灰砂漿砌成(社員講,當地及附近不產此石),因當地社員掘牆取石,測知內外石牆寬度都不等,外牆一般在60至110公分之間,內牆一般在50至60公分之間,外牆表面用白灰膏抹平。垣牆近處有榆樹孳生並掘出朽樹根。這就不單與《金幼孜北征後錄》關於察罕腦兒“四面石牆”的記載相符,而且也跟周伯琦《察罕腦兒》詩中“丹垣護碧榆”的記載相符:石牆表面抹白灰膏,無疑便於粉飾顏色(“紅城”得名也足見從前確是紅牆丹垣),孳生榆樹及朽根表明先有榆樹生存。
《元史?百官志》記察罕腦兒置雲需總管府“掌守護察罕腦兒行宮及行營供辨之事”,《扈從北行前記》也說這裡“釀酒以供上用”,這表明察罕腦兒地有相當規模的飲膳料物庫藏、釀製作坊。考察小紅城及其北部臨近的建築遺址上遍布瓷器殘片,特別是廣口厚壁瓮缸殘片,從其多而密集分析,不像民戶家用,應是上述庫藏、作坊的遺物。
《張家口地區文物普查資料集》(內部資料,1982年5月版)說:“普查中徵集到城內(指小紅城)出土一件元代白釉梅瓶,腹中書‘內府’二字”,這又為我們確定小紅城為察罕腦兒行宮故址提供了實物佐證。
我們再將東涼亭遺址(今內蒙古多倫縣白城子)跟小紅城作一比較。白城子古城南北長408米,東西長333米,東、西、南三向開門,根據門址眾多磚瓦判斷,三門皆有門樓。四面垣牆結構,就連所用板石也跟小紅城完全相同。西牆最窄,基寬3.8米(當地社員取石掘牆,故得以精測),東牆最寬,殘頂為4.5米。四面牆體或兩側生長著數十株榆樹,直徑一般在10—20公分之間(當地社員講全系孳生),東牆夾土中發現一朽斷榆樹幹莖,直徑為27公分。城中央有一呈正十字形大土台基(面積較小紅城台基稍大),四側規則地布列九個小台基,大小台基上遍布磚石瓦礫以及黃、綠、蘭釉琉璃磚瓦殘片,漢白玉碎塊。城內先後出土漢白玉質柱基、旗桿插座、螭首門墩,一頭燒焦的紅漆松木斷柱等物。大台基至南門鋪以方磚道(現已全部拆取)。城外北及東北一里各有一小城,東北小城垣牆殘高約半米,城長67米,寬58米,內有房舍遺蹟及瓷器碎片等。據當地講,五八年大煉鋼鐵時,此小城內掘出排列齊整的兩行殘碎缸片二十多牛車(無疑這是東涼亭尚供總管府庫藏所用器具)。
從以上可以看出,白城子遺址跟小紅城遺址絕類相似。按元代東、西二涼亭同為離宮巡幸之所,相望列於上都東西,規模建制大體相同,白城子與小紅城狀貌相似,這就從側面又映證小紅城確是察罕腦兒行宮故址。

《中國地圖集》、《元察罕腦兒行宮今地考》對察罕腦兒行宮、明安驛故址考證欠妥,導致原因主要是引用了《清一統志》關於“明安廢驛”的一條錯誤記載:“明安廢驛……土人呼為五蘭城(紅城)……西,涼亭故址,又西即白海子也”。如果涼亭明安廢驛是指大小紅城而言,我們首先會發現記載本身有漏洞:大紅城在囫圇淖北且緊挨如一地,其西並無任何淖泊水窪。其次跟有關文獻記載也不合:《扈從北行前記》明言察罕腦兒至明安驛間尚有一鄭谷店捺缽,這就令人難以想像,大、小、紅城相距三華里,躍馬之間,為何還要置一捺缽?元許有壬《宿灤河望白海行宮》:“下馬河邊市(明安驛),遙瞻海上宮”,可是站在小紅城根本就望不見囫圇淖(前已述及,二地中隔丘陵)。《明史紀事本末》記明初明軍循閃電河谷道北征所經:“五月辛酉,師次獨石……乙丑,師度偏嶺……辛未,師發顯寧西涼亭……癸酉,次閔安(明安,即元之明安驛)……”《北征後錄》記明軍沿此道回歸所經:“發寧安(明安),經元西涼亭……晚次盤谷鎮(顯寧)……”上面記載表明,西涼亭為閃電河谷道上來往必經之地。大紅城偏離谷道,地勢還崎嶇不平,把它定為西涼亭,那明軍來往都要走一條極不合理的路線:從顯寧(今沽源縣石頭城子)北去,撇開直北方向一馬平川的閃電河谷,繞偌大一座囫圇淖到大紅城,然後折回位於谷道上的小紅城;從小紅城南去也撇開谷道不走,到大紅城,再繞大半個囫圇淖,折向盤谷鎮。明軍北征,不是游山逛水,顯然不會這樣三番兩次迂繞西涼亭!按《清一統志》記涼亭位於五蘭城和白海子之間,考察其間概無任何建築痕跡,那我們只好這樣認為,小紅城之小城是明安驛,西部的大城是西涼亭,但二城相距五十米,更講不通!
