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莊

客家莊在清代已成村,當時李家窪子有富戶人家在此僻一場院,並建房屋數十間,作為接待親朋賓客之用,後逐漸成村。解放之前,人們習慣稱此村為客(qie)莊子,解放後才逐漸稱為客(ke)家莊。本村的村民熱情好客,村民都是由附近不同的村落搬來。

據老人說,從他記事時起,村南、北就已經各建有一座小廟,它們是村民們祭祀的主要場所,南廟還供有菩薩的畫像。在1958年修建順平路時,兩座廟被拆除。在村北有一座大石橋,與張鎮李家窪子村相連,橋邊有一石碑,碑上記錄的是捐款修這座橋人的姓名,後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石碑被破壞。再之後,由於修金雞河,石橋被拆除。 抗日戰爭時期,村民為了自身和全村人的安全,曾給附近的三個村起了個異名,分別為東村、高村和寶村,本村稱為寶村。尹家府抗日大捷前夕,八路軍就是住在本村。
客家莊村位於鎮政府北側,村域面積327.1畝,耕地面積1093.2畝。201戶,659人。村民收入主要以一產為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