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贊公房

《宿贊公房》是杜甫的一首五言侓詩。通過對京中大雲寺主贊公身雖遷謫但心為之不動的描寫,道出了了悟虛空真諦的禪精佛理。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宿贊公房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宿贊公房
杖錫何來此?秋風已颯然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蓮。
放逐寧違性?虛空不離禪。
相逢成夜宿,隴月向人圓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①杖錫(xī):手持錫仗。錫仗,菩薩頭陀十八物之一,上有四股十二環,表示四諦十二姻緣之義。比丘向人乞食,到門口,便震動錫杖上的小環作聲,以讓人知道。
②颯(sà)然:形容風吹時沙沙作響。
③寧:豈能。
④虛空:荒野無人之處。贊公土室在山野。
⑤隴(lǒng)月:潔白明亮的月亮。

白話譯文

高僧怎么也會來到這裡?在這秋風颯颯的季節我與您相逢。陰雨撂荒了您深院的菊花,嚴霜欺倒了半池蓮影。遭到放逐又豈能違背心性?身居荒野也未能放棄禪宗。今夜與您相逢共宿,隴上的明月也向我們現出圓圓的光影。

創作背景

此詩當是乾元二年(759)深秋在秦州時作。贊公是杜甫的舊友,在長安大雲寺作住持時,曹留杜甫在寺內小住,並贈送絲細毛布。不曾想到在流寓中相逢。詩中描寫夜宿贊公土室的所見所感,對贊公的守禪本性給予讚美,抒發了他鄉遇故知的欣喜之情。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詩以“杖錫何來此”發問開始,但又故意不作回答。這是因為政治鬥爭竟然連累到了出家人,杜甫痛心疾首之餘,不願再回顧往事。二、三、四句接著寫秋風、院菊、池蓮,都是贊公禪房所見。這些描寫不僅借物寫人,側面寫出贊公作為釋門隱者清靜淡泊的生活與性格,還運用“颯然"、“雨荒”、“霜倒”等詞語,象徵著贊公平白受屈被貶的不幸遭遇。
五、六兩句從“放逐”起首,推崇贊公不為放逐移節的情操。“放逐寧違性”說贊公被放逐到深山老林,而那裡恰好是贊公喜愛的地方。“虛空不離禪”說寵辱無非虛空,等榮辱,齊貴賤,正是禪門的宗旨。在安慰、讚揚贊公的過程中包含著對眨謫、放逐的蔑視。
最後兩句寫夜,點明題目中的“宿”字。二人本來交情很好,後來同案遭貶,如今又在邊地相逢,自是非常難得。“隴月”句,不僅是寫景,更重要的是以月圓象徵兩位老友的團圓。
這篇詩作的前三聯極富禪趣。在凡胎俗人眼中,身遭貶謫,處境淒涼,當會黯然神傷。然而對禪家佛人來說,一切萬法,一切煩惱,都是主觀的,因此都是空幻不實的,通過勤修苦練參禪悟道,體悟了這種萬物皆空的微妙智慧,即可開悟解脫,最終達到沒有執著、沒有牽掛、沒有悲歡,坦蕩磊落、廣大自在的心境。詩篇中僧人贊公不以自身的遭貶境遇的淒涼而悲傷,對事態變遷來之不拒,處之淡然,可謂了悟了禪定般若之境,體悟了萬物皆空的智慧。

名家點評

王春紅:《禪詩精選》:頷聯對仗工整,用字精準,以“荒”“倒”二字道出如今的冷落身世。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祖籍襄陽,生於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宿贊公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