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夫二首

《寄夫二首》是唐代彭伉的妻子張氏創作的一組七言古詩,共二首。第一首敘述作者的丈夫獲取功名後久久不歸,詩人對此提出責怨。第二首借驛使之名提出寫詩寄夫,以利劍難斷恩愛為喻,傾訴了詩人對丈夫的思念。二詩語言淺近曉暢,流轉盡意,通過奇想和曲用典故的方式表達詩人對丈夫的深情,有婉曲深邃之妙。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寄夫二首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七言古詩
  • 作者:張氏
  • 作品別名:寄外二首、試割相思得斷無
  • 作品出處:《全唐詩·卷七百九十九》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寄夫二首1
  • 其一
久無音信到羅幃2,路遠迢迢遣問誰3
聞君折得東堂桂4,折罷那能不暫歸5
  • 其二
驛使今朝過五湖6,殷勤為我報狂夫7
從來夸有龍泉劍8,試割相思得斷無9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寄夫二首:《中國古代女子愛情詩選》作“寄外二首”,《歷代情詩趣話》作“試割相思得斷無”。
  2. 羅幃(wéi):絲織的羅帳,這裡指女子的住處。
  3. 迢(tiáo)迢:遙遠的意思。遣(qiǎn)問誰:派誰去問。遣,差遣。
  4. 折得東堂桂:古代以折桂比喻科舉及第。東堂,晉宮正寢,晉武帝郤詵於東堂殿試得第,後因以為試院的代稱。
  5. 那能:哪能。
  6. 驛(yì)使:古代傳遞公文的人。今朝(zhāo):今日。五湖:指太湖流域一帶所有的湖泊。
  7. 殷勤:情意懇切深厚。狂夫:拙夫,古代婦女對自已丈夫的謙稱。
  8. 龍泉劍:極鋒利的寶劍。相傳晉代張華見斗,牛二星之間有紫氣,後使人於豐城獄中掘地得二劍,一曰龍泉,一曰太阿。事見《晉書》。
  9. 得斷無:能斷否。

白話譯文

  • 其一
很久都沒有音訊傳到家裡,路途迢迢該向誰打聽訊息?
郎君啊,聽說你科舉及第,為何高中了卻不歸來報喜?
  • 其二
驛使今天早晨會路過五湖,他殷切地替我捎信給丈夫。
你一直都夸龍泉劍是寶劍,但它是否能割斷相思情愫?

創作背景

張氏的丈夫彭伉於貞元七年(761年)進士及第,後在洪州任評事官,很久沒有歸家,張氏便創作了這組詩寄給他,表達相思之苦。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第一首開篇直抒胸臆,敘說丈夫的久無音信,由此引起詩人的思念之情。接著用一問句警起,表明詩人得知訊息的不易,故無法消除思念之苦而使內心平靜。下二句為轉折語,包含了為人妻子的詩人極為複雜的感情:對丈夫行為的不可理解,熱烈盼望丈夫歸家的心緒和失望的怨情,反映妻子對愛情的追求與丈夫對功名追求的矛盾,以及其時婦女被困鎖閨房之苦。其中,“聞’’字說明訊息系傳聞,與“久無音信到羅幃”相照應。全詩用筆謹嚴細密,絲絲入扣。
第二首開端即言“驛使今朝過五湖,殷勤為我報狂夫”,這本是一件極令人高興之事,可以消除詩人的思念之苦,但詩人卻未在字裡行間流露喜悅之情,而用看似女子對人謙稱自己丈夫的“狂夫”二字為怨恨之語,緊承第一首詩中的怨情。末二句則道出怨恨之由——恩情太濃烈,痛苦太深沉。其中,後句意謂劍雖鋒利,卻斬不斷相思之情,極力誇張恩情之濃烈。句中的“斬”字更是用得尤為新穎奇特,使抽象的恩情變得具體形象,可感可觸,頗具感人力量。
二詩語言淺近曉暢,流轉盡意,通過奇想以及曲用典故表現詩人對丈夫的情思,顯得婉曲深邃。

名家點評

明代鐘惺:①此句(“路遠迢迢遣問誰”句)亦覺溫款。②“殷勤”下有“為我”二字,則非我之殷勤囑託,他人益覺情事深宛。③語似雄憤,而意直悲切,於第二句想之。(《名媛詩歸》)
北京大學教授杜珣:第二首詩水平最高。“殷勤”體現思念情深,“狂夫”傾吐作者怨憤。“殷勤報狂夫”就把深情與怨憤巧妙結合起來。末二句更是奇想、奇喻,使抽象的相思變得形象可感,此詩勝過李白、王昌齡等人的同類詩作。(《中國歷代婦女文學作品精選》)
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研究所任副教授朱仲玉:這兩首懷念丈夫的詩,出於一位連名字也沒有流傳下來的婦女之手。詩中對丈夫得中後久久不歸有責備的意思,但寫得十分委婉含蓄而又含情脈脈。(《歷代江西詩人作品選》)

作者簡介

張氏(生卒時間不詳),名不詳,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彭伉之妻,貞元年間(785年-805年)在世,存詩二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