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花草

密花草

密花草,中藥名。為溝繁縷科田繁縷屬植物田繁縷Bergia ammannioides Roxb. ex Roth的全草。植物田繁縷,分布於台灣、湖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主治尿路感染,癰癤,口腔炎。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密花草
  • 別稱:節節花《廣西藥用植物名錄》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側膜胎座目
  • :溝繁縷科
  • :田繁縷屬
  • :田繁縷
  • 分布區域:台灣、湖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 採收時間:全年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炮製,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甘,性涼。

歸經

入心、胃、膀胱經。

功效

清熱解毒。

主治

尿路感染,癰癤,口腔炎。

相關配伍

1、治尿路感染,密花草15-30g。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彙編》)
2、治癰癤,鮮密花草30-60g。搗爛外敷。(《全國中草藥彙編》)
3、治口腔炎,鮮密花草30-60g。水煎服或含漱。(《全國中草藥彙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含漱。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炮製

採集加工:全年可采;洗淨;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7-30cm。近直立或漸升,分枝多,淡紅色,具平展的腺毛。葉對生,幾無柄;托葉長約2mm,2深裂,裂片披針形,有撕裂狀小齒;葉片狹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長0.4-2cm,寬2-8mm,邊緣有尖銳的小鋸齒,下面有短毛。花小,多數簇生於葉腋;花梗長1-2mm;萼片5,狹卵形,長約1.2mm,先端漸尖;花瓣5,淡紅色,狹卵形,約與萼片等長;雄蕊5;花柱5,短。蒴果近球形,長1.2-2mm,裂為5瓣。種子多數,極小。花期幾近全年。

生長環境

生於田邊或溪邊草地。分布於台灣、湖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清熱解毒。主治尿路感染,癰癤,口腔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