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傳消癧丸

家傳消癧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外科大成》卷二。具有軟堅散結,清熱解毒,理氣化痰之功效。主治瘰癧。

基本介紹

  • 名稱:家傳消癧丸
  • 出處:《外科大成》卷二
  • 組成:天花粉、綠豆粉、香附米、貝母、茯苓、白朮、柿霜、牛皮膠、牡蠣、百合、山茨菇、杏仁、細茶、粉草、青黛、硼砂、白礬
  • 功用:軟堅散結,清熱解毒,理氣化痰
  • 主治:瘰癧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附方,

組成


天花粉(搗爛,水浸三日,取沉者,曬乾用)四兩(120g),綠豆粉四兩(用薄荷葉蒸過)(120g)、香附米(童便浸)二兩(60g),貝母一兩(30g),茯苓一兩(30g),白朮一兩(30g),柿霜四兩(120g),牛皮膠三兩(90g),牡蠣(煅)、百合、山茨菇、杏仁各二兩(60g),細茶、粉草各一兩(30g),青黛六錢(18g),硼砂三錢(9g),白礬二兩(60g)。

用法用量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錢,一日二次,俱白滾水送下。

功用

軟堅散結,清熱解毒,理氣化痰。

主治

瘰癧。

附方

名稱:一井金
組成:麝香、乳香、硃砂、砒
用法:上為細末。如遇患處,以生麻布微擦破,用雲母膏藥,中間摻此藥末,量瘡口大小,三日一次換。其毒成塊子肉落下,或化作清水
主治:瘰癧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八○引《吳氏集驗方》
名稱:一膜散
組成:地膽、斑蝥、硫黃、雄黃
用法:上為細末。揩破患處,醋調搽
主治:瘰癧
出處:《普濟方》卷二九一
名稱:二貝丸
組成:硃砂、大貝母、紫貝天葵、海藻、海粉、明礬
用法:上為細末,用夏枯草二斤,熬膏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錢,臨臥時茶清送下
主治:瘰癧
出處:《瘍醫大全》卷十八引蕭純源方
功用:消痰癧
名稱:二仙丹
組成:枳殼、紫背天葵
用法:上為細末。將前煮枳殼多餘醋,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酒、水任下,早、晚各一次。未出頭者自消,已出頭者用膏貼之自愈
主治:瘰癧
出處:《瘍醫大全》卷十八
名稱:二連丸
組成:白蕪荑、黃連、胡黃連、青黛、蚵
用法:上為末,麵糊為丸,如粟米大。每服三十九,食後、臨臥米飲送下,每日三次
主治:無辜疳毒,腦後項邊有核如瘰癧狀,按之轉動,軟而不疼
出處:《得效》卷十二,名見《東醫寶鑑·雜病篇》卷十一
名稱:二香散
組成:白膠香、降真香、海螵蛸、五倍子
用法:上為末,先用槲皮散煮水,淨洗患處,後以此藥一錢或二錢乾塗上,外將水紙封掩。三五次即效
主治:瘰癧膿汁不乾
出處:《活幼心書》卷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