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鯉魚燈舞

客家鯉魚燈舞

鯉魚燈是客家地區鬧新春的民俗活動。

鯉魚燈又名叫"五鯉跳龍門",是從我國古代神話故事發展而來的民間舞蹈。相傳夏禹治平洪水後,各地民眾熱烈慶祝,五尾色彩繽紛的金鯉魚代表水族前來參加慶賀。

客家鯉魚燈舞,是吉祥、喜慶的表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客家鯉魚燈舞
  • 地理標誌深圳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民俗:客家 
鯉魚舞多由兒童扮演。五鯉的雄鯉魚稍大些,青色,其餘四尾雌鯉是紅色。鯉魚骨架用竹片紮成,裹以綢布,首尾都能擺動,可以手持表演,鯉魚模型內裝電池燈,組成五尾鯉魚燈。另設禹門(或稱龍門),用廣東漢樂《百家春》、《得勝會》等八音鑼鼓吹伴奏進行表演。舞蹈分六小節:一、鯉魚出草、相會;二、遊戲;三、衝浪;四、交尾;五、跳龍門;六、長游。整個舞蹈抒情優美,充滿著歡樂、愉快的氣氛與樂觀主義的精神,表現了春光明媚、碧波蕩漾、魚群歡躍的勝景。現在,鯉魚燈舞表演的人數已隨場地的大小而調整人數,最多可以100多條鯉魚同時表演,表演者多為年輕學生。
鯉魚燈舞的鯉魚全長大約50厘米,分魚頭、魚身、魚尾三部分,各部分皆用竹篾編織,用絲線把三部分聯繫起來,魚中間是空的,可放置蠟燭,魚身外則用一些花紙剪出的魚鱗、魚須等貼上而成。要製作一條生動的鯉魚需要很好的手工技術和欣賞水平。
鯉魚燈舞是流行於連平縣忠信鎮一帶的民間藝術,這種藝術表演主要是祝福風調雨順,豐衣足食。因為“魚”和“余”同音,所以舞“魚”以祝願“年年有餘”。
表演時,9個青年女子各撐起一條鯉魚隨著鑼鼓聲表演魚的各種動作,另有兩個丑角跟在鯉魚後面。身材高大的丑角拿魚網,另一個則是拐子拿魚簍。鑼鼓一停,兩個丑角則表演打魚的滑稽動作並說一通笑話,博觀眾一樂。說完後,9個撐鯉魚的青年女子則唱《鯉嬤歌》,每個回合唱一節,總共要表演12個回合,唱12遍。如“正月裡來正月花,到你府前打鯉嬤。到你府前鑼鼓響,拜了秀才拜老爹。二月裡來二月花,百樣青草又生芽。百樣青草又碧目,打扮小姐嬲妹家。”鯉魚燈舞在解放前後十分流行,從每年的正月初一一直舞到正月十五。
大埔鯉魚燈舞有著250多年的歷史,250年多前,大埔縣百侯鎮侯南村人楊瓚緒時任陝西按察使,並將當地鯉魚燈從陝西帶回大埔百侯鎮。大埔鯉魚燈舞屬抒情的民間舞蹈。它分為“群鯉嬉春”、“比比交尾”和“鯉魚跳龍門”三個舞蹈小段, “鯉魚跳龍門” 是其代表作。2007年6月,大埔縣百侯鎮鯉魚燈被列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