《清一統志》關於“明安廢驛”的記載經不住推敲,前人也有同感。成書於該志以後的《口北三廳志》諸多記載都以該志為佐證,但明安驛和西涼亭卻不苟同。清人高士奇《過上都河》詩中有“何處淒涼訪涼亭”句,句尾也注云:“元時西涼亭,遺址不可得。”

那第明安驛應在什麼地方?
今小紅城北十三里處有一名叫馬神廟的古城,西枕無名山,東傍閃電河水,城呈正方形,邊長200米。東、北向開門,從門址有磚無瓦判斷,二門有門洞,北門出土門墩石兩個(見存社員家),判斷早先二門配有兩扇大門。四面垣牆殘高二米以上,個別地方高達四米。從當地社員挖掘現場觀測,牆體結構內外石,中夯以黃、黑土。所用石塊不規則,但以平板石為多,石與石間無任何粘結物,表面也不抹白灰膏。城外西山坡有零星土石或磚瓦結構房舍遺址,城內因居民住滿,不能詳考,但據社員講,早先城內有土石或磚瓦結構房舍遺址約二十餘處。近些年,城內先後出土多半球狀完整鐵鍋、陶罐(以上見存社員家)、巴思八文銅印、跟閃電河畔老黑城等一系列元代驛址相同的石臼、環形槽碾、石磨扇以及白釉或白釉赭色花紋、蘭釉或蘭釉白色花紋等紋色的瓷器殘片。我們認為它就是明安驛故址。
該城出土的石臼、環形槽碾、石磨扇,在閃電河流域所有古城中只有白城子、昭乃門蘇木城(上都故址)、四郎城(桓州故址)、老黑城(李陵台驛故址)、小紅城等元代驛址有發現,這表明馬神廟古城與上述古城地位一致,早先同為驛站故址。
元代上都至獨石一段驛路上的大站依次是上都、桓州、李陵台、明安、察罕腦兒、牛群頭、獨石,除牛群頭、獨石傍池水外,其他站都傍閃電河水而立。考察閃電河畔,有城垣(當地稱囫圇城)的古城從北往南數依次是照乃門蘇木城、四郎城、老黑城、馬神廟,小紅城(迤南石頭城子、獨石口等),對號入座,馬神廟跟明安驛相應。而馬神廟距老黑城、石頭城子各約六十里,符合元代驛站間隔里程。也應該是明安驛故址。
周伯琦扈從北行時曾寫下一組記行詩,描繪沿途驛站狀貌,我們再跟他的《明安驛》對照一下。馬神廟古城在獨石口以北所有元代驛址中是最小的一個,城內外房舍遺址也不及他處多,特別是閃電河谷從這裡明顯開闊起來,周氏從地勢較狹窄但人口卻較密集的獨石、牛群頭、察罕腦兒到此,不會不產生一種“地曠居人少”的感觸;馬神廟古城西枕無名山,是閃電河畔上惟一依山而築的古城,周氏描繪閃電河畔一系列驛站時,也只在《明安驛》中提到山,說“山低雲影微”;該城垣牆內外石,房舍遺址以土石結構見多,這跟“石牆蟲避燥,土屋燕交飛”也應合;該城所處閃電河谷及其迤北幾十里,最是地潤草旺(當地稱之為“二陰灘”),宜於放牧,清代內務府正白旗牧場駐此,清末重整馬政,還在此地設馬政局,如今是河北省沽源牧場地,這跟周氏特意讚賞明安驛一帶“朔方戎馬最,芻牧萬群肥”一致;至於該詩提到“沙淨泉宜酒,天涼秋合圍”,那是距察罕腦兒行宮(小紅城)較近的的原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