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里短說莊子的大智慧

家長里短說莊子的大智慧

《家長里短說莊子的大智慧(經典珍藏本)》主要通過《莊子》中言語片段的引用、闡述、詮釋、點評來論說莊子的智慧,將莊子的智慧之光一一領略,消化吸收,為我所用。最終,相信“老莊哲學”的智慧之師——莊子,定會讓我們普通人的生活也變得更加智慧起來。

基本介紹

  • 書名:家長里短說莊子的大智慧
  • 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 頁數:223頁
  • 開本:16
  • 作者:孫朦
  • 出版日期:2012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5701301, 751570130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家長里短說莊子的大智慧(經典珍藏本)》由海潮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從容淡定,寵辱不驚
沽名釣譽,不可取也
成敗關鍵,在於方法
大智閒閒,小智間間
實事求是,態度客觀
鋒芒內斂,處世低調
不爭之智,人生至境
學海無涯,科學進取
勤於練習,熟能生巧
懷平常心,達無為境
身殘志堅,德行高遠
返璞歸真,合乎自然
無拘無束,灑脫人生
妒賢嫉能,小人之心
無論貧富,保存本性
驕傲自大,徒增笑柄
處變不驚,安然自若
拒絕誘惑,堅守信仰
不卑不亢,一身傲骨
欲望過多,煩惱自生
生老病死,坦然面對
因為專注,所以成功
患得患失,難以成事
養生首要,內外兼修
言行穩重,戒驕戒躁
順勢而為,水到渠成
急於求成,欲速不達
君子交友,平淡如水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恃才傲物,處世大忌
讚美之術,大有技巧
腳踏實地,方有所成
不計得失,甘於奉獻
進退得失,處之泰然
推薦人才,唯才是舉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先見之明,處世必備
行事魯莽,難有善果
幫助別人,要有誠意
交朋結友,要有選擇
沒有功勞,不受俸祿
做事做人,懂得自製
心胸豁達,可以無憂
玩物喪志,迷途知返
貪圖物慾,喪失本心
好辯之人,難服人心

序言

莊子,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其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皈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
老莊哲學,是在中國的哲學思想中唯一能與儒家和後來的佛家學說分庭抗禮的古代最偉大的學說。它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絕不低於儒家和佛家。
莊子是一個極具智慧的人,他一生著書十餘萬言,《莊子》亦被稱為《南華真經》。其文章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對後世文學有很大影響。這部文獻堪稱中國古代典籍中的瑰寶。
莊子生活在戰國時期,與梁惠王、齊宣王同一時期,約比孟軻的年齡略小,曾做過漆園小吏,生活很窮困,卻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請,在道德上是一位非常廉潔、正直,有相當稜角和鋒芒的人。
莊子一生淡泊名利,主張修身養性、清靜無為。在精神上,莊子崇尚逍遙自在;在形體上,他也試圖達到一種不需要依賴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種逍遙自在境界;莊子是主張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質,人融入於萬物之中,從而與宇宙相終始;莊子提倡護養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順從自然的法則,要安時而處順;莊子要求重視內在德性的修養,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會流露出一種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莊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強,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並採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對後世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魯迅先生曾說:“其文汪洋捭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莊子》中的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等,《養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為後世傳誦。
家長里短說莊子的大智慧,就是將莊子的智慧進一步大眾化、通俗化,讓其脫離傳統文化的壁壘,脫離教條式的機械說教,從而更好更有效地服務於大眾,發揮其對生活的指導意義和價值。
本書主要通過《莊子》中言語片段的引用、闡述、詮釋、點評來論說莊子的智慧,將莊子的智慧之光一一領略,消化吸收,為我所用。最終,相信“老莊哲學”的智慧之師——莊子,定會讓我們普通人的生活也變得更加智慧起來。
莊子生平
莊子,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生卒年代至今尚無定論。多數人認為大約於公元前369年出生於戰國中期的宋國蒙地(今河南商丘縣東北,一說今安徽蒙城縣)。
莊子有著一定的貴族身世,他的祖輩們原在楚地為官。“戰國七雄”時期,楚國通過吳起變法日漸強盛起來,但後期由於楚悼王逝世,吳起失去王權庇護,原先在變法中利益受到損害的達官貴人聯合起來作亂,攻打王宮,追殺吳起。最後,吳起抱住悼王的屍體被亂箭射死。不過,那些參與作亂的顯貴們也沒有得到善終,他們因射殺吳起而犯了傷害王屍的“夷宗”大罪,繼位的楚肅王因此而誅滅“七十餘家”。莊子的父祖輩就是在這時為避“夷宗”之禍而越境遷居宋國蒙地的。
一個養尊處優的貴族家庭陡然淪落為普通平民,流亡異地,自食其力,必然是一個相當難以適應的艱難過程。由此可以想見,莊子的幼年時代是生活在一種動盪、憂患的環境氣氛之中的。不過,對於天資聰穎的莊周來說,這種不堪回首的幼年生活經歷,也順理成章地造就了他那善於思考的內斂性格。
幼小的莊周經歷了世事的變遷,很小就學會了思考很多問題,由於其家庭成員有著極高的文化素養,他在耳濡目染中也讀了許多書。這是莊子成為思想家,成為一個反傳統、反異化、非理性,重內在精神修養的思想家的最根本性的原因。
莊子早在7歲時便開始讀書,18歲時拜長桑公子為師,學習《道德經》。及至公元前340年,秦伐魏,魏都濟陽城(今東明境內),任命宋人惠施為相,魏占宋地,莊子為吏漆園。這個工作簡單地說就是掌管漆事,即負責所有與油漆相關的事情。家業頹敗至此,莊子只好安於這種手工業,以謀求生計。
莊子是一個心靈手巧的人,他可以織出非常精細的草鞋,可以做出當時堪稱一流的漆器,並對木工、陶工、屠宰、洗染等幾乎所有的手工業都十分精通。司馬遷記載:“周嘗為蒙漆園吏”,這也證明了莊子曾因技藝的精湛,做過一任管理漆器作坊的小官吏。
由於莊子的勤奮和用心,他在手工業勞動的實踐過程中,對各種工具的屬性都有較為深刻的認識和體驗,並通過這種體驗進入了“直觀體道”、“道不可言”的精神修養境界和哲學境界。
這種悉心於技藝的經驗體會,也成了莊子哲學思想邏輯展開的不竭源泉。他管理漆器作坊的時間並不太長。即使擔任漆園吏期間,莊子的生活也十分貧困。據《莊子》書中的描寫,他住在窮街陋巷,靠打草鞋維持生活,餓得面黃肌瘦;他身穿打著補丁的衣服,鞋子磨出了洞,用繩子綁在腳上;他曾因家貧向監河侯借糧,見魏王時也穿得十分破爛,這可能是有意襯托出內在的清高,彰顯一種關於忍受貧窮的理論,但終莊子一生,他在清貧中過著一種恬淡寡慾的生活卻是毫無疑問的。
莊子擔任漆園吏這段時間,是他近距離了解專制制度運作方式及其悖道本質的重要經歷。不過,公元前338年,也就在莊子32歲時,宋君剔成之弟也就是後來的宋康王,逐兄篡位,開始實行長達52年的殘暴統治。莊子見此,不久便棄職而去。
關於莊子棄漆園吏,《莊子.夕}、篇·山木》載有這樣一段軼事:
有一天莊子在雕陵的栗園裡遊玩,看見一隻異鵲從南方飛來,翼展七尺,眼大一寸,翅膀掃過莊周額頭,棲息在栗樹林裡。
莊子說:“這是什麼鳥啊?翅膀很長卻不能飛遠,眼睛很大卻視力不佳。”提起衣角快步跟過去,手持彈弓留意其舉動。看見一隻蟬,正躲在樹葉下納涼而忘了真身。一頭螳螂在樹葉遮蔽下正伺機捕蟬,由於將有所得而忘了真形。而那隻異鵲正準備捕殺螳螂,因為將獲其利而忘了真性。
莊子驚嘆說:“唉!萬物原本互相牽累,每一物類都會招致更強物類的捕殺。”於是扔掉彈弓轉身就跑,結果招來了懷疑莊子偷摘栗子的守園人的追趕斥罵。’ 莊子回到家裡,三天心情不好。弟子藺且問:“夫子為何這幾天心情很不好?”
莊子說:“我只知守護肉身,反而忘了真身。我習慣了在濁水中認知肉身,在清泉中看到真身反而感到迷惑。況且我早已聽老師說過:‘沉溺俗世之中,就會盲從俗世命令。’如今我在雕陵遊玩就忘了真身,那隻異鵲的翅膀掃過我的額頭令我驚醒。我在栗林里遊玩又忘了真性,栗林守園人懷疑我偷竊而侮辱了我,因此我心情不好。”
由此可以看出,莊子不願再依附於專制廟堂。他在《人間世》中寫道:“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這顯然與他曾供職漆園有關。因不願像漆樹那樣聽任宰割,莊子遂棄漆園之職。
莊子辭去漆園吏後,安貧樂道,滑稽放言;寓言諷世,痛詆專制。從莊門弟子後學在“外雜篇”中記錄的莊子言論來看,莊子撰“內七篇”時儘管極其慎言,但生活中卻極其敢言。
《雜篇·列禦寇》記錄了莊子對宋康王的評論。
有人遊說宋康王,得到十乘馬車的賞賜,以此向莊子炫耀。莊子說:“河邊有人家貧,靠編織葦席為生。兒子潛入深潭,採得千金寶珠。其父對兒子說:‘拿石頭把珍珠砸了。那千金寶珠,必定是在九重深淵,而且含在黑龍嘴裡。你能採到寶珠,必定恰逢黑龍打瞌睡。假使黑龍醒著,你怎能僥倖得手?’如今宋國的水深火熱,不是九重深淵可比;宋王的兇猛暴虐,也非黑龍可比。你能得到車子,必定恰逢宋王打瞌睡。假使宋王醒著,你就粉身碎骨了。”
莊子對專制制度採取強硬不合作態度,既不出仕母邦,也不游仕異國。同時對取富貴於母邦專制君主或異國專制君主者,都予以猛烈批判和無畏嘲笑。莊子認為,無論母邦、異國,當時的整個天下都是專制制度,既不能為專制君王服務,更不能對專制制度屈服。
公元前322年,莊子48歲,隱住南華,這年為宋偃王十一年,東敗齊,取五城;南敗楚,取地三百里;西敗魏,漆園復歸宋。
公元前317年,莊子53歲。當時,宋國有個叫曹商的人,宋康王派他出使秦國。他去時,從宋康王這裡得到幾乘馬車。到秦國後博得了秦王歡心,加賜他一百乘馬車。返回宋國後,曹商見到莊子,大肆炫耀。莊子諷罵曹商。
公元前312年,莊子58歲,秦大敗楚,莊子授徒。公元前299年,莊子71歲,秦伐楚,屈原投江,莊子寫《人間世》。公元前298年,莊子72歲,趙平原君有辯士公孫龍與孔子玄孫孔穿爭辯“堅白異同”,莊子《天下篇》問世。
公元前286年,齊浯王滅宋。宋康王出奔魏,卒於魏國。莊子於宋滅之年去世,壽84